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14章:分封河套

分封?大清难道没有施行分封制吗?按照中原王朝的标准确是没有施行,汉人分封讲究裂土分茅,分封当然要分给土地,不说连州跨郡至少也要有一个郡吧。偏偏大清的分封丝毫没有提到分封土地。崇祯十年黄台吉登基为皇帝时,封了六个亲王: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成亲王岳托,全都没有分封土地,几位王爷都居住在沈阳城内,各自有王府居住。

而且不同于中原王朝封王以地名为王号,就像封秦王一般封在陕西一带,封晋王一般封在陕西,如果是封魏王一般是封在直隶南部,如果是封燕王一般是封在现在的京师一带。大清的封王别具一格,王号一般选取雅字:礼睿郑肃等等,偏偏与地名不沾边。

那么说大清没有施行分封?也不是,虽然大清没有分封土地,但是大清分封了最重要的东西:子民。与中原王朝看重土地不同,大清以及其他的游牧民族更加看重子民。中原王朝人多地少,有土地就自然有种田的子民;而大清以及其他游牧民族,往往人丁稀少而土地广阔,数百上千里的草原和荒漠都是荒无人烟,即便分封给某位王爷又有何用,相反只有拥有了子民才能创造财富,才能征集兵员骑上马去打仗。

大清事实上从努尔哈赤建政开始,就施行的是这种分封制,只不过当时努尔哈赤是为后金的可汗,所封不是亲王而是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黄台吉是为四大贝勒,各自分掌一到两旗。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之中,他自己亲掌两黄旗,代善是两红旗的旗主,阿敏是镶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是正蓝旗旗主,黄台吉是正白旗旗主,杜度继承其父亲褚英的镶白旗;这就相当于努尔哈赤将后金的八分分封出去了六分,自己只掌握两分,这个分封强度可比任何中原王朝都大多了。

各旗旗主贝勒在自己所领旗内拥有全权,生杀予夺予取予求,相比之下即使贵为大汗想要插手这些旗内部的事务也是不行的。如此这般,各旗旗主贝勒为了本旗的强大,无不在战场上奋勇拼杀,期望能够抢到更多的子女玉帛。

在努尔哈赤时期,这一套体制还能运转正常,毕竟几个旗主贝勒不是他的儿子就是他的侄子,他有着绝对的权威去号令八旗,甚至他还担心继任大汗会去侵犯各旗旗主的权益,会独断专行将后金带上邪路,所以特别设立了八旗议政会议制度,要求几个旗主贝勒凡有大事都要集体商议决定,颇有民主集中制的神韵。

可是到了努尔哈赤死,黄台吉在岳托和萨哈廉的全力支持下被推举为大汗之后,这套分封制就有些尴尬了。论实力,黄台吉虽然兼并了杜度的镶白旗,但也只有两旗之力,牛录数量比不上代善,更无法压制其他贝勒;论辈分代善和莽古尔泰是他的哥哥;论地位,再此之前,他们四人平起平坐都是旗主贝勒。

因此黄台吉这个大汗当的很是勉强,朝会时代善、莽古尔泰和阿敏与他并坐,接受其他王公大臣的朝拜;每有大事都需要四人共同商议决定,这都让黄台吉的汗位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从继位之时开始,黄台吉一举一动,无不是想着削弱其他旗主贝勒的权利,尤其是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的权利,而提高大汗也就是他自己的权利。无时不刻的想着将权利集中在自己的手上。

首先他以辅助各旗旗主处理旗内政务的名义,每旗设立一个固山额真,参与议政,将八旗中能战善战的将领提拔起来,这样一来就相对削弱了各旗旗主的权利。然后听从汉臣的建议设立六部和内三院,将各旗处理庶务的权利统归到六部。之后又相继设立了蒙八旗和汉八旗,选取心腹掌管,这样变相的扩大了自己的实力。

在八旗内部,他先是提拔多尔衮、岳托、济尔哈朗和萨哈廉四小贝勒,分化牵制代善等三大贝勒,接着在崇祯三年借关内四城之败处置了阿敏,又在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中借故囚禁了莽古尔泰,到了崇祯六年就彻底废除了与三大贝勒并坐受理朝政的制度,开始南面独尊。

之后随着实力越来越强,威望越来越高,到崇祯九年,以往一直相对公正的黄台吉终于露出獠牙,借德格类暴死之机强行屯并了正蓝旗,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豪格,从此八旗之中他们父子占据三旗,虽然去年因为金州之败威望下降,分出了杜度和阿巴泰各组一旗,八旗变成十旗,他们父子占据三旗也具有绝对的优势。

等到崇祯十年,黄台吉登基为帝成为崇德皇帝之后,王公大臣们俱都跪称奴才,权利更是进一步的向黄台吉集中。

这些,熟稔权利斗争的黄台吉自然是清清楚楚,自然也明白范文程的担忧所在。说白了大清的这些王公们已经从十几年前那个饱经忧患而又气吞万里的勇士,逐步变成了骄奢淫逸、满足于既得的大奴隶主了。

当然这也跟他十数年如一日的制度有关,这些王公们,已经达到了人臣的顶峰,做到了铁帽子王,贵为旗主亲王,又用不尽的金银珠宝,又看不完的美人歌舞,何须在战场上拼命呢,反正有固山额真、梅勒额真这些将领,即便本旗的不行,其他旗的将领打了胜仗也是一样要分本旗一份战利品

的,又何须那么拼命。

如果按照崇祯十一年之前战局的进度,这样下去也不是不好,黄台吉一系得到江山,诸王、大臣和将士们得到土地和财富。可是随着刘重元的异军突起,屡败大清,到今年已经让黄台吉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黄台吉凝神想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说道:“我意让睿王率领镶白旗全军,然后汇合科尔沁、喀喇沁、奈曼、察哈尔等诸蒙古部落勇士一起,西进征讨入寇河套的明军,若是打败明军之后,就将河套封赏给睿王为封地,世袭罔替。镶白旗上下人丁也全部转移到河套放牧耕种。你以为如何?”

范文程立即跪下高呼:“皇上英明神授,奴才叹服!”黄台吉嘴角微微上翘,颇为自得于自己的手段。

第二日一早,黄台吉就单独召集代善进宫,商讨此事。要分封实地,睿郡王多尔衮之前还有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豪格,豪格且不去说他,代善是无论如何不能绕过去的,于情于理都应该先取得代善的谅解。

乍闻这个决定,已年近六十的代善颇为惊讶,闹不清楚黄台吉心里面卖的什么药。不敢仓促之间表态。

“大哥,明军进逼河套,为了能笼络住蒙古诸部,我大清是一定要派兵前去救援的,而救援之外还得派军长期驻守,原本大哥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毕竟你年事已高,哪能耐得鞍马劳顿之苦,还是让十四弟去吧,虽说上两次战事表现不好,但是总是我们的亲弟弟,年纪也还小,总有个成长的过程嘛!”

代善砸吧一口旱烟,斜瞅了一眼黄台吉,还是轻轻点点头说道:“让十四弟去河套倒没什么不妥,只是皇上要将河套分封给他,我恐怕其他兄弟们还有豪格几个不服啊!”

“诶,大哥此言差矣,自父汗创业以来,虽说我大清重血统但也重战功,阿巴泰、杜度、济尔哈朗等都能因功封王。此次西征,多尔衮只能以一旗之力对抗整个大明的宣大军和陕甘秦军,今后还要为大清牢牢地守住河套,守住我大清的右翼,威慑团结蒙古各部,责任重大,不实封不足以显其名重其威,不实授不足以立其志激其能。这谁要是自觉能做得到,换他去也行啊!”

黄台吉这话当然是很有道理的。大清当今能战善战的王公旗主不乏其人,肃亲王豪格、睿郡王多尔衮、郑郡王济尔哈朗、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敏郡王阿巴泰、安平贝勒杜度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统帅。但是多尔衮在这些人中有几大优势,为其他人所不能及。

首先多尔衮文武双全,颇有谋略,这从他的王号睿字就能看得出来,这一点也是为大清上下所公认的。相比之下,无论是豪格、多铎、阿济格还是杜度,都只能算是莽夫,领军打仗还行,想要在河套安家立足,联络蒙古,对抗大明,稳住大清的右翼,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然后,多尔衮还曾经在崇祯七年率军西征察哈尔残部,一直打到了青海一带,逼降了林丹汗之子额哲、林丹汗大老婆囊囊太后,获得了大元的玉玺,在为黄台吉登基为帝创造了巨大的政治基础的同时,也让多尔衮在蒙古各部留下了巨大的声望。有他领军进攻河套明军,轻车熟路,也能更好地统御蒙古各部协同。这一点是济尔哈朗、阿巴泰所不能及的。

还有最后一点,多尔衮统御的镶白旗,之前乃是努尔哈赤亲统的镶黄旗改换旗色而来,所以一向兵强马壮,在其他各旗通常只有二三十个牛录情况下,镶白旗有整整四十五个牛录,仅次于多铎的正白旗。在当下兵力紧张只能出动一旗的情况下,显然出动镶白旗胜算更大。

黄台吉说的名正言顺,也是为了应对当下大清危局,诸子凋零的代善也没有争夺之心,想了想当即答应了。不过有个念头在心里一闪而过,多尔衮走了,好像豪格最大的竞争对手就不在了呀!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查看最新内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