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武侠 > 上海凡人传 > 第25章 服从分配,还是自主择业?

满怀期待地去金山石化职业学校报道,沿途细节还不曾褪色,大专三年已经接近尾声。

虽然是“大专”,跟复旦、同济、交大等名牌高校无法相提并论,但其毕业生在当时也算镀过一层金属——显然不是贵金属,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了。

7月正式毕业。

7月的前一月,朱盛庸陷入两难选择:服从分配,任由中国石化定夺他的工作岗位,还是拒绝统一分配,自主择业?

他反复思量其中利弊。

倘若服从分配,不是离开上海,就是留在金山。这两个去向,他都不满意。

在金山县读书的这三年,金山城区并没有太大变化,而每隔两个月回一趟上海市区,上海市区则每次都不一样。小到沿街商铺的牌匾,路上普通行人的着装、大到南浦大桥通车运营、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南北高架热火朝天在建……

上海市区像是被惊雷叫醒的种子,日日都在积蓄破土的力量,让朱盛庸分外着迷。他不想在这种时候被动离开它,他太想看到它未来的模样!

内心的天平朝“拒绝统一分配”倾斜。朱盛庸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周末就回家,跟父母商量补气学费、自主择业的事情!

一想到跟脾气暴虐又小气抠门的爸爸要钱,朱盛庸就感到压力山大。

饭后,他踱步在早就逛得烂熟的简陋校园内,散心。6月的风迎面吹来,夕阳斜照,给校内高高低低的建筑打上一层光影,勾勒出金色的轮廓。

室友唐骏远远从篮球场看到他,朝他奔跑过来。

唐骏胳膊肢下夹了个篮球,笑嘻嘻问他:“看你一脸愁容,我心里突然升起希望,你跟你女朋友分手了吗?”

“滚。”

唐骏每逢朱盛庸不开心,必来问“你跟你女朋友分手了没”。

校园里爱慕朱盛庸校花女友冯嫣的,不计其数,像唐骏这样执着又无耻的,没有。

朱盛庸性格里渐渐有了他外公认死理的苗头,觉得唐骏有问的权利,因此也不觉得被冒犯。久而久之,唐骏反而成了最在意他喜怒哀乐的人。

朱盛庸不打算向唐骏公开他内心的秘密,主要是唐骏太随波逐流了。唐骏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哦,当然也可以正面形容为“踏实稳重”。

周末,冯嫣送朱盛庸去金山汽车站。她一双如烟似雾的漂亮眼睛来回扫视朱盛庸,明显欲言又止。朱盛庸当然明白她想跟他一起回市区,可这一次不是时候。

“我这次不方便带你回去,我这次回去有事要跟我父母商量。”以前也没有方便过。从金山到市区,要坐汽车颠簸好几个小时,没法当天打来回,而市区的家里又没有多余的房间给冯嫣睡。

冯嫣嘟起嘴巴:“提起这个我更要生气了。到底什么事,你为什么不肯先告诉我?”

冯嫣家就在金山,她的父母就供职于中国石化,她相当于金山石化职校最正统的子弟学生。像她这样的子弟学生,是没有拒绝统一分配的先例的。

朱盛庸可以想象,一毕业,冯嫣势必会留在金山工作。到时候他和她被迫异地,只怕恋情难保。

他很喜欢冯嫣,可到底没有喜欢到愿意为冯嫣舍弃前途的份上。这使得他更难提前跟冯嫣说他想放弃统一分配的事。

嘴巴几次蠕动,什么也没有说出来。看着朱盛庸为难的模样,冯嫣气极反笑:“好啦,我不为难你了,你快走吧,车都要开了。”

握了握冯嫣的小手,朱盛庸转身上车。

破旧的汽车灵活地开出简陋的金山汽车站,朝北边的上海市区驶去。

往事如烟,在朱盛庸脑海里飘荡。

他们这一届“外事秘书”专业,是第一届,只招了一个班,还专门配备了外教老师。过去的这三年,他确实因为这个专业和外教老师,英语实力大为提升。英语成了他不折不扣的优势,他甚至可以和李礼刚在信里飚英文讨论复杂问题。

他还记得初见冯嫣时的情形。冯嫣站在女生中,卓尔不凡,纤细的腰身不盈一握,束在一条大红百褶裙里。她笼着一个黄色带蓝色星星图案的发卡,头发披在肩头,回头一笑,令最明媚的阳光也黯然失色。

班主任刘老师同样令人难忘。刘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是肚子先进的教室,胡子刮不干净的样子,镜片也永远模糊。正是地理老师刘老师,用眺望诗和远方的模糊目光,激励了他向往丰富世界的内心……最终导致他现在的不安分。

思绪从回忆中拽回。

朱盛庸开始思索他即将面临的困难。

补齐学费需要交2700块。据他所知,他父母当年的月工资大约350元,除去生活开销,一个月能积攒下100块,已经算很节约了。这样下来,一年也不过是攒下1200元。

2700块,是在不生病、没有任何意外花销的情况下,攒两年半才能攒到的数字。这一定是一个让爸爸肉痛、心痛的数字!

只怕困难还不止是钱的问题。包分配,分配进大型国企,在爸爸眼中一定是铁饭碗式的存在,意味着一辈子的安稳与保障。他要提出自主择业,爸爸一定觉得他疯了吧?

家里虽然有哥哥朱盛中大专毕业后自主择业的先例,但在父母眼里,他和哥哥向来没有可比性。

哥哥考入大专,是马失前蹄;他考入大专,是佛祖保佑。

哥哥大专毕业自主择业,是天高任鸟飞,是海阔凭鱼跃;他大专毕业自主择业,是不知天高地厚,是痴心妄想。

“唉。”朱盛庸重重叹口气。

窗外街景渐渐从农田过度到稀疏的建筑,建筑渐渐稠密高大起来,上海市区到了。

如今,朱家已经从南市区10平方米的小家,迁移到了徐汇区的二室户。外公终究同意了公私合营补偿方案,他的5个子女都因此受惠,各分得一套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