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39章:解围

而此时,黄台吉正站在锦州城东军营里的一处瞭望塔上,注视着小凌河里的明军水师舰队,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识到如此庞大的水师。只见河面上,明军舰船络绎不绝的从紫荆山驶出,驶入这片开阔的河面,大大小小的舰船几乎隔断了整个河面,从北岸已经无法看到南岸,只见一排排的桅杆挡住了实现,舷侧是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

有一刻,黄台吉彻底为这樯橹连峰峦、桅杆如林、云帆蔽空的景象所震惊,他与大明鏖战二十年,自认为已经是非常了解大明上下了,对于大明辽东军、京营、蓟州军都是了若指掌,对于明军骑步兵的所有战法都是滚瓜烂熟,可是他从未想到大明还有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虽然过去两年他已经多次听汇报过明军庞大的舰队。他也想不出来该怎样对付这样一支舰队,照着建一支?显然是不可能的。日后要是突入关内跃马江南,再面对这样一支舰队该怎么办?

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摇摇头将那些念头抛在一边。自从得到情报大明即将展开锦州解围行动,水师将会朔小凌河而上的情报之后,他就和左右文武筹划如何对付这支舰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支舰队在大海上大清自然是没有办法,可是现在居然敢开到这小凌河里来,可不是找死吗?

小凌河南岸的双门山上,豪格也同样注视着河面上的明军战舰,不禁心生畏意。昨日的紫荆山和富锦山的战斗,他是全程看在眼里的,明军战舰旺盛的火力是他生平仅见,有这样一支舰队横在小凌河里,大清这场仗能打赢吗?

不管豪格怎么想,明军仍旧坚定的按照作战计划行动。福建水师驶近锦州城南的河道,这里距离城墙最近处一百丈,直面小凌河的是永安门,东面的则是广顺门,这两面城墙因为靠近小凌河,东虏并未诸军,只是因为河对岸驻扎着东虏,所以城内明军也无法跟外界通消息。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几乎已经是一年时间,锦州守军被东虏围困,全无救援,也无补给,就连音讯都断了,城内也已经断粮数十天之久,就连在城内开荒种出来的粮食,还没有到收割的时节已经被明军上下挖来吃掉了,却也犹然不够,不得不将耕作的牛也杀了吃掉。总算好在是夏季,无论是天上的飞雀还是河里的鱼,亦或者是树上的果子树叶,总能搞到点儿东西来充饥。再要是拖延下去,恐怕连树叶都要吃光了。

自昨日起听到了城东面传来的隆隆炮声,城内就满怀期待救兵的到来,而今日见到数十艘的明军舰船驶来,顿时欢声雷动。随即数艘水师舰船靠泊码头,数名明军拥簇着一个军官来到永安门外,却正是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溥。城楼上的则是他的堂弟祖泽远,见到一直在京师的祖泽溥随水师到来,自然是放下了所有的疑虑,确认城下的水师就是大明派来的援军,顿时激动的泪如雨下,赶紧下了城楼,一把抱住了祖泽溥,感谢他率军来救。

祖泽溥任职锦衣卫指挥,本身并无任何军功,全是因为祖大寿的军功才得以任职锦衣卫指挥,常驻京师,也算得上是一个人质。此刻闻言颇有些脸红,连忙说道:“三弟差矣,此番乃是军机处总理兼兵部尚书刘大人,亲自部署辽东、北洋、直隶和勇卫营所部,一起来救锦州。这水师乃是北洋所属的福建水师部队,带队的乃是福建水师副将郑将军,陆路来援的则是北洋督标营,还有正面征虏大将军孙传庭孙大人亲率辽东军、直隶军和勇卫营来援。为兄不过是传个信而已!”

祖泽远心里大为意动,却没想到自己被围不过一年时间,朝廷里已经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原本还是北洋辽东督师的刘重元,已经进位为兵部尚书,还有那军机处总理不知是何官职。而原本应当在大牢里的孙传庭,居然一跃做上了征虏大将军!这让祖泽远颇有些沧海桑田之感。

现在也不是叙旧的时候。停靠的舰船越来越多,若是按照刘重元原本的计划,锦州城内守军只需立即出城,在水师炮火的掩护下上船,然后撤走就完成了撤离任务。可是现在因为皇帝的诏令,必须要继续坚守锦州。而坚守锦州的第一要务就是向城内输送粮食。

一艘艘的运输船靠岸,船上的水兵将一袋袋的粮食卸在码头上,祖泽远赶紧组织城内守军出城门向城内运粮。这些都是从金州运送来的高粱和番薯,部分则是从天津起运的江南稻米,高粱和番薯便于储存。目下锦州城内守军只有六千多人,分为两个步兵营,每天需要一百五十石粮食。刘重元的指令是运送足够守军再吃八个月的粮食,总计需要四万石。若到时候还不能解围,就在组织一次输送。

若是陆地运输,四万石粮食需要数千辆大车来运送,需要的拉车牲畜、民夫以及护送兵力都是明军承担不起的。可是现在福建水师的赶缯船一艘就能运送1500石,二三十艘就足够完成运送任务。

永安门和广顺门外,完全处在锦州城上大小火炮的射程之外,因此一向没有东虏活动,过往守军都是在这里耕种。此番有水师数十艘战舰保护,数百门火炮与城头构成了交叉火力网,更不敢有东虏过来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将一袋袋的粮食运进城内,过去近一年的辛苦围困付诸

东流。

在水师忙着卸载粮食的同时,督标营主力也离开紫荆山,贴着小凌河河岸向东进军,避开了城东的东虏大营,然后进抵锦州城下,进入城东面的外城。

崇祯初年,为了安置投降的蒙古部落,祖大寿在袁崇焕的命令下在锦州东城墙外修筑了外城,利用原有东城墙为一面城墙。安置的蒙古部落随即成为辽东军最主要的骑兵来援,编成了降夷左右营,是为辽东军最精锐的部队,屡立战功。

去年刘重元组织第一次解围时,与祖大寿商量,考虑到锦州很有可能再次被东虏包围,将降夷左右营这支精锐的骑兵力量留在锦州城内,一来是浪费降夷左右营的突击野战能力,骑兵天然就应该机动;二来骑兵的消耗五六倍于步兵,将骑兵留在城内,只会是城内的粮食消耗速度大大加快,这在准备长期对抗的战略下,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缺陷。

因此,第一次解围之后,祖大寿将降夷左右营及家属上万人迁移到宁远及中后所一带安置。留下祖泽远率七千多步兵继续坚守锦州城。而果不其然,随后东虏很快重整旗鼓,豪格率四万大军重新将锦州包围,直至今日。

督标营上万精锐兵马进入外城,彻底让锦州守军放下心来,祖老将军没有放弃我们,朝廷没有放弃我们!锦州城内顿时陷入欢庆的海洋,已经被围近一年,几乎是陷入绝望的锦州守军等来了援军,等来了粮食,等来了解围的希望,官兵将吏立即狂呼狂笑,庆贺着劫后余生。

一直到入夜时分,粮食仍旧没有卸载完毕,全靠人力,一袋袋的粮食从船上卸到码头,在运进城内,只能靠人力肩挑手提。水师也毫无顾忌的点起火把和篝火,准备彻夜工作,尽早卸完这些粮食。殊不知就在上游,东虏正在行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