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226章,我要把它们都做在一块硅片里

虽然唐华嘱咐建筑设计小组尽量把楼设计得低调一点,但建成的北京计算机所、北京通信电子所仍成了中关村最宏伟的建筑群。

因为现在的中关村除了农村和农田,就是没有后人祭拜的老破坟头。只要随便盖点现代化的房子,立刻就显得鹤立鸡群。两个所的办公楼、宿舍楼都不超过6层,院子实际上是相通的,但大门有两个。除了大门,里边的食堂也是两个,分属计算机所和通信电子所。

唐华从苏联回来时,计算机所和通信电子所已完成搬家工程,正式启用。

“是谁把柳眉院的牌匾也拆下来一起搬到这了?张爵,是你吗?”

唐华进计算机所,第一眼就看见了大厅的一角摆在地上的木制牌匾,这是计算机所以前用的办公楼的门牌。

计算机所成立时,是借用了一座房东和掌柜一齐跑路的青楼做办公楼,青楼名字叫柳眉院。

唐华知道,计算机所的员工后来都把自己的办公场所自称为柳眉院,而且这个绰号不只是北京的电子信息工业局系统通用,连外地的研究所、工厂都知道了。

“小钱,毕业一年了也没给我写封信,你现在在哪个单位上班啊?”“我啊,在柳眉院”

“任务很紧,这个周末大家可能要加班了,时间就定上午10点吧,大家准时来柳眉院,先开个短会然后工作。”

“冯老六,你申请从上海所调到柳眉院工作,可得做好思想准备了,柳眉院做的项目大多是国防计算机,保密程度高,到那里工作可能生活非常不方便,有点不自由。 ”

……

张爵一路小跑下楼,“唐部长,这不……反正我们搬走之后,柳眉院也要拆除盖什么市政工程了,所以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就把牌匾卸下来带走了。我们在那工作了两年多,对老办公楼是有点儿感情了,留个牌匾当纪念,以后可能能成为历史文物呢。”

说得也是,青楼时代,北京计算机所研制了3种导弹火控计算机和好几种变体,其中两个防空导弹计算机在朝鲜正霸占着天空,这大概在未来是要被写进历史的。“那就好好保存吧。”唐华说,“只要别把它挂出来就行。”

……

“第三代晶体管现在月产量已经提高到60万只,但还是不够用,还要继续扩充。第二代晶体管产量回缩到5万只一个月,基本稳定下来了。发光二极管这个工艺比较复杂,好在现在是实验性生产,产量特别小,而且也很稳定,所以不用做大的调整。”

鸿海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新任总工程师来北京向唐华汇报工作。

“第三代晶体管的平面技术,设备到来以后,我们4月份调试运行,最后搞定了。5、6、7月这三个月,平面技术生产的产量越来越大,因为生产效率高,人工使用量小,所以今后扩充产能主要就是靠增加平面技术生产线。第四条平面晶体管线正在安装,估计在今年10月能投产,到时候晶体管月产又能增加6万只。就是不知道第三、第四条生产线的设备什么时候到位,我们都已经把厂房和车间布置好了。”

唐华:“平面晶体管生产线的光学模组需要从苏联进口,上海那边的精密仪器厂也是等米下锅,来一套光学模组做一套生产线。鸿海开工所需的原料,与其他工厂的交接都正常吗?”

总经理:“钝化工艺是全由鸿海自己来负责的。5月份的时候化学覆膜质量不稳定,我亲自上门找南通化学园区解决此问题,6月之后就正常了。”

唐华:“鸿海还要从永利化工进口一些酸碱液,他们的供货质量怎么样?”

总经理:“永利的供货从来没出过问题。”

“如果有些协调工作需要上升到有色局、化工局这个层级的,立刻给北京打电话发电报,”唐华说,“由重工业部来协调这些问题,这样就能尽快而且彻底地解决。找我或者周宽都可以,可能找周宽解决得更快。谢工,回国半年多,鸿海实验室现在是在你领导下运转了吧??”

“实验室的运转就按之前的规章和流程转着呢。这半年多,嗯,我总算让自己的知识跟上了国内发展的脚步。”鸿海总工程师谢希德捂脸。

别光看名字,谢希德总工程师是一姐们。

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195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然后转道秘密回国。后来的她是复旦大学的校长、半导体物理专家。

唐华:“沈经理,鸿海今年到现在的运营管理不错,这是你的工作成绩,如果继续保持,那今年得给你打满分。今天我还有工作,你把谢工留下,然后可以走了。”

总经理:……

……

“谢工,黄坤这个人你认识吗?”

从办公区走向试验区,唐华问谢希德。

“没见过黄教授,但是了解得不少,毕竟是同行嘛。他留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是莫特的学生,在英国发表了固体杂质缺陷漫散射的理论,好像叫做‘黄散射’。还有相平行的‘黄理论’,还有‘黄方程’。另外他

回国前还在和玻恩合写《晶格动力学》,不知道现在写完没有。”

唐华:“我把他从北大物理系借过来了,然后把你从鸿海调过来了。电子信息工业局成立了x小组,主要成员就我们三人。”

“x小组?是做什么的?”

“到实验室就知道了,黄教授应该在那儿了。”

……

“黄教授,”在实验室见到黄坤,唐华打招呼,“李f没陪着一起来啊?”

唐华对谢希德解释道:“a.rhys,李爱扶,黄教授的学妹兼粉丝,黄教授回国之后,她居然想办法也来中国和黄教授重逢了。”

黄坤:“她是我的跟屁虫,今天当然也来了,就是进不了这一级保密区域,在计算机所门口遛弯呢。”

实验室的开工首先由谢希德启动平面半导体加工设备开始。采用平面技术的晶体管核心器件加工设备,除鸿海要用之外,唐华也让往北京送了一套。

平面工艺原理有点儿像用底片冲印照片。

第一步,将设计好的晶体管电路拍照,然后复制这些小图案,通常至少复制一百多个,多的甚至三百多个,铺在一个平面上,这就相当于照片的大底版。

第二步,把硅片放到底版下面,用光照在上面进行——光刻。

其实用的还不是激光,就是普通强光,反正光照的强度能把覆膜硬化就成。可以理解成巴西烤肉箱。如果想在光刻设备上用激光那就有点远了,现在长春光学仪器厂和长春光电所还在慢慢孵化呢。

反正,强光照上去后,底版中画出来的图案会阻挡“曝光”,在硅片的覆膜上冲印出100多个图案。

然后再一番硅锗蒸发变换掺杂,最后切割硅片,把一块圆饼切成两百多颗米粒大小的硅粒。小硅粒交给工人进行封装,插脚,一只晶体管就做好了。

这套设备今年初鼓捣出来,交给鸿海试用,效果很明显,不但晶体管产量提高得更快,制造成本下降了很多,而且生产出来的晶体管品质更好。

“黄教授,马克斯·玻恩合写的那本书,你回到国内之后也在继续写吗?”趁着谢希德启动调试平面加工设备的这段时间,唐华问黄坤。

黄坤:“在写。我答应了玻恩先生的。回国的时候我还特地带了一台打字机回来。回国是对的!国内搞得热火朝天的激光研究,正是对晶格动力学的绝好补充和实例解释,我也用玻恩的晶格理论给赵老师提了激光器的新建议。反正,有了激光理论和实际运行的数据,这本书绝对会一鸣惊人!”

唐华叹了口气,“说到激光,那真是麻烦。你在国内写的书稿,完成之后就不要寄给玻恩了。原因你知道的。”

黄坤一下泄气:“……对,我知道。激光科技我们只是部分对外公布,甚至还有一些门类是完全保密的。”

唐华:“激光科技现在已经至少有2个项目步入军事装备型号研发阶段,新军事技术应用于军事装备,军事装备能改变战场形态。抗美援朝去年红旗-1防空导弹带来的震动你也知道。”

黄坤:“那我回信向玻恩先生表达歉意,告诉他近期可能无法执笔了。”

“表达歉意是要的,但是你可以告诉他仍在写这本书。你不妨在信里告诉玻恩,用隐晦一点的口吻说,”唐华一字一句地斟酌道,“就说,我回到中国一年,在中国继续物理学的研究,并且见到了中国国内物理学家获得的重大突破,这是一个工程上的奇迹和固体物理学的狂欢。您如果能来中国,就可以看到这项奇迹,也看到晶格动力学的未来。”

黄坤:“真能把玻恩先生请来吗?来了就回不去的那种?”

……

“调试好了。唐部长,x小组是准备改进平面光刻设备,用下一代设备生产下一代晶体管吗?”

唐华从柜子里取出一卷图纸,摊开在实验室的书桌上。

“我是打算用这个设备生产计算机。”

信息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现在一般认为,eniac的发明只能算是计算机时代开始的标志,信息时代的开始要从集成电路发明开始算起。早期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还无法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集成电路出现之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一块芯片完整地集成了信息控制、处理和传输功能,它就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种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这个时候,整个世界才变成由信息驱动的社会。

集成电路……也没那么神秘,它也不是突然技术爆炸从天上掉下来的。

采用平面技术加工硅片制作晶体管,就是集成电路的前置技术,也就是光刻机的早期雏形——如果这也算光刻机的话,那它可能诞生于集成电路诞生之前。

然后第二个前置条件,是知道怎么在硅片上做所有的元器件。

在这两个前置条件达成后,集成电路发明得就很快。原来的历史上,1956年晶体管大量生产,1958仙童半导体发明年平面技术,1959年用于生产晶体管,而实际上基尔比就发明了集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