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三章 新贸易

在法国西北海岸线的港口里,已经停泊了许多中国籍的货轮,上面满载着各式各样的消费品和初级军事物资原料——有初加工过的食糖,还有中国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猪鬃与桐油,也有一些用来填补法国国内军事工业转型后产业真空的纺织品,当然也还有各式各样的食品。

猪鬃就是指猪脊背部长而硬的鬃毛,它在军工上有重要用途,可以用于代替昂贵的丝绸来制作火炮毛刷,用于清理火炮和工业生产机器里的油污、残渣,在化纤技术取得突破之前,猪鬃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

桐油也是如此,同样具有军事上的重要意义。

中国生产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桐油,在古代常被用作木船、木门等设备的防腐涂料,在近现代则可以用于保护各类重武器。

而且目前在重工业部的牵头改良下,中国内地的各家桐油加工厂已经进行了工艺上的改良,在桐油内加入干燥剂练成熟桐油后,刷成的薄膜平滑坚硬、干燥快,富有弹性、粘性,而且还具有抗潮湿、酸碱的功效,其作为设备涂料的防腐润滑效果又大大增强。

法国已经是欧洲大陆上农业禀赋最好的一个国家,拥有着广袤且肥沃的田野,气候温和,也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分地改革,土地所有者也是以具有一定资产的自耕农为主,足以进行各式各样的农业技术投资。

但即便如此,欧战带来的影响还是令绝大部分法国平民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战争席卷了整个欧洲,饥饿旋即降临,即便以法兰西的富足也必须开始大规模从海外进口粮食、蔬肉和黄油了。

当熊雄乘坐列车赶到诺曼底海岸的卡昂附近时,他就看到了海峡里穿心而过的大量中国船只——虽然中国籍的货轮大部分并非中国自产,而是花费巨资从美国采购的商船,但在造船业羸弱的情况下,这种办法可以暂时解决运力上的巨大压力。

按照交通部的统计,中国现在的轮船吨数已经从民国二年时的十六万吨,急速增长到了二十八万吨之多。而且江南造船所已经开始和美国合作,准备通过来料组装的方式,从美国采购船壳、锅炉等大宗材料设备和图纸以后,由江南造船所自行组装制造载重量达到一万吨左右的轮船。

来料组装的成本当然要远远超过全部国产,但自从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以来,中国的造船工业衰颓已久,想在短时间内拥有完整的生产能力简直是做梦。

现在可以先尽快恢复来料组装的生产能力,就算很不错了。

自从1913年墨西哥关闭银矿以来,刺激了国际银价的持续升值,这对中国这样流通和储蓄中拥有大量白银的国家来说是重要的利好消息。

从1913年到现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国际市场上的银价已经迅速升高数倍,数年之内就使得中国在西方市场上的购买力提高了三倍之多,这大大有利于中国的进口,适合中国借机从外国采购各类的工业产生设备。

不过汇价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出口,但因为欧战的缘故,主要参战国家物价的上升幅度更大,因此汇价问题并没有怎么样影响到中国商品的对欧贸易出口。

熊雄在英国和法国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依靠近来银价上升造成的有利局面,从协约国家进口一些他们军事化工业转型过程里淘汰下去的消费品生产设备。

比如说英法两国绝大多数的纺织工厂,都已经开始转型生产军装、军靴和军用的被服毛毯,相当多用于生产粗斜纹布和非军装色彩染料的设备就没有了用武之地,用极低的价格,甚至是用以货易货的方式就能买到。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当然更倾向于以货易货的采购方式,这样就能把宝贵的硬通货留下来向美国采购更重要的机器设备及各类来料。

不过总体而言,英国人基本上是不太接受以货易货以及赊账的贸易方式,英国现在的处境虽然日渐困难,但毕竟还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可供剥削,所以到现在还坚持必须采用预付款的方式进行贸易。

法国则由于其东北部的很多重要工业城镇都被德军占领,就连巴黎都还处于德国陆军的攻击范围之内,所以也不可能像英国人那样傲慢自大。熊雄几次交涉以后,法国政府很容易就同意了今后和中国的贸易,将全部采用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而且还允许中国赊账三十天到五十天的时间,条件可谓优容宽裕了。

熊雄在离开巴黎以前,就才和法国政府签署了一份用桐油交易棉纱机器的定额合同,等他到卡昂以后,在火车站和港口边都还能看到穿着标志性蓝色军装和红色裤子的法国士兵。

法国社会党里有名的那位政治家,同时也是法国国会议员里对中国态度最友好的马塞尔·加香先生就等候在火车站前。

加香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型政治家,战前他是巴黎《人道报》的总编辑,欧战爆发的那一年被选为法国国会议员,他持和平主义立场,但同时也以巧妙的身段斡旋于沙文派和反战派的社会党人中间,努力维持着党内的平衡。

“加香先生

,如果您还有什么感到为难和棘手的问题,我会继续为您提供帮助。”

加香和熊雄一样,都是他们党驻在第二国际的代表,所以两年在大约一年多前就已经熟识。战争爆发以后,法国国内的政治气氛虽然不如德国那样严酷,军警部门也还没有开始使用强制手段排除反战派的活动家们,可是随着今年以来欧战惨烈程度的又一步提升,加香完全可以预见到随着时间推延,法国政府很可能采取更为激烈的措施镇压国内的反战运动。

加香苦笑道:“或许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仅仅属于还有活人的那一方。”

5月9日,血腥、混乱的第二次阿图瓦战役爆发。炮轰只持续了46分钟,英国第一集团军的3个军向只有两个团兵力把守的德军防线发动攻击。德国人修筑了几条并排的防御工线,掩体上用木头加固,木头上再覆盖装满泥土的沙袋,几乎完全抵挡住了协约国军队的炮击。

弹幕轰击之后,德国守军丝毫无损,他们的机关枪的位置极佳,能直接扫射英军进攻士兵的侧翼。英军第一天的伤亡人数就达到11600人,包括450多名军官,但结果却没有攻下德军防守的任何一寸阵地,随后在5月16日、18日又有三个师的兵力被投入进攻,英国又增添了1.7万人伤亡,还是没有攻下任何敌人阵地。

法军在这次战役里表现比英国军队好一些,法军的大部分大炮是75毫米野战炮,炮弹轨迹较低,不适合轰击战壕,但累积效应有很大的破坏力。法军的两翼受到德军机关枪的扫射,但中心部队很快向敌人阵地前进了5公里左右,但也仅限于此。

此后,大雨倾盆,大地变成一块巨大的黏泥,部队难以前进。最后,法军进攻所获得的胜利演变成严重的损失,让人感叹也许还不如像英军那样一开始就遇到阻力。法军的进攻没有获得突破,只是压迫德军战线产生一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弯曲。法军最终发现德军的最后防线是炮兵阵地前的机关枪网。像往常一样,战斗持续着,法军和英军的进攻被德军的反攻压制,伤亡不断上升,几乎没有战果可言,直到最后一线希望消散。当战役在6月18日结束时,法军损失了10万多人,而德军不到5万。

阿图瓦战役的代价至高,震撼了那些无法漠视现实的人,无数士兵的生命像急流一般流逝走的事实震动了整个法国,微贱的法国兵开始表现出不愿继续参加自杀式的无效进攻,更激烈的反战情绪正在酝酿之中,所以巴黎当局对那些持反战主义的工运活动家们就更觉得敏感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