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军事 > 民国合伙人 > 第26章:范绍增的信

第26章:范绍增的信

“吾弟青山,亲启:

兄已至重庆多日,重任第四师师长之职。

听闻日军进攻淞沪中国守军之十九路军部,安禄山之爪试图染指江南,兄悲愤交加!恨不能以第四师代十九路军跟小鬼子大打一场!

然重庆离上海太远,上海离日本太近。

兄能力有效,只得令张经理把最近的分成资予十九路军,盼十九路军能打出中国军人的威风!

吾弟青山,若上海事了,可来重庆置业,认祖归宗之事,已联络上叙州刘家,望弟在上海保重身体。

兄,海廷亲笔,民国二十一年二月一日。”

海廷,是范绍增的字。

看完范绍增这封半文半白的亲笔信,刘青山着实感觉到了一丝厚厚的关切。

范绍增是真的那他当兄弟,才会在信里劝他暗中劝他待在上海租界处理华联的事物,等这次的军事冲突结束了,再以回叙州认祖归宗的理由,回四川,至少在四川。

不过在短时间里经历了这么多,刘青山心里的那份爱国热血也被激活了。

现在,除了挣钱以外,他已经找到了更重要的事情。

“我能来到这个民国,而我原本的时空没有受到改变,说明这是另一个平行的时空,那么……我可以试着,改变这一切!”刘青山握紧了拳头,拿出钢笔和信纸,开始给范绍增写回信。

写着写着,刘青山忽然笑了出来。

看着手里写完的一百多字,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刘青山第一次用钢笔写回信,有一种时代错愕的感觉。

“张经理!”刘青山下楼,找到了张海生,把封好的信交给他:“麻烦帮我托人寄给范兄。”

“好的,刘老板!”张经理接过信件,小心翼翼的拿了个大号的文件袋装起来。

“对了,张经理。”刘青山对张海生说道:“范兄在华联的分红和我的分红一起算一下,尽量拿银元出来,准备资助十九路军。”

“这个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张经理笑着让手下拿过来一个沉重的账目本。

这段时间,第一批货物早已销售殆尽,第二批货物则因为各家药店稍微降了些加个,销售虽然不像第一批药物那么快,但也细水长流地保持着销售。

截至昨日,范绍增在华联的分红有二十万银元,刘青山则拿出了三十万银元,凑了五十万银元整,让人先放在华联总部,晚点来取。

为了运送这些银元,张海生还调来了上百号人和十几辆卡车。

五十万银元是多少呢?

一个银元26克左右,五十万个银元就是十三吨之多!

难怪要雇佣十几辆卡车。

而三十年代的中国,每年从上海滩流出去的白银就多达数千万白银。到1934年一年,就流出去了两亿白银之多!

刘青山看着十几辆卡车进入华联总部后方的街道待命,忍不住想起了中国第一辆卡车,民生牌75型载货卡车。

去年在奉天民生厂建造的,应该是张少帅想研发托运重炮的卡车。

然而九一八事变爆发,整个东三省都沦陷,奉天兵工厂等一大批中国最先进的重工业沦为了小鬼子的产业,甚至到头来制造武器装备打中国人!

刘青山记得前几日恶补这段历史的时候,看到过一个数据。

1931年左右,日本在东三省地区投资的钢铁公司和矿业公司,大概占日本总钢铁产业的27%,而奉天兵工厂更是让日本的军工业产能提升了百分之三十!

或许里面有一些夸大的谣传,但从中不难看出东三省的重工业对日本的补充有多么重要。

而此时国外还在经历经济大危机,日本通过九一八,占据了东三省大片的土地和大量的工业,直接弥补了国际市场上的损失不说,还获得了一个两千五百万人口的市场。

现在,膨胀的日本军人,或者说眼红日本陆军鲸吞东三省获得的利益,日本海军开始对上海地区动手了。

为什么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这个租界众多的城市?

因为这里汇聚了中国最富庶的财富,就想高脂一样,随便轻轻一压,就是油水流出。

而且进攻上海,还能吸引国际注意力,把各国原本对于东三省的关注,转移到上海来。

毕竟各国在华利益基本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上海则是各国在华利益的汇聚点,从这里输出至各国。

离开华联总部后,刘青山直径来到了苏州河畔的仓库区。

在进入仓库区之前,他看到了租界大门那里,挤满了无数的难民,他们拖家带口,甚至用扁担挑着年迈的老母,大包小包的家产,用乞求的目光看着那些挡在他们面前的巡警和军警。

今天倒是没有遇到黄金荣,但是刘青山也看到了那些看大门的巡捕房巡警们是怎么从这些难民们身上榨取钱财的。

哪怕是一丝机会,他们也不放过发国难财的机会。

刘青山的拳头捏紧,心里一阵恶心倒胃,仿佛看到了最恶心的东西般。

这时,一群小乞丐吸引了刘青山的注意。

在难民人群的边缘,有十几个个子大小不一的小乞丐。

说他们是乞丐,是因为他们穿着破烂,甚至光着脚,身边没有一个大人,以几个大点的孩子做头领,被难民人群排挤在外面,时不时还能看到一些难民满警惕的目光看着这些半大不小的乞丐。

刘青山不知道他们怎么挺过这个冬天的,心里堵得慌。

他赶紧到仓库把自己准备的一些物资和军火放进去,然后回到华联,找到了张海生。

“张经理,我想开一家孤儿院,需要什么手续吗?”刘青山的话让张海生感到意外。

这个在民国混迹了大半辈子的中年人看到刘青山的眼睛,宛如一股清泉般清澈坚定时候,就明白了过来。

“这是好事,刘老板是在积德啊!”张海生笑着擦了擦眼角的泪,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开始给刘青山介绍起来,在上海滩要做一家孤儿院,有哪些程序。

其实挺简单的,首先是要有一个足够的场地,然后是要跟租界的法国机构沟通备案,然后就是聘用人手了。

一家孤儿院,至少需要一个院长,三五个管伙食的,三五个教孩子识字的,三五个照顾孩子和打扫卫生的,总的下来,如果开一个收容上百人的孤儿院,至少需要近二十个人手才行,开支一年大概在三万银元左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