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因我祧明 > 36.郑家预备新花样

相比较于朝鲜的事情,在座的明朝士大夫,很显然更关注的是郑芝龙。原先还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朝鲜君臣的事情,听了郑芝龙到京的消息,立刻就抛之脑后了。

“臣以为朝鲜之事请驸马相机处置,妥为照料便可。”周延儒和孙传庭等人一个意思。

东江镇重建的事情再紧要,不如郑芝龙这个雄踞福建,处于南明腹地的大军阀重要。规模巨大的帝国,往往在外敌的攻击和入侵之下,能够坚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如果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那崩塌的速度不知道比外敌入侵要快多少。

所以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像是中原式的大帝国,以及类似于罗马式的大帝国,都相对更关注于内部的事务。

譬如东罗马帝国,这个最典型的西方帝国,其衰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无穷无尽的内乱,极大地消耗了国力。至于其他民族的崛起,以及天灾水旱之类的,只能说是加快了他衰亡的速度。

重点是那帮子东罗马贵族要是自己内部搞也就算了,他还向外部借兵,让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军队以雇佣军的姿态进入东罗马帝国的腹地。结果就是即使取得了内战的胜利,也不过是继续给东罗马放血罢了。

对于整个帝国而言,他们的内乱才是最大的毒瘤,甚至比一三五需要吊死的威尼斯总督还要毒瘤。

南明其实也一样,满清的军事实力就那么大,南方的人力物力就算不足以反推,也绝对够保障江南半壁。但是坏就坏在无休止的内讧和撕比,自己互相内斗,是远比满清南下更加巨大的伤害。

如果能稳住郑家,最后把郑家变成像是唐代的郭家那种高门,给他足够的地位和财富荣耀,却逐渐让他失去对地方和军队的控制,那对南明而言,就是最完美的结果。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连朱由桦都以身许国了,豁出去这一百多斤,娶了郑韫做老婆,也不过就是让郑家站在大明的旗帜下面罢了。后面想要将老郑家完全摆平,还需要不知道多少功夫呢。

“朝鲜之事也不可轻忽了,到底关乎灭虏大局,仍着驸马为总理朝鲜军务大臣,相机处置。若事不可为,亦要设法保全朝鲜外海诸岛,留一进取之基。”朱由桦如此吩咐道。

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是不会有错的,自己国内都搞不平,还谈什么国外的事情。咱们就这么大的力气,就只能办这么多的事情了。

次后商议的便是迎接郑芝龙入京的事情,理论上郑芝龙也就是个太师,还没到什么闽国公或者南安郡王呢,自然不需要也不可能朱由桦亲自去接。甚至作为首辅的周延儒去接也是越次了,所以最后就定为王燮去接。

接他的名义也是为郑妃欢迎她的父亲而已,本次郑芝龙来京,也只是为了看望怀孕的郑妃。明面上没有任何军务公务,就是叙一叙家人的天伦之乐。

仅此而已……

老郑家这回来,还带着好些兵船炮舰,上万兵马,这都是郑芝龙的行头。作为郑韫的娘家人,这些士兵也要朱由桦管饭吃,还要给他们发赏钱。营地到是好安排,小郑的五千人走了,直接把地方让出来,给他们住就算完事。

别觉得五千人的营房住不下一万人,就是朱由桦请他们全部下船,你觉得郑芝龙舍得让他们全部下船吗?都是千年的狐狸,也别谈什么聊斋。大伙儿第一次见面,肯定有所防备。不可能才见面就开诚布公,好像毫无芥蒂一般。

上万兵马到南京城外,城内的城防布置也要修改。原本的协理京营戎政小郑出国去了,正好让徐万全和钮煜珉全权接管城防。郑芝龙顶多也就是自己再加几百个亲兵进城,不可能把他上万人都放进来。

另外就是李国英、卢光祖、翁之琪等三营御营马兵调到南京城外驻扎,害人之心我没有,但是防人之心也不能少。

布置基本妥当之后,朱由桦便静候郑芝龙的到来。

此时已经赶到松江的郑芝龙先是见了见松江总兵黄斌卿,了解了一下江南的情况。在确认朝廷对自己的到来还是很期待之后,便安安心心的一路上航。黄斌卿还惯例派出人马,护卫加监视郑芝龙的兵船。

镇江总兵则是郑彩,这长江的江面一半都是老郑家的嫡系和旁支在守卫。郑芝龙来回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心理负担。甚至江北浦口也是郑芝龙的弟弟郑鸿逵在驻守,还是他们老郑家的自己人。

郑芝龙也是因为老郑家在明朝廷中颇有分量,且近在南京左近,料想不会有什么问题。才终于在朱由桦的明示暗示之下,出发来京。

“皇帝奋力有为,英武善战,能抚士卒,能收人心。阿兄此去,还是恭敬为好。”郑鸿逵也按照规矩护卫加监视郑芝龙进京。

“我心中有数,此番只要龙嗣稳固,便朝他磕头,也是无妨。”郑芝龙现在主要的想法还是维系住郑家的富贵。

大力扩张,甚至谋朝篡位的事情,那应该是他下一代郑森的事情,他已经不准备考虑了。况且听着郑鸿逵的意思,朱三是个明君,不是那么好相与的。郑家没必要在朱三政权还十分稳

固的情况下跳出来,那是自寻死路。

“另外就是朝廷募练水师,令阿兄送闽粤能造大船之工匠人手入京,此事皇帝看的极重,多少需要敷衍一二。”郑鸿逵对郑芝龙说的自然是体己话,没有一星半点的遮掩。

“皇帝无非就是担心水师受制于人,不过有船有什么用,没有海图水手,济不得事。”郑芝龙到是看的很明白。

只要朱由桦没有海图以及熟练的海员,有大船也只能在内河里纵横。海军就是投入大,见效慢的,慢人家一步等于慢一世。

“既然来了南京,光送几个船工算什么,得给皇帝送点新花样!”郑芝龙微微一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