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31章:做学问和做官

等刘重元回到家里已经是半夜时分,刘重元疲惫的躺倒在软塌上,确是全无睡意。今天一天真的是波澜起伏的一天,并不比之前巨鹿对阵多尔衮,金州对阵黄台吉来的轻松,大明官场算是给刘重元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也要好好地反思自己的长远战略和手段。

原本以为自己为大明为朝廷屡立战功,剿灭流寇抵御东虏,不说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即倒,至少也是极大地缓解了大明内外交困的处境,载誉归来,迎接他的却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猜疑、嫉妒和暗算,虽然这本就是他预见到的,却没想到这第一击就来的如此的猛烈,来的如此的突然,更没有想到发出这一击的是德高望重的刘宗周。这让他非常的被动。

一双玉手托起刘重元的脚,给他脱下靴子。刘重元抬头一看却是王氏,连忙坐起来说道:“这些活儿怎么能让夫人来做,快放下来,快放下来!”

“夫君在朝中劳碌了一天,这么晚才回来,妾身也帮不上什么忙,伺候夫君也不打紧。”一边说着一边不停手的给靴子脱了下来,然后丫鬟端来一盆热水,王氏将刘重元的脚按进木盆里给他洗脚。一边洗一边问起今日之事,夫君为何回来如此的疲惫。

丫鬟出去,静頥的夜晚,房间里只剩下王氏,刘重元说起了今日之事,当听到刘宗周进谏要“以太祖皇帝祖训,诛杀刘重元,以戒后来者!”,虽然知道皇帝没有同意,夫君也平安的回来,活生生的坐在自己的面前,王氏还是吓出一声冷汗,惊呼出声。

听到最后夫君不仅没事反而进位太师,位列众臣之首;刘宗周被贬官为民回家闲居;姜埰、金光辰和曾应遴三人则被降级外调。王氏先是欣喜的绽放出笑容,说道:“皇上果然是圣君,自然看得出夫君乃是柱石之臣。”接着不由的皱眉,刘宗周的名声,即便是她身居闺中也是有所耳闻。

这样一个德行麒麟凤凰、学问泰山北斗的一代万人弹劾夫君,然后被罢官回家,恐怕立即会激起全天下读书人的同情,也将全天下读书人推向了夫君的对立面。王氏也是官宦人家出声,对于这些还是懂的一些的。

“夫君也无需太过忧虑,不如过段时间,夫君向皇帝求情,重新起用念台先生,也缓和一下与清流的关系?”王氏建议道。

刘重元微微摇摇头,成见已深,也不是区区复官就能改变刘宗周对自己的看法的,即便是因为刘重元被重新起用,倔强固执的刘宗周仍旧会弹劾自己,他可不是区区官职所能收买的。届时自己的求情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算了,不想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大丈夫做事但求无愧于心,何须在意旁人如何看。时辰也不早了,早点儿歇息,明日还要上朝呢!”

刘重元赤着脚站在地上,脱下官袍,嘴里宽慰着王氏,心里却是满腹的委屈和不满,同时也是对刘宗周那样的所谓大儒、好官很是失望,他们对北方连年的战乱视而不见,对数千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视而不见,对大明奄奄一息视而不见,对东虏崛起大有鲸吞大明之势视而不见,整日里所见所想都是礼法、道德、祖制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大义。

所以,崇祯十年,同为当代大儒的黄道周要犯言直谏,弹劾杨嗣昌,只因为他没有守孝三年,而是被皇帝夺情出来为官;现在刘宗周要弹劾他刘重元,只因为他倡议成立军机处,改变了大明的祖制传统。他们深知天下大势,又如何不知道朝廷、国家只有杨嗣昌、刘重元这些干臣才能挽救,可是比起他们心中的大义、他们的理想,国家、民族和朝廷都是可以抛诸脑后的。或许只有真的都不在了,真的亡国亡天下了,他们才会有所醒悟。不知道届时他们会不会有一丝悔意。

中国天才般得发明了科举制度,一方面完美的解决了之前数百年困扰中国,并一直困扰全世界几千年的贵族政治、门阀政治带来的不稳定,从宋到明,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政治精英成为了帝国治理的中坚,所有的宗室、勋贵、太监统统的靠边站。

同时,科举制也打开了阶层的固化,相对公平的打开了阶层的上下通道,就像是刘重元这个出身农家的放牛郎数年寒窗苦读,一朝得中就能为官,然后扶摇直上九万里。

但是,科举制度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科举制度与官场政治的天然矛盾。科举制度要求很好地学问,考秀才、考举人进而考进士,虽说有八股文的限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够考上的都是文章词赋的高手,对于儒家经典都有较深的理解,是学问家。学问家要求坚持和思索,学问越深越受尊崇。

而为官执政,并不要求太深的学问,需要的是坚持原则、灵活的手腕,要有菩萨心肠也要有霹雳手段,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决心。而这天生就与做学问是冲突的。

做官、做学问,本应该是两条平行线,可是偏偏在科举制下,两条线被迫交织在一起。刘宗周和黄道周是做学问的人,却卷入了官场的是是非非;刘重元是做官的人,或者说通过做官来达成理想,做学问只是作为做官的敲门砖。

其实刘重元明白,刘宗周不是针

对自己,任何人为首辅执政,都会遭到他们的弹劾,因为,做学问的人从来都理解不了做官,理解不了做事。但是刘重元不爽的是,刘宗周以及其他士大夫们完全看不到自己为朝廷、为大明、为天下所做出的努力。因为所有人除了他刘重元,都想象不到,历史上的大明亡于崇祯十七年,想象不到亡天下之后华夏衣冠沦丧,所有人拖着金钱鼠尾辫子的样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