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02章:廷对

手机直接访问:m.54kanshu.com

皇帝对李国英确是非常满意,当然最满意的还是刘重元。

过往的文武官员,常常在皇帝面前夸下海口,可是真的做起事来瞻前顾后、笨手笨脚。最出名的当然是崇祯元年,新任蓟辽督师袁崇焕上任陛辞时夸下海口,要五年平辽,初登大宝雄心万丈的年轻皇帝正试图廓清海内中兴大明,自然是兴奋异常,要钱给钱要兵给兵,甚至袁崇焕违规杀了毛文龙,皇帝也没有追究。可是第二年东虏绕过关宁锦防线直接打到京师城下,让皇帝觉得受到了惊天大骗局,一怒之下就将袁崇焕给剐了。

之后一拨一拨的大臣都是这个德性,夸夸其谈者众,实心任事者少,原本三月份在朝中,刘重元作为北洋总督,向皇帝和朝廷表态,是准备秋冬之际,待河南和山东旱灾赈灾基本稳定后,展开跨海远征的。可是这才到七月底,河南和山东灾情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北洋总督就奏报朝廷准备渡海首先收复皮岛,随后几天就传来捷报,东江镇总兵官李国英捷报,从海上经天津直达京师,送到皇帝案前。

收到捷报,皇帝异常的高兴。这或许是自崇祯四年收复关内四城之后,明军第一次从东虏手中收复失地了。继巨鹿大捷之后,刘重元再次指挥取得胜利,开始执行之前规划的三线压缩东虏战略,开始在东虏的背后重新开辟第二战场。

皇帝兴奋的绕着大案踱步,一边走一边看着李国英的捷报,王承恩跟在一旁小心看着,生恐被什么东西绊到。杨嗣昌进来殿内就看到这么个情况,不由的也心里放松下来。皇帝心情好,总是好事儿啊!

“杨爱卿,你快来看看,这才几天工夫,北洋的捷报已经到了,刘麻城果然是柱国之臣,朕心甚慰!还有这个,这个?”旁边的王承恩立即小心提醒道:“李国英总兵。”

“这个李国英,也是奋勇敢战,当为武臣楷模!当赏,当升为左军都督府佥事,奖内帑百两。对了,杨爱卿,这李国英之前所任何职?为何没怎么听说过。”

正疑惑为何没有收到刘重元的捷报,而皇上收到,杨嗣昌这才明白,东江镇总兵李国英绕过了北洋总督府和他的兵部,直接将捷报送到了御前。

“启禀皇上,这李国英乃是出身辽军,崇祯六年追随东平伯进入中原剿匪,此后一直在东平伯麾下,是左伯的左膀右臂。”害怕皇帝太过高看这次的胜利,提出太高的目标,杨嗣昌只好小心的解释其实皮岛已是一座荒岛,李国英率军进占并不算胜利,更多的是北洋军能够发挥起背后牵制东虏的作用。

“哦!”皇帝这才有些意兴阑珊,继而想起什么,质问道:“既然皮岛已是座荒岛,东虏并未留兵驻守,那么为何过去两年间登莱巡抚没有出兵收复?”

这一问倒是问住了杨嗣昌,过去两年朝廷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剿灭流寇身上,各部主力明军汇聚中原和西北,十面张网清剿流寇,兵力唯恐不足,粮饷唯恐不够,哪有兵力实力去收复皮岛?

而且杨嗣昌一贯反对所谓的据海岛骚扰东虏的战略,对于东江镇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一贯是嗤之以鼻的,之前一贯的战略主张都是将劳师糜饷的东江镇全部撤回山东。不过一两万东将军占据东海岛屿,对东虏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即使全盛时期的东江镇,面对东虏的收缩战略,也照样无计可施,崇祯元年的毛文龙不敢深入辽东,指望叠经内乱的东江镇残部能起到多大作用也不现实。而指望登莱巡抚所部数千兵丁占据皮岛能够发挥什么作用那更是扯淡了。

不过皇帝不这么想。还没等杨嗣昌回答,皇帝又厉声问道:“若是去年登莱出兵皮岛,从背后牵制,东虏焉敢长驱直入京畿?杨文岳有罪,有大罪,锦衣卫当立即出京逮拿,不得有误!”

“得令!”门口侍立的锦衣卫官校立即跪下领命,小步后退出了殿门,然后转身小跑着回衙办理手续。

“陛下!”杨嗣昌跪下就想为杨文岳求情。

杨文岳夙称干吏,执掌河南不过数月,一直尽心于抗旱救灾,积极配合北洋总督的部署,镇压河南境内此起彼伏的叛乱,卓有功绩。此时正是抗旱救灾的关键时期,逮拿杨文岳将会引起河南的全面震动。

皇帝转身,冰冷冷的眼神满是杀机。杨嗣昌一哆嗦,几乎是瞬间就明白杨文岳救不了了。继而想起七月中旬万历皇帝忌辰日,福王无法离开洛阳赴神宗皇帝陵前祭祀,只好上祭文一章以作哀思。

这也是常理,藩王不得离开封地,即使万历皇帝再世之日,已经就藩的福王都不得进京,更何况二十年后的今天。常理是常理,可是坏就坏在福王的祭文当中有这样一段话:皇考在日,对儿臣百般优容,赏赐不断;皇兄在日,于臣弟多加关爱;先皇在位,儿臣悠游林下。原想就此了却残生,见皇考于地下,未想我大明天灾战祸不断,更有酷吏逼凌甚急…

当着祭祀大典的面,如此祭文实在是狠狠地一巴掌打在了皇帝的脸上。皇帝当时恼怒到了极致,可是依然不能拿自己的亲叔叔怎么样,只能杀了几个不开眼的奴才和小官出气。

可是今日,皇帝突然处置杨文岳,杨嗣昌瞬间就明白,这是当日皇帝就记恨上了杨文岳,只是在等一个借口而已。

“陛下圣明,洞若观火,一眼就看穿了杨文岳畏敌如虎、因循守旧的弊病,正当大加征伐,以儆效尤!”杨嗣昌立即转变立场,绝不与皇帝对着干。

“臣请旨,将杨文岳下刑部狱,命刑部、督查院和大理寺议杨文岳之罪!”

皇帝犹豫了片刻,看了看杨嗣昌求恳但是坚定的目光,不由放下了将杨文岳关进锦衣卫大狱的念头,命令锦衣卫逮拿之后进京之后立即交给刑部治罪。

不愿意再这个事情上太多纠缠,皇帝立即又说道:“刘麻城请求朝廷增拨红夷大炮和水师,杨爱卿以为如何?”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应当满足北洋所需!”杨嗣昌细细的解释道:“皮岛等海上岛屿,即使离陆地再近,也终究只是岛屿,并不能对东虏产生太大的威胁,只能起到骚扰作用。于三线压缩东虏战略而言,东线最核心的还是金复盖海四州。”

请示一番之后,杨嗣昌指着屏风上的舆图继续讲解道:“皇上请看,从金州、沿盖州、复州和海州,到辽阳和沈阳,是一条直线,且是通衢大道。洪武年间,蒙古占据辽东,太祖皇帝所派马云、叶旺两将就是率军从山东出发,在旅顺登陆,然后依次攻占金盖复海四州,然后与从山海关出关的明军夹攻攻占辽阳和沈阳,从而一举囊括整个辽东。”

这些战略其实三月时刘重元就已经讲过,不过当时皇帝和朝廷刚刚从东虏入寇的惊吓中回过神来,对于所谓的渡海进攻辽南并不看好,只当是刘重元在放空炮。可是,现在北洋军一举渡海收复皮岛,之前的战略就一下子清晰起来。

闻听其太祖年间收复辽东的旧事,在听到杨嗣昌讲解的战略,皇帝的雄心壮志一下子又激发起来,顿时兴致勃勃的催促杨嗣昌快讲下去。

“事实上,从万历年间熊廷弼督辽,到孙承宗老大人,再到袁崇焕,三人辽督的复辽方略都大同小异,熊廷弼是三方布置,当时广宁还在明朝控制,他主张由广宁向东、天津、登莱跨海向北,三方两路进攻后金。孙老大人强调东西合进,西路由宁远、锦州、右屯一线,东路由辽南四卫的盖州,两路进兵,会攻辽沈。袁崇焕则是关宁、东江两路进兵,也是东西合击。”杨嗣昌在舆图上指画着三人辽督的方略,小心翼翼的提起袁崇焕,生恐引起皇帝的不满。

“如此看来,刘麻城的三线压缩东虏的战略,并无太大新意呀,只是增加了河套一线!”皇帝思索道。

“不错,只是过往的复辽战略,都是重西线而轻东线,东线乏人主持,毛文龙私心太重、东江镇割据自雄,对东虏仅能骚扰,并无威胁。而相比之下,北洋军有三镇,仅战兵就有七万,足以与辽军相媲美,皇上,请试想,若是七万战兵全数渡海登陆辽南,东虏瞬间就要面对北洋和辽东两路大军的夹击。”

其实与过往相比,北洋军最大的不同就是强悍的实力。不同于毛文龙私军性质的东江镇,兵少力弱且不得朝廷信任,只能起到骚扰的作用。而北洋军是朝廷经制之师,又有山东和河南作为后盾,数万兵精粮足的大军,足以对东虏构成巨大的威胁,与辽东像两只强有力的铁臂,紧紧的掐住东虏。

“若东虏攻宁锦,则北洋军攻盖州和复州;若东虏攻北洋,则辽军攻义州筑大凌河城;若是东虏还敢狗胆包天,敢于再次绕道蒙古入侵京畿,则北洋和辽东大可东西对进直指沈阳,十数万大军犁庭扫穴,进犯之东虏顿成丧家之犬也!”

说到兴奋处,杨嗣昌甚至忍不住有些手舞足蹈了。就只剩下东虏一个敌人了呀,只要扫平东虏,则天下太平,届时大可以裁军养民,则我大明中兴有望啊。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毫无牵挂的告老还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诗且作赋一饮三百杯!

皇帝也被杨嗣昌的乐观情绪所感染,听杨嗣昌说,刘重元准备继续进攻,只是船只不足不够运送大军和给养,缺乏红夷大炮不能与东虏正面相抗,一叠声的连连说道:“给他,给他,杨爱卿,速调浙闽粤水师,立即北上归刘麻城指挥,督促其尽快率军渡海,收复金复盖海四州之地!”

“还有红夷大炮,还有多少?”

“工部报到兵部的数字,目下工部下属的火炮厂还库存有十六门红夷大炮,八十七门各类大将军炮。”杨嗣昌回答完看向一旁的王承恩。

“启禀皇爷,据内廷兵仗局报上来的数据,内廷尚库存红夷大炮四十三门,其他大将军炮128门。”皇帝在紫禁城内其实是另外一个国家,有各种工厂作坊、仓库,生产皇室用的吃喝用度,如花样繁多的各种糕点、皮革、糖果、美酒、药材、服装、衣帽、刀剑、火铳等等,都由太监掌管。其中生产火铳火炮的兵仗局,其兵工生产规模甚至超过了外庭的工部衙门。

闻言默算了一番,皇帝下旨:“内廷发红夷大炮二十门,大将军炮三十门;工部发红夷大炮十门,大将军炮二十门,一起发往登州北洋军。”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54看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