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14章:促战

直隶军和督标营在天津陷入焦灼,督标营上下焦急不已,不能一直这么等下去啊,于是赵石、李信和郑芝豹商量,是不是从水师的炮船上拆下几十门大炮下来,会同督标营一起前去攻击直隶军大营,即便是强攻硬打也要消灭直隶军,打通通往京师的道路。为此,水师上下连夜奋战,一边准备从舰上拆下二十多门十二磅红夷大炮和其他大小火炮七十多门,准运到陆上。一边发动所有人为督标营制作手持式炸药包和抛石机用炸药包数千个,经过镇江城大捷和锦州之战,投掷火药包已经成为比红夷大炮更具威力的战术。

但是这需要更多的时间,一门红夷大炮数千斤重,十数个壮汉根本就抬不动,架设绞车也不方便,因为潮河口根本没有码头港口,大船根本没办法靠岸,必须先用小船转载到岸边,再肩挑人扛到岸上,搞了一天加一个晚上,也只送上岸十多门大小火炮。真要运完目标数量估计还得十天左右。

赵石等人心急如焚却也没有任何办法。很显然对面的洪承畴看的很清楚,时间是站在直隶军一边的,每天都有数百上千援军赶来,而且据说朝廷还在考虑征调在辽东的勇卫营主力入关。因此,洪承畴给朝廷和皇帝上书,认为督标营战力天下无双,直隶军即便是有兵力优势也不一定说能够稳胜,若是浪战失败,直隶军这支京师前面唯一的大军溃散,那可就是天崩地裂的后果。因此洪承畴建议持重进兵,以守为攻,直隶军高沟深垒不与督标营交战;然后朝廷传谕给山东、辽东彻底封锁督标营,切断其后勤、军械等补给来源;同时朝廷传谕郑芝豹、刘国能等叛匪,分划瓦解叛军。时日一长,叛军定然弹尽援绝、内部分裂,不败而败了,届时直隶军在发动雷霆一击,一举剿灭叛军,擒获赵石、李信等叛臣。

奏折送到朝廷,顿时激起轩然大波,皇帝也很是不满,什么时候堂堂大明朝廷连几千叛军都对付不了了。这些时日,皇帝在朝堂之上面对着不小的压力,刘重元突然下狱,事涉谋反,很难让群臣相信。很简单,刘重元已经位极人臣,兼且封侯爵,可谓从此世代簪缨,谋反之后难道指望自立为帝吗?

刘重元事涉谋逆下狱,督标营叛出京师的消息也传到大明每个角落,朝野为之鼎沸,各种各样的谣言满天飞,一会儿说刘重元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洋军军心惶恐,准备入关来加入督标营叛乱的行列;一会儿又说东虏听闻最大克星刘重元下狱之后,上下为之振奋,准备再次聚集兵马杀奔京师;一会儿又说河南的豪强团练听闻督标营谋反刘重元下狱惶恐不已,纷纷率众投降闯贼,闯军一夜之间拥众百万,即将渡过黄河进犯京师。

京师之内一日三惊,连续多日京师白日间闻警关闭城门,让京师官民更是人心惶惶。皇帝以及文武百官这才看到刘重元的影响力,完全不同于周延儒罢相之后的悄然无声,刘重元下狱之后纷乱的景象,让越来越多的官员们惶恐不安,生怕大明从此又陷入崇祯十年之前的光景,内外交困,江河日下,那样的日子谁也不想再过了。

而且随着督标营叛出京师,越来越多传言他们是被高起潜率众逼反的,比如某次超会蒋德璟就直言逼问:那天晚上如果想要找赵石进攻对质,派一个小太监前去传旨即可,为何高起潜要带着上千人前去,而且直接说出刘重元谋反已经下狱,要抓赵石回去问罪的话。

蒋德璟的逼问让皇帝哑口无言,却也恼羞成怒,差一点儿就要将蒋德璟也打入诏狱。或许皇帝已经意识到了什么,意识到高起潜等太监们的想法,但是要让他就此拨乱反正那又是不可能的。他是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九五至尊,他最在意的就是他独一无二的政治权力有无受到外界侵犯,尤其是臣子的侵犯。刘重元、赵石等人或许并无反意,或许是被高起潜等人陷害,然而赵石率军叛出京师总是真的,这就说明他们并不是全身心的忠于自己的。

而且自己是皇帝,皇帝怎么能说做错了?若真的拨乱反正为刘重元平反,固然可以重新招抚督标营,可是皇帝自己该如何向天下臣民交待?自己一时糊涂被太监蒙蔽?

而且若是臣子受一点儿委屈,就以武力反抗,那朝廷以后岂不是永无宁日?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便是冤枉的也只能死后在平反,决不允许身前反抗。因此,皇帝很自然的就下定了决心,绝不会放刘重元出来,既然那天晚上已经将他认定为逆贼打入了诏狱,那就绝不可能再自己打自己的脸。

因此面对朝臣们的压力,皇帝迫切的需要尽快的消灭督标营,捉拿赵石等将领归案,迅速的平息此时,给朝野上下一个交代。而此时洪承畴居然想要持重用兵,拿时间耗死对方,怎不让皇帝恼怒,原本拖了十来天就让他很是愤慨,为此将王定下狱论罪,如果按照洪承畴的打法岂不是还要一个月?这让整天面对有形和无形的压力的皇帝怎能满意!

看透皇帝心意的御史言官,纷纷上奏弹劾洪承畴,弹劾他劳师糜饷、贻误战机,或者说养寇自重、居心叵测,甚至有言官道听途说洪承畴与刘重元也有所勾结,皇帝虽然并不全信,但是也越发的对洪承畴起了怀疑之心,这人还能带兵打胜仗吗?毕竟

之前刘重元数月之间就扫荡了中原流寇,而洪承畴主持西北剿寇却数年没有拿下李自成。两相对比,可见洪承畴的水平。

恰好这个时候,派驻在洪承畴军中的张若麒发回奏折,详细介绍了洪承畴是如何的贻误战机,以至于原本赤手空拳的督标营在最后时刻获得了水师援助,从而绝境获得了生机,以至于现在居然让洪承畴束手无策的地步。然后张若麒又奏报说,虽然督标营确实强悍难敌,但是人数太少只有八千人,剩下的数千人都是水兵,并不习陆战,与直隶军连番交战皆遭败绩。所以他认为直隶军就应该果断的与叛军发动决战,一边纠缠住督标营,一边以精锐冲击水兵,待击溃了水兵之后,在夹击督标营,定然能一战而歼灭之。

接到奏报的皇帝更是愤怒,当即大骂洪承畴无能至极、误君误国,差点儿就要下旨传召洪承畴回来,总算连太监带大臣都反对,仍为临阵换将实为不祥之兆,军心不稳之下很有可能造成直隶军的崩溃。苦劝之下,皇帝总算没有由着性子,但还是颁下严旨,命令洪承畴即日进兵,痛剿督标营,擒拿赵石等叛贼归京。

十月十六日,就在督标营和水师上下还在忙着卸载红夷大炮之时,直隶军大举出营,于远离河道边列阵,骑兵在前成锋矢阵,步兵在后成雁形阵,在后乃是炮兵,大军近三万缓缓的逼近督标营大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