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抗日之黄沙百战 >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夏阳的谋划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抗日之黄沙百战 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没有了!彻底没有了!”三个人大笑着说道。

夏阳道:“接下来,我就要开始给你们布置任务了。”

三个人看到夏阳表情严肃了起来,立刻也都收起了笑脸。

“您说,军座,我们肯定全力执行。”何长兴说道。

夏阳道:“首先是部队规模扩充,武器装备你们应该是够用的。你们之前汇报给我的军械数量,我大概计算了一下,足够你们继续扩充军队了。

同时加强部队训练,我再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好好的训练部队,三个月后,我希望看到一支足够精锐的部队。他们要能够和日军正面抗衡,甚至要比日军更好。”

“没有问题!!”何长兴回答道。

夏阳看了几人一眼,而后道:“同时,你们需要派遣情报人员,获取日军在晋南和晋中地区的军事部署。

所有的据点,所有的军事驻地,机场,日军各个师团指挥部所在的地区,日军的物资仓库,军事仓库,我都需要知道。越详细越好。

之后,你们需要根据这些情报,来拟定作战计划。和我军在晋西北地区的部队,一起发动对日军的攻势。”

“是!!”几个人异口同声回答道。

此时听着夏阳的这些话,他们感觉到自己心中的热血都在沸腾。

这么多年了,如此大规模的反攻,即便是放眼整个抗战时都没有过。

“这一次的作战,我会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四月份,就是我们向日军展开进攻的时候了。”夏阳说道。

说到这里的时候,几个人的眼中,都仿佛有火焰在燃烧。

这边的正事儿说完了之后,夏阳他们便离开开始着手准备了起来。

至于接风洗尘的宴席,此时已经无关轻重了,什么事情都比不上打仗。

这一次夏阳的晋南之行还没有结束,晋城只是他的第一站。

这里也会是他逗留时间最短的一站,因为接下来的中条山之行,才是他需要耗费心思的。

毕竟中条山上的军队派系林立,他虽然已经提前发了电报给卫将军,告诉他自己会亲自来中条山和他商量重要的军事事务。

但是他心里其实很没底,他倒是不怀疑卫将军抗战救国的决心。

只是在中条山上的作战部队虽然人数众多,可是因为派系太过于复杂,卫将军也不能做到如臂使指。

这是最为无奈的地方,所以夏阳需要沟通的势力,实在是太过了。

这些驻扎在中条山的国军部队长官,有的正直中庸,有的笑里藏刀,有的贪婪好色,有的嗜钱如命。

他需要说服的,绝对不仅仅是卫将军,还有这些国军指挥官。

否则的话,即便是卫将军的命令,他们也未必会听。

君不见,当年国军最为精锐的整编七十四师,被围困在孟良崮。

委员长亲自下令让周边部队援救,可是这些部队的长官就是在推诿扯皮,连委员长的命令也可以当成耳旁风。

“军座,中条山的那些人,可是有不少都不是什么纯良之辈。咱们何必去求爷爷告奶奶的找他们呢?

说不定,他们就是加入了咱们,也只是添乱,当猪队友拖我们的后腿。”

肖月兵在马上,对旁边的夏阳说道。

夏阳道:“你以为老子想去和他们打交道啊,那些一心抗日救国的军官,我当然十分敬佩。

可是那些到了现在,还在想着如何保存实力,不想着抗日救国,只想着为自己谋取私利,只想着怎么往上爬的人。

我和他们坐在一个桌子上,都觉得吃不下饭。”

“那咱们就和卫将军沟通就好了,何必理会他们呢?”肖月兵完全想不通。

夏阳苦笑一声道:“如果是为了救国大业,他们倒是愿意从晋南出兵,牵制日军。我就是跪下来喊他们爷爷都没有什么关系。”

“军座,这您可不要,毕竟男儿膝下有黄金啊。”肖月兵道。

夏阳道:“是啊,男儿膝下有黄金。

但是和抗日大业相比,我膝下的那点儿黄金,值几个钱啊?”

听到夏阳的这些话,肖月兵对自家军座更是敬佩。

因为一直到现在,军座所做的一切,他都是看在眼里的。

中条山十多万正规国军,虽然战斗力相比于夏阳的四军差了很多。

但是如果这些国军能够冲出中条山,向晋南的日军突然发难。

那么他们至少能牵制住日军三到四个师团的兵力。

三到四个师团,那就是将近十万精锐日军。

如果日军将这十万精锐日军,投入到和自己四军的正面对抗之中,夏阳想要顺利的将山西收复,就会困难很多。

他们在三天之后,终于穿过了日军在外围的封锁线,抵达了位于黄河之畔的中条山。

这里是日军南下进攻河南的阻碍,中条山存在,日军便无法南下渡过黄河,攻击豫西地区。

甚至是直接顺着黄河进攻,直接向西安进攻。

这里的战略位置多么重要毋庸置疑,中条山和黄河一起,拱卫着豫西和陕西的安全。

夏阳他们在镇上短暂歇息,那里的风气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麻将馆,大烟馆儿,甚至是青楼,在这里都是随处可见。

当地的百姓们不是这里的客户,驻扎在这里的国军部队,才是这些地方的常客。

“一年多时间了,大同城墙上的太阳旗,都变成咱们的军旗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