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民国文匪 > 第二百八十六章,送功劳上门

按李谦的想法,他给蓝衣社的特务们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应该能给还留在上海的博古他们减轻不少压力。而博古他们自然也会因此继续待在上海——毕竟,他们这帮子人都是相信城市中心论的,都是认为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才应该是革命的中心的。所以除非上海的局面非常糟糕了,博古他们才会离开上海。

而博古一旦离开上海,会去什么地方?那肯定是瑞金,是中央苏区呀。虽然如今在中央苏区,李德胜同志已经不能主持工作了,但是至少,如今在那里主持军事工作的还是朱玉阶和伍豪。伍豪同志虽然在黄埔军校当过教导主任,但是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并不突出。不过他至少自己知道这一点,并且在军事问题上愿意尊重包括朱玉阶在内的那些军事指挥官。所以红军在战术和战法上依旧旧继承了过去的成功的传统。

但是要是让博古他们去了中央苏区,那就真的麻烦了。和伍豪一样,博古他们同样对军事并不精通;但和伍豪又不一样,伍豪好歹还见过一支军队是如何建立和运作的,或者说,伍豪同志好歹还见过二师兄是怎么跑的,而博古同志呢,他对二师兄的了解仅限于看过一点图片。

但是,博古同志他们更大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军事上有多么无知。而且他们对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从根本上就是反对的。所以从政治上来说,他们也不可能继续延续过去的军事路线。这样一来,原先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军事原则必然会遭到破坏。当然,因为博古自己对于军事一窍不通,而从政治上来说,他又不愿意像伍豪那样尊重那些“思想落后”的土包子军事人员,他们就只能依赖于共产国际的帮助,于是共产国际就送了个李德过来了……

所以要是上海的环境好了一点,压力小了一点,这几位可能就一直留在上海了,然后,他们一直留在上海,不到瑞金去捣乱,那不就是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了吗?

虽然蓝衣社相比中统,至少在这个时期是要饭桶不少的,但是他们的活动依旧是给人民党的地下活动不少压力,李谦的这个举动也的确让上海的蓝衣社暂时失去了活动能力。但是,蓝衣社失去活动能力了的后果却是李谦万万没想到的。

在蓝衣社暂时失去行动能力之后,人民党中央的几位同志都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是“天赐良机”,当然,他们只在心里这样想,他们是不会把“天赐良机”这样的话说出来的,因为这个话除了“太不无神论”之外,也太有“机会主义”的味道了,是的,越是机会主义分子,越是忌讳“机会”这个词。

既然有这样的“天赐良机”,那么不立刻行动起来,在一些同志看来,这简直就是犯罪。所以,人民党中央发出了“反常抗日,迎接革命的新高潮”的号召。接着在白区,整个人民党的机构都运转了起来。

在上海,人民党很早就重建了总工会,只不过总工会也一直只在地下活动。但是现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总工会要组织罢工,另外,中央苏区的以及其他苏区的红军都要策应各个大城市中的工人斗争,他们要向大城市发起进攻,以配合工人夺取城市——进而夺取全中国革命的胜利。

指令传回中央苏区,接到指令后,伍豪就去找朱玉阶商量。

“这是谁做出的决定呀?他完全不了解实际情况嘛!”朱玉阶将军一看到这样的指令,当时就蒙了,“打大城市,打大城市,就知道打大城市,李立三那会儿我们又不是没打过。”

“现在红军比以前更强大嘛。”伍豪说,“而且中央也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打下大城市,只是要求我们牵制一些敌人。”

虽然伍豪在中央苏区待了这么久之后,对于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也更了解。但是在处理问题的风格上,伍豪一向更倾向于调和,而不是硬抗。当然,在一个组织内部,也需要这样的人。

“牵制个啥?”朱玉阶和伍豪是老朋友,所以也不避讳,“如今红军是强大了一点了,每两个战士就有一条枪了——如果把我们自己造的土枪都算上,每一个半战士,抖有了一支枪了。尤其是我们把复装子弹厂和枪械修理厂建起来之后,每次战斗,每一杆枪,都能有十多颗子弹打了。不像以前,齐射三发,我们就必须冲锋或者撤退了。但是伍豪,你也在黄埔待过,你也应该知道,进攻城市的消耗有多大。当年北伐的时候……”

这个事情伍豪也是清楚的,进攻城市的消耗,可不是在山沟里面打伏击能比的。而且现在kmt正集中了军队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围剿,整个苏区,都在集中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应对这次围剿。在经历了三次围剿之后,苏区的经济就已经遭受了相当大的破坏了,备战本身也是对经济的消耗,然后还要执行中央的新指示……哪怕只是佯动牵制,那也是要消耗人力物力的呀。

“中央总是有整体的考虑的。”伍豪说,“我们作为党员,必须要注重大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意识,必要的时候,也要有为大局牺牲的意识。”

这并不是空话或者口号,这也是人民党一直以来的坚持。在人民党这里,是决不能容忍枪指挥党的。决不能容忍个别的小山头不服从全局的。也许党中央在很多时候都会做出不正确的决定,但是能坚决地服从中央,决不允许内部出现独立的小山头,却正是人民党不同于kt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时代的各个苏区,以及后来的各个根据地,在经济上都是相当的独立的。依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人民党的军队实际上更容易出现各自占山为王的军阀状态。如果没有铁的纪律,没有“就算中原野战军打光了,其他野战军照样也能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大局观,没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就不会有最后的胜利。

1933年一月底,常凯申按照计划,亲自兼任“江西剿总总司令”,坐镇南昌,开始准备指挥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中央红军刚刚完成了配合上海罢工的佯动。

在到达南昌后,常凯申接到了一份电报,然后就非常高兴地下命令给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上海工作站记功,并且奖励大洋五百,以表彰他们在粉碎乱党在上海发动总罢工和叛乱的时候立下的功勋。

其实中统在这个时候,真没干什么高难度的事情,主要是人民党的地下工作者自己一个一个的主动地冒了出来。要组织大罢工,总工会就不可能再秘密工作了;总工会一开始动作——这样大的动作,中统怎么会看不到呢?即使是蓝衣社,不过不是刚刚出了那档子事,那也是能“立功”的呀。

中统的工作变得格外简单,因为他们只要抓住带领罢工的人就行了,而带领罢工的工人代表是没办法潜伏着的,他们是必须公开行动的。结果……中统一下子就立下了“大功”。

中统一家伙就抓了几百人,这些人都是罢工的领导者,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人民党人。剩下的,也都是和人民党有联系的人。被捕的人一旦多了,你就很难保证这里面没有变节者。尤其是中统在刑讯手段上比蓝衣社高明多了的情况下。中统在引入电刑的时候,是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他们平时练手的时候也多,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的技术水平也普遍提高了,于是一些顶不住的人便变节了。

另一方面,因为抓进去的人多了,所以整个人民党的危机管理体系也遇上了大麻烦。在常规情况下,有一两个人被捕,那么和他有联系的人就可以立刻转移。如果被捕者没有暴露,那党组织还能想办法来加以救援。但是这一次,一家伙被抓进去这么多人,如果要转移,整个的党组织都要转移,甚至于因为被抓进去的人太多了,到底哪些人被抓进去了,组织上都弄不清楚。连这个都弄不清,那转移和营救就都无从谈起了。

结果呢,自然是叛徒一旦出现,很多时候,中统的家伙就能顺藤摸瓜地抓到更多的人。然后整个上海的党组织就都乱成了一团。就连专门负责和李谦联络的李介生同志都差一点被抓住,不得不紧急转移了。紧急得甚至都来不及通知李谦一声。

事实上不仅仅是李介生同志紧急转移了,整个党中央都必须紧急转移了。如果不是现在kmt军队正在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封锁严密;同时如今正是枯水季节,进入中央苏区的水下安全通道也暂时无法使用,所以他们暂时只能躲到乡下去,暂时还无法前往中央苏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