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 第498章 对狙嘛?

“标尺八十,三轮速射!”

伴随着命令,在左威卫整个战阵最前端的一千两百名弓箭手,将手中的强弓举起呈八十度左右的夹角,然后松开弓弦。

“唰!唰!唰!”

整整一千两百支三棱白羽箭直接飞上天空,密集的箭失如同黑云一般,径直的压向了前方。

一箭射出,弓箭手们没有任何停顿,左手持弓,右手以最快的速度伸向背后的箭壶,羽箭被取出,再次搭于弓弦之上,羽箭再次飞射而出。

当第二波齐射的箭失离弦之时,第一波的箭失已然如同密集的雨点一样落到了冲锋在最前沿的渤海人之中。

渤海步卒的披甲率在辽东各部、各族中算是比较高的,但仍然是以皮甲和革甲为主。

这些皮甲和革甲,对于普通的箭失确实有一定的防御力,对于唐军统一换装制之后,三棱箭头破甲箭面前则显得苍白无力,更何况,这些仓促出击的渤海步卒的甲胃都未必齐全。

随着箭雨落地,血花飞溅,惨叫和哀嚎之声不绝于耳,渤海步卒成片成片的倒在了箭雨之下。

如果碰上其他力量,比如以战五渣着称的新罗、百济、高句丽联军,一波箭雨就可能被击溃。

但是,渤海人可不是那些孱弱到了极点的废物。

雨点一般的破甲箭确实会带来鲜血、痛苦甚至死亡,但是对于这些出生在辽东苦寒之地,成长于白山黑水,和严寒,和野兽,和饥饿,抗争的渤海人来说,鲜血、痛苦、死亡却会将他们的凶性和本能引爆,变得更加的凶悍,更加的狂暴,更加的危险。

如果找一个状态来形容这些遭受箭雨袭击的渤海步卒,那么他们只能是那些受了伤之后的野兽。

片刻的低沉和彷徨之后,这些家伙的眼眸通红,目光中带着杀戮,挣扎着,嚎叫着,继续上前……

渤海人变得更加凶残,更加的危险,但是这些对于造成了他们痛苦,给他们带来鲜血和死亡的弓箭手们却没有任何的影响。

就好像倒在他们箭雨之下的并不是和他们一样的人,而是一些和他们毫不相干的野兽一般。

弓箭手们依旧按部就班的再次取箭,再次射出,整个过程,精准、迅速、冷静、残酷、无情,就如同一架架专注于杀戮的机器一般。

在短短二十息的时间之内,所有弓箭手完成了三轮速射,而冲在最前面的渤海步卒距离弓箭手们的距离也从六十步进入到了接近四十步的。

四十步的距离,在理论上依旧足够弓箭手们再行至少两轮齐射,随着距离的缩短,箭失所能发挥的威力也可以更大,但是军令只有清晰的一个字,撤!

随着命令的传达,弓箭手们迅速收拢弓箭,沿着预留出来的空间迅速的向着后方以及重步兵战阵的两侧褪去。

然而,弓箭手们停了射击,不代表远程的进攻就会停下,因为左威卫的战阵中不仅有弓箭手,还有整整三千弩兵,外加整整二十架八牛弩。

此时此刻,三千弩兵已经以千人为单位,均匀的分布为了三个波段,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弓箭手们根据命令后撤的同一时间,位于重步兵战阵后方则传来了射击的命令,早就准备就绪的弩手们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

相比较之前弓箭手们的散射,此时此刻弩手们弩失数量略少,但是这绝对不代表杀伤力就会减少。

相反,重步兵后方这种安静、安全的位置使得弩手们可以平心静气、按部就班的瞄准。

更重要的是,作为长安禁军,左威卫使用的弩具和其他唐军不同,是将作监、科技监、长缨军工兵营,禁军器械营联合改良和升级的新式弩具。

和之前两石、三石并存相比,升级和改良之后,禁军单兵使用的弩具被统一为三石。

从元和二年郭戎向李诵、李纯献图并提出一揽子建议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的时间。

有皇帝李纯的鼎力支持,有敦煌长公主府为首禁军集团和以汾阳郡王为首旧关陇勋贵们资金的不断投入,有科技监为首新兴技术派官员的参与,再加上府谷煤矿的开发和煤炭的大规模使用,以长安为核心的工业迅速发展,冶炼和铸造技术突飞勐进。

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大幅度进步,使得弩机、弩括在内弩具核心零部件的品质提高,虽然同样都是三石,新旧版本的弩具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差距。

相比较原有的三石强弩,新式的三石强弩有效射程的范围从一百二十步步增加到了接近一百六十步,但是在一百八十步的距离,对于无甲或者轻甲的目标依旧具备足够的杀伤力。

以唐代一步约等号后世一点五米来计算,有效的杀伤范围已经达到了两百四十米,最远杀伤距离更是接近了三百米。

改良之后的禁军使用的三石强弩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真正的巅峰,除了装填需要的时间较长,还需要保养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缺点。

在射击的精度上,无风状态下,经验丰富的弩手在四十步之内可以将散射的范围控制在人头大小,在六十步的范围内依旧可以控制在人的躯干范围之内。

之所以精确射击的范围被限制在了六十步,也就是九十米之内,原因只有一个,这些已经达到冷兵器巅峰的重弩没有后世那些配套,比如瞄具,以肉眼识别,六十步就真的已经是极限。

瞄具或者说瞄准镜,这东西听起来高端,但是也要分种类,真正高端的确实高端,但是低端的也足够低端。

普通的瞄具和普通的白光望远镜一样,说到底不过是玻璃夹片而已,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算不得什么高科技产品。

科技监、将作监、工兵营也确实用铜管和透镜做出了重弩可以使用的瞄具,而且试验过后装配了瞄具的重弩真的可以将重弩的精确射击提升到一百五十步。

但是,问题在于,普通的玻璃好做,但是合适瞄具和望远镜的透镜却没那么容易制作。

长年累月的尝试之下,敦煌长公主府的工匠确实熟练的掌握了制作和打磨透镜的技术,使得长公主府确实有一定的产量。

但是,透镜这东西用途方面瞄具和望远镜是冲突的。

且不论难度的问题,配发给各级军校的望远镜显然比配发给弩手的瞄具更能提升整支队伍的整体战力。

更重要的时候,对于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射击本质上接近于狙杀,新式的三石重弩确实能做到,但是唐军明显有更加适合的东西,那就是八牛弩啊。

一百五十步对于单兵弩来说已经接近了极限,但是对于八牛弩这种大杀器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

根据兔子们的经验,真要想进行狙杀,单发,带镜的都是狙,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八牛弩对狙很合理。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透镜有限的产量肯定是优先给各级军校配发的望远镜,而不是制作瞄具。

至于为什么透镜的产量有限,很简单,这是大唐皇帝李纯在严格控制所有玻璃制品。

要知道,在完成了做局之后,琉璃\/玻璃产品,已经成为现在李纯手中最重要的收入之一,其实际的收入甚至比盐铁还要高。

李纯敢于将长安禁军从十八万,硬生生的扩充到二十多万,除了冶炼、铸造技术的提升可以提供足够的装备和军械之外,最大的依仗的就是琉璃制品带来的暴利。

然而,玻璃这种东西和冶炼、铸造不一样,完全就是手工作坊的产品,门槛实在太低了,这技术一旦流传出去,瞬间就可以让玻璃制品变成白菜价。

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原则,李纯干脆将玻璃、琉璃产品严格控制。

刚开始只是长公主府的玻璃作坊,后来还是怕不够安全,不够保密,干脆直接找到了阎卿,准备直接将包括玻璃作坊在内的整个长公主府后院,从人员到场地,再到窑炉等设备直接征用。

虽然李纯是大唐的皇帝,但是以这种方式直接征用已经仙逝的太上皇赏赐的嫁妆也是多多少少有些不太合适的。

好在阎卿一切都听郭戎的,而郭戎最大的理想就是打回安西,而打回安西需要大唐举国之力的支持,别说一个后院,就算把整个公主府都送出去都无所谓,所以整个过程异常的平稳。

当然,郭戎和阎卿也没有吃亏。

对于长公主府后院的征用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临时征用,等征用完毕之后该属于长公主府的还是长公主府的。

不仅如此,长公主府可以继续从琉璃贸易中获得稳定的收益,

除此之外,更是获得了李纯认可的,对郭戎来说异常重要的一个承诺。

这个意外达成的承诺,无意中解决了李纯和郭戎之间未来可能存在的最大隐患。

郭戎和阎卿同意,代表征用再无障碍。

对于作坊中的工匠来说,官家怎么安排跟他没太大关系,毕竟他们的身份本就是长公主府的家奴,本身就没有自由,征用之后虽然不能摆脱家奴的身份,但是却多了朝廷的一份俸禄,这也算意外之喜。

获得了阎卿和郭戎的认可之后,急不可耐的李纯立刻派人接管了长公主府的后院,完成接管之后,不仅有宦官监守,还有禁军日夜巡防,防卫的级别比三大内还高。

唯一一点,长公主府的面积有限,正是这一点,限制了琉璃和透镜的产能。

其结果就是,除却最初几个实验性的瞄具,弩手们没有再获得额外的配件。

……………………

虽然没有瞄具的加持,无法实现远距离的精准狙击,但是又怎么能难倒禁军的这些精锐。

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对狙,他可以选择八牛弩作为对手。

如果对手觉得八牛弩太过凶残,弩兵同样有办法提供备选方案,单兵没法实现百步以上的精准狙击,这没关系,那就增加数量,一架不够那就十架,十架不够一百架,一百架不够一千架,总有一款能满足对方对狙的需求。

而眼前襄平城外,飞向冲阵的渤海步卒的,正巧就是一千支弩箭,只不过他们对准的一个点,而是一条线,一条渤海步卒的锋线。

相比较修长的羽箭,在强弩提供的强大动能之下,弩失的初速动更快,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更加短暂。

弩失被射出四息不到,弩箭就已经飞跃了重步兵和弓箭手,飞跃到了红着眼睛的渤海步卒的身前,紧接着上千支弩失组成的箭雨和冲锋在前的渤海步卒碰撞在了一起。

经验丰富、老练的弩手,重步兵保护之下安全的环境,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弩具,三者叠加之下,质变产生。

弩箭和渤海步卒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整整两排的渤海步卒几乎在同一瞬间倒地。

还没等后面的渤海步卒明白发生了什么,第二波弩箭已经升空,而且直扑这些茫然的渤海人的面门。

“唰!唰!唰!唰!唰!”

伴随着第二波弩箭,又是整整两排渤海步卒,齐刷刷的倒地。

紧接着,第三波弩箭来到……

连续三波弩箭的齐射之下,顶在最前面的五六排的渤海步卒几乎被清空。

如果站在高处雀看,会发现,渤海军的冲锋似乎一下子撞在了一堵无形的墙壁之上。

如果这时候有渤海人可以认真的观察,会发现,每一个倒地的渤海步卒的正面,都插满了一寸有余,手指粗细的重弩弩失。

渤海人悍勇不假,在战场的刺激之下变得更加凶残,更加危险不假,但是他们终究也是血肉之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极限的。

之前唐军弓箭手的射击带来的伤亡绝对数量其实不少,因为这本就在他们的认知范围之内,在他们的预期之中,非但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士气,相反激发了他们的凶性。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众所周知,无论是步卒还是骑兵,冲在最前端,顶在最前面的永远都是最强,最悍勇的存在。

但是,短短几息之内,超过六百最精锐,最悍勇的步卒,被直接清空,几乎在一瞬间击溃了渤海人的心理极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