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六十八章,鸭绿江,我们来了

“美利坚的武装力量虽然获联合国授权越过三八线,但要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美国和苏联或者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行动。一旦接触苏联和中国军队,立刻脱离接触。在接近中国边境的地方,只能动用韩国军队。联军不得进入中国和苏联任何领土。”

看完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电报,麦克阿瑟顺手就将它扔进了废纸篓。“中国军队?如果碰上中国军队,就把他们碾碎。”

见参议院压不住麦克阿瑟,杜鲁门坐不住了。10月15日,杜鲁门从美国飞到威克岛,亲自见了麦克阿瑟一面。

说起来这还是杜鲁门第一次见到麦克阿瑟真人,但他俩在1932年差一点就碰面了。那时候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开着坦克在街上杀退伍老兵,还是个小法官的杜鲁门在街上抱头鼠窜,只顾躲子弹的他只差半条街就能遇到指挥部队镇压老兵的四星上将、美国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了。

两人会见依旧没啥成果,杜鲁门不但没说服麦克阿瑟,自己反而被麦克阿瑟说服了。

“中国如果真出兵,他应该在我们仁川登陆之前。现在,中国出兵的时机已经过去了。他们通过印度的传话完全是一种虚声恫吓。”

“中国不出兵,那么苏联更不会投入部队到朝鲜。”

杜鲁门从此不再对麦克阿瑟的行动步步阻拦,直到两个月后。

现在的麦克阿瑟,早已将自己的奋斗目标从“保卫韩国”改成了“征服朝鲜”。

在朝鲜的东海岸港口元山,犯了强迫症的麦克阿瑟又来了一次登陆。西海岸仁川登一次,东海岸元山登一次,平衡了。但是,当美军舰艇突破多达数千枚的水雷阵(还送掉了2艘日本的炮灰扫雷舰),海军陆战队终于上岸时,迎接他们的是已经从陆路攻占了元山的美国陆军、南朝鲜陆军。

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在威克岛唠嗑的时候,美军和南朝鲜军已经开始了进攻平壤的战役。金日成提前撤退,把守平壤的朝鲜人民军卫戍部队拼命抵抗,直至把美军拖入巷战。10月18日夜,美军的坦克已经冲进了平壤市区,在街头充当固定炮台。到10月19日早上,平壤的沦陷已是定局。

北京,北海公园。

傍晚,夕阳将湖水照得金碧辉煌。在湖边散步的唐华看看手表,停下脚步,面朝东偏北的方向,长久站立。

“唐华?”周璇在旁边轻轻问道。

“周璇,”唐华拉住周璇的手,“就在现在,1950年10月19日傍晚,中国的军队正在跨过鸭绿江,要去朝鲜打美国鬼子。”

“……”周璇知道唐华知道这些事。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的军队打败了德国和日本,军舰遍布全世界的海洋……他的工业实力比中国强,比苏联强,比中国和苏联和东欧加在一块儿还强。现在,美国侵略朝鲜,接着要威胁中国东北,现在其实也在侵略我们台湾。所以,我们必须跨过鸭绿江,和美国打一仗。不管敌人有多强大,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这仗事关中国的安危,不能不打。”

鸭绿江畔。

一辆外表平平无奇的吉普车从桥上进入朝鲜境内。志愿军司令员彭得怀带着参谋杨凤安、2名警卫郭洪光、黄有焕,司机刘祥,越过鸭绿江。这一行4个人,就是最早踏上朝鲜国土的志愿军。彭总要提前过江,与人民军在朝鲜北部的余部取得联系,并请他们做向导,确定好首批入朝的志愿军扎营安顿的地点。

彭总8号从北京前往沈阳、安东,接过东北边防军——13兵团的指挥权之后,17日秘密飞回北京,获得了主席“即刻出兵”的最终指示后,19日上午直接坐飞机飞回东北,下午就过了江。由于形势十分严峻,飞往安东时,苏联空军甚至派了4架米格-15战斗机为彭总的飞机护航。

“即将过江的部队,过江后也夜行晓宿,隐蔽行动,注意防空,不能让敌人知道我们的真实情况。”在过江前,彭总对已集结在鸭绿江边的志愿军部队指示。

彭总的吉普车过桥的同时,志愿军的先头部队——40军120师360团的战士们也出发了,列队踏上鸭绿江公路桥。

“一营已经过桥,一营已经过桥,”360团一营营长通过对讲机,告诉后续跟进的2、3营纵队,“我团过桥之后沿着公路直行,请2、3营跟紧前面纵队。”

一千多人的队伍既严整而又安静,除了少许口令声和通话声音,长达一千多米的队伍没有其他的杂音。一营大步走在最前,营长将棉服的扣子敞开,以散散疾步行军带来的浑身热气。不过尽管这样,他身上还是很快就冒汗了。

看看后面面,是一营火力连的战士们,重机枪班也是个个棉服衣襟敞开,头上冒着汗,在公路上大步前进。火箭筒兵的行军虽然也不算轻松,但总的来说,无论是身背1个火箭筒、2枚火箭弹的射手,还是身背6枚火箭弹的副射手、装填手,走起路来都挺快的,不比后面扛半自动的战士慢多少。

以第360团为前卫,120师师指、第359团、师直、第35

8团随后跟进,20日5时,第120师全部跨过鸭绿江到达新义州,沿永山、龟城、泰川、云山向宁边方向前进;第119师在师长徐国夫、政委刘光涛率领下随后跟进。

入朝江段的左路,118师在师长邓岳8、政委张玉华的率领下,从长甸河口过江,沿着朔州、北镇、方向前进,最终目的地是温井和熙川。

在118师第一个团渡过鸭绿江后,13兵团司令部的车队按时到达长甸河口。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13兵团司令叶挺、解方、杜平下车,同当地的地方干部与兵团留守处的同志们告别,车队开上浮桥过江入朝。

辑安。

第42军从这里过鸭绿江。第124师为先头梯队;军前指挥所跟进为第二梯队;第126师为第三梯队;第125师为第四梯队。三个步兵师没带一辆卡车(本来这三个师卡车就不多),因此均从铁路桥通过。每个团只用了40分钟就通过江桥,进入到了朝鲜境内。在铁路桥旁不远的江面,42军已搭建了一座可供汽车通过的浮桥,42军军属炮兵团的汽车和火炮就从这里过江。

“刹车,……开,开,开,”指挥汽车的士兵不断喊着同时打手势,一辆卡车拖曳着108毫米火箭炮开过了颤悠悠的浮桥,在最后一段桥面一踩油门,卡车冲上了河岸,接着努力将火箭炮也拉上了岸。

13兵团副司令洪学智在浮桥不远处的吉普车内,看着42军炮兵团的车辆通过浮桥。“这些火箭炮和榴弹炮我都特别喜欢,”洪学智说到,“别的不提,至少它们都很小,易于隐蔽。”

在过去一个多月,13兵团密集进行了防空疏散和伪装训练,在训练中还请来了空军甚至苏联空军的侦察机来帮忙看看伪装效果。结果证明,105毫米榴弹炮过于高大,即使战士们细心地给炮身插满树枝,从低空目视观察,还是有可能辨认出来。而75毫米轻型榴弹炮和108毫米火箭炮,挂伪装网挂树枝隐藏就相对方便多了。更过分的是,108毫米火箭炮还可以拆卸隐藏,那就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门炮了。

“就是这些汽车,一定要隐蔽好,”洪学智说,“美军的空中侦查很厉害,汽车被毁了,大炮难推,炮弹更难运输,我们的火炮也就没有用处了。”

七个小时之后,首批入朝参战的两个军都跨过了江,在鸭绿江对岸不远处的崇山密林中隐藏起来。

“高山同志并告彭及叶:一、你们是否已前进,叶率十三兵团部应立即去彭所在之地点,和彭一起并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以便回回部署作战。二、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三、如部队渡河须有机构在安东指挥,高山同志、邓华同志可率一部机构留在安东,其余边防军指挥机关同志即过江前往彭处为宜,望酌定。毛。”

在主席的电令下,第一天没有过江的东北边防军/志愿军机关人员,在第二天的黄昏也开始跨过鸭绿江,前往彭总驻扎的地方,组建志愿军的指挥部。

在这一批过江的机关人员中,有一位大眼睛、厚嘴唇、衣着普通的机关人员,是前几天才突然来到安东,加入志愿军指挥部人员行列的。他的主要工作是机要秘书,兼职俄语翻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