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因我祧明 > 1.心起充实江北意

陈子龙说发配江北军州,在平时来说,于重罚中显然不是最严厉那一级的,但是现在满清虎视眈眈,甚至两度南下,再看充军江北,就很是危险咯。

不过原本千把人充军的事情,一下子变成可能超过五万人迁徙,这就是个大工程了。数万奴仆就地发卖其实也可以,问题在于朱由桦肯定不支持这种奴隶制度啊!

既然说到了这个事情,江南盛行的蓄奴也确实该管管了。

明末在江南愈演愈烈的“奴变”,在历史上因为江南地区反抗剃发的大规模起义,将斗争矛头从地主官绅,变成了东虏鞑子,然后便遭到了满清残酷且严厉的镇压。死难者超过百万人之多,客观上就解决了这个蓄奴的巨大矛盾。毕竟奴隶都杀完了,也就不存在什么主奴矛盾、人地矛盾了!

为什么在朱由桦这主政的快一年中,奴变的问题也有所缓解呢?原因倒也很简单,比如说朱由桦一开始就挑中的太湖群盗。

所谓的太湖群盗,实际上也就是在平原上过不下去的老百姓,被迫逃亡进入湖泊水泽,以捕鱼打柴为生,求一个活路。其中许多人便是逃亡的奴婢,也有破产而不愿卖身为奴的农民。

其数量绝对不止几十万,但在经历了严酷的自然淘汰之后,便只剩下十来万青壮丁口。是朱由桦属意的天然兵源,也确实最终为朱由桦所用。

在最近几年,累相招募和收编,几乎将太湖周边的主要水贼势力都瓦解收拢。现在大部分变成了御营中军的士兵,一路从四川布置到江北,是朱由桦坐稳皇位的主要倚仗。

除了将已经半贼半民化的太湖水贼收编之外,其他的军事行动中,也招募了或者说是从地主士绅手中接收了数万奴仆。这其中尤其以现任应天巡抚荆本彻麾下的数万工程兵为最,被朱由桦活生生的编练成了只会打呆仗的呆兵。

相比于刀枪,什么砍树挖坑建营寨的本事,那都高到不知道哪里。现在已经基本算是成军了,只要再送到江北去打几场守城战,便能算是一个堪用的正兵。

这么一算,前前后后,明朝廷在江南募集了超过十五万人以上的军队。且这些士兵大多出身奴仆和逃户,因为朱由桦直接管理军队事务,饷钱和粮食都是足额发放的。所以这就使得江南几乎有一百万原本应该参与奴变的人口安定了下来,得到了朝廷的供养。

延缓了奴变的爆发,但不代表解决了蓄奴的问题!

江南还是有数百万人依附于地主士绅而存活,历史上因为满清的大屠杀而被轻易解决的问题,在朱由桦这里,便是足以撼动明朝廷在江南统治的大问题。

在座的,只要是家在江南的大臣,哪个家里没有几十个奴仆,上百奴仆也是很正常的。像是咱们之前夸过的章旷,在松江一呼而来数千众,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他们家的“包身工”和奴仆家人。

除了章旷,像是夏允彝以及陈子龙,家中也都是有几十上百奴仆的。未必是要用来耕田种地,只是缝补清洗,打扫执事,其众便不在少数。放眼瞧瞧来参加今科会试的江南和浙江士人,哪个人不是前呼后拥,带十几个奴仆来应试的都有。

要不要趁着这次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的好机会,把江南蓄奴的风气给他杀一杀,将解放出来的奴婢解到江北地方,充实迭遭战乱的江北。

尤其是作为江北军需转运中心的扬州,虽然现在已经恢复到了十几万人口,但是这点人口哪里够用。江北淮水一线往南,雄师二十万之多,什么都不管,只说那个在运河和道路上转运粮草和军器的民夫百姓,日常等闲就有上万人。

明代中后期,像是宣府、大同等镇,因为缺乏粮草,几乎是日以继夜的从河南、南直等地民运粮草北上,被签发夫役的百姓何止上万。中原地方民力的耗尽,和明朝廷无力解决边境粮食问题,只能从南方,更南的南方调运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能往江北转移一百万百姓,在江北大规模的屯垦耕种,不再需要江南和湖广转运粮食北上,那对于朝廷,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重点是民屯和商屯相结合,等积蓄个十年八年的粮草,便能有数百万的储备。可以随时供应朱由桦北伐的人马所需。还可以调集粮食,赈济受到盘剥和压迫的北方百姓,收拾民心,使得对明朝廷失去希望和期待的北方百姓再度拥护明朝廷。

空头支票说的再好听也不好使,就和以前朱由检老说什么苦我百姓一年什么的。你倒是嘴上说的轻巧,可老百姓都被税吏逼的家破人亡。那他们怎么可能还拥护明朝呢?

不能在北伐的同时,赈济安置北方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个北伐肯定是会失败的!

“南直乡试舞弊一案,卿等拟一个详细条陈与我,该如何安置,何处安置,安置所需多少银钱等,须得清清楚楚!”朱由桦动了移江南之民,充实江北的心,那自然不能脑门一拍就干,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

正好眼下有数万人需要被送到江北去充军,只当是为将来的移民做预演,先来这么五万的。有了经验之后,就能十万二十万,乃至五十万一百万的往

江北送人。

而且这过江能送,将来移民辽东,甚至移民更远的地方,这不就可以先操练起来了嘛。一口吃个大胖子的事情,朱由桦是从来都不敢想的。

“遵旨!”陈子龙躬身应命。

充军江北是他提出来的,那么计划书肯定也是要他写的。他不可能一辈子就蹲在制敕房,给朱由桦写圣旨啊。将来总要历练到别的岗位上面去的,这回写计划书,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没啥好推辞的。

“另外抄没的家产,可有清点?”朱由桦继续问道。

“俱在册中!”何腾蛟又递上一本簿册。

(这两天在抢救江户川,更新很不稳定,抱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