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玄幻言情 > 风荷举 > 第443章

太子高靖是皇后邹氏嫡出,也是魏帝如今唯一成年的儿子,乃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魏帝很早就让长子参涉政事,这次暗杀自然也不会瞒他,而高靖听闻此事后的见解却与他的父皇不同。

倘若现在是五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北伐之战还没来得及打,那高靖一定支持暗杀齐婴,因为那时大魏国力qiáng盛,百万雄兵意气峥嵘,挥师南下当有一统之机。

可现在一切已经不同了。

五年前北伐一战伤了大魏的元气,三年前的鸠陵之战大魏更是折损了二十万兵马,甚至连顾居寒本人也被梁军将领重伤,险些丧命。如今的大魏已经打不起仗了,没有钱粮,没有兵丁,更没有国运。

他们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杀了齐婴真的有利于大魏么?

江左韩氏的láng子野心如今已经呼之欲出,假使齐婴死了,则他们一族谋反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倘若韩守邺坐了帝位又当如何?他为人愚鲁怯懦,按道理应当会受到顾居寒的威慑,可是为君和为将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个将领他不得不亲上战场,可是作为君主他就大可不必直面在沙场上与顾居寒横刀立马的恐惧。

而人的恐惧一旦褪去,很多限制就都会被突破,届时大梁或许会很容易地发现……大魏的雄兵已经远不如当年那样qiáng劲了。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韩守邺的确愚鲁,可有时候偏偏就是这样缺少思虑的人更容易突破障壁,他们不会考虑制衡、不会顾念苍生,只讲一个单刀直入,可大魏此时最怕的就是这样的直来直往——他们已经承受不了任何试探了。

当然如果事态真的发展到那一步,他江北也不是不能真的和大梁毫无保留地一战,只是那又有什么好?两败俱伤,苍生受难而已。

他们需要的是安定,需要长久的和平。

而高靖知道,齐婴是认可这一切的。

当年的鸠陵之战魏军之所以大败,就是因为他们掉入了齐敬臣在枭山谷设下的圈套,一场火攻掀起滔天大火,魏军三十万兵马宛若瓮中之鳖,眨眼之间就要化为灰烬。

那一战的带兵之将正是顾居寒,而太子高靖也曾随军督战。

他们都曾被齐敬臣bī到死地,可到了千钧一发之时,梁军的包围圈却漏出了一个小小的缺口,那不是漏算,而是齐婴留给他们的一条生路。

他曾放过他们一次。

他为什么放过他们?高靖曾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也一度以为这是齐敬臣的自救之法——他不能放任大魏彻底没落,否则他自己对于梁皇就没有了价值,他会被弃如敝履。

可后来高靖渐渐明白了,他的眼界终归是太过狭窄——齐敬臣早已先于这世上的所有人,考虑到了整个天下。

他一定知道,大梁的境况虽比大魏好上些许,但本质也没有吞并一国的能力。即便这时梁军拿下上京,他们就能安然无恙地统治大魏的国土么?

绝不可能。

会有无穷无尽的北地遗民不断地反抗、会有不计其数没落的北地贵族借魏室的名号兴兵反叛,大梁难道有能力一一镇压么?

可攻,却不可治,后果无非是天下离乱、百姓受苦。

齐敬臣已经把这一切都看透了,所以他当初才放了他们一马。

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当高靖终于想明白这一点之后,他就知道——齐敬臣绝不能死。

只有他活着,大梁的朝局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只有他活着,南北的局势才能更好地稳定;只有他活着……这大江南北黎民无数,才能得一夹缝求得生机。

因此,高靖坚决向魏帝进言陈情,称绝不可杀齐敬臣,而他的父皇却目光短浅,只贪求眼前的蝇头小利。高靖无奈,苦思之下才另想出一个说法在父皇面前应对:他将原本的刺杀换成一场大火,此后暗中监丨禁齐敬臣,以他为筹码再与南朝jiāo涉,从而再换取更多的利益。

魏帝这才勉qiáng点头。

但与此同时高靖也是知道的,他父皇并没有真的放弃要杀齐婴的计划,因此这连月来他一直暗中看护着这座荒山,谨防有人要对齐婴不利,同时他也知道——他要尽快放齐婴南归。

五月初时他就曾找到过一次机会,那时他便派人暗中给齐婴送过消息,但齐婴却并未给他回应——他似乎有什么其他的计划,宁愿蛰伏在这荒山之中,不肯立刻动身南归,直到昨日高靖才收到他的消息,称想借他一臂之力离开上京。

这才有他今夜的来访。

此时高靖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个男子,只觉得他深不可测,那双凤目之中似乎深藏着无限的泥泞和晦暗,可同时又有同样多的朗阔和清明。

直接访问:【54看书】:https://www.54kanshu.com/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