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31章:说服

“哈哈哈”刘重元笑着拿下脸上的书,起身对蒋德憬施礼然后笑道:“中葆兄此时心乱的很呐!”

蒋德憬苦笑,“京师被兵,国家即将大乱,外又有强敌环伺,愚兄我怎么能静心的下来啊!倒是子乔兄你,已是满朝瞩目的焦点,居然还有闲心思在这里读书,正是让愚兄佩服的紧啊!不过,你马上就就闲适不起来了!”

于是蒋德璟将超会上谢昇提议的,请他刘重元去上朝咨询以善后之策的事情一说,刘重元笑了笑问道:“皇帝答应了?”

蒋德璟点点头,若是没答应他也不会来啊。

刘重元起身让柳如是伺候自己换上官袍。蒋德璟甚是诧异,原本以为刘重元会加以推脱呢,没想到居然一叫就走,这不符合常理啊!于是好奇的问道:“子乔兄于善后事宜有何看法?莫非心中已有定计?”

刘重元笑笑说道:“那日在诏狱之中,我就告诉你了我想怎样做,你难道不记得了吗?”

两人出门坐轿赶到宫中已是未时末了,内阁、军机等诸位大臣从前朝稍事休息,听到皇帝传召又赶到平台见面。刘重元走进殿中,虽然不过十余天的时间,却已经是物是人非,恍若换了人间。

神色平静的向皇帝行礼如仪,皇帝看着面前刘重元深沉似海的样子,神情复杂,在满是恨是意的基础上居然生出了一丝惧意,恨不得立即就叫锦衣卫将他当堂打死。不过很快就想到就在宫门外的督标营,又不由得强行按下了这个疯狂的念头,强作镇定的说道:“平身!”

“谢皇上!”刘重元起身,从容的站在范复粹的前面,列在众臣之首。

“总理,昨夜京师动乱,督标营进城,今日城中兵戈四起,刚刚早晨,督标营于宫门前列阵阻挡众臣上朝,殊不成体统,总理兼任兵部尚书,又是督标营的创建者,当有良策安抚将士、勒令归营,还京师秩序啊!”在皇帝的示意下,曹化淳站出来对刘重元说道。

刘重元闻言,看了一眼沉默的朝臣,又看了一眼沉默但是灼灼的看着自己的皇帝,沉声说道:“安抚将士、勒令归营,很是简单,学生手持诏令入一趟督标营军营即可。可是督标营心中有冤屈、有怨气、有心结,期盼着皇上能为他们做主,能为他们化解。今日皇上不发一言就让他们回营,继续去往前线对抗东虏,他日再有一丝风吹草动恐怕又将引发兵变。今日他们尚且能够止步于皇宫之外,他日焉知他们会做出何等事?届时恐怕连臣都无法可施!”

皇帝冷笑反问道:“有何冤屈?有何怨气?有何心结?”

“督标营自成立以来,秉承忠君爱国之道,投笔从戎保家卫国,一次次奋战在对抗东虏的最前线,奋勇杀贼屡立战功,之前更是取得盖州阵斩敌酋黄台吉,数千督标营将士埋尸边疆,对大明的忠贞可昭日月。可是盖州大捷的赏赐尚未发下,战死将士的英灵尚未远去,受伤将士也尚未归队,朝中居然有奸吝诬陷他们谋逆,而皇上居然就相信了。督标营冤不冤屈?有没有冤屈?有没有怨气?”

“这个?”皇帝哑口无言,督标营近两年取得的战绩,可以说让过去二十多年,不,甚至过去两百年明军的所有战绩黯淡无光。这两年皇帝所有的愉悦都是督标营在战场上争取来的,可是自己居然活生生的将其逼反,皇帝心里不后悔是假的,可是要让他承认那也是万万不能的。于是辩解道:“进谗者高起潜已经被打入诏狱,交司礼监定罪,定然会给督标营一个交代。况且即便是有冤屈,也当正常向朕申诉,何惧朕不能为他们主持公道,为何要叛出京师以致京师被兵?”

刘重元放肆的冷笑一声,“当日他们若不是逃出京师,早已是几句尸体,何能为向皇上你伸冤?”

“你,你放肆!”见刘重元居然敢顶撞自己,皇帝顿时气的脸色发青。

眼见两人越说越僵,无论是蒋德璟还是范复粹等大臣都大惊失色,生恐皇帝一声令下,命令锦衣卫又将刘重元送入诏狱。蒋德璟连忙出列劝说道:“皇上,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安抚督标营啊!”

皇帝颓然的坐下,是啊,现如今督标营都已经兵临宫门外了,还去追究那一夜应不应该叛出京师有何意义呢!

蒋德璟又对刘重元说道:“总理以为目下,当如何化解督标营的冤屈,抚平督标营的怨气,解开督标营的心结呢?”

刘重元点点头说道:“刚才说的是督标营的冤屈和怨气,他们的心结则在于害怕,害怕皇上记恨于他们兵谏,所以希望要一个保证,保证不会之后受到打击报复。前日督标营尚未进城,提出了三个条件。我以为其核心要义仍旧是他们的冤屈、怨气和心结。以学生所见,这三个条件并不过分,陛下若真的痛定思痛,希望能够整顿朝纲重新开始,就应该答应!”

原以为听从谢昇等诸大臣的建议召来刘重元能够顺利的解决问题,可没想到,不,早就应该想到刘重元跟督标营是一伙儿的,说不定这些条件就是刘重元拟定的,只是借督标营的口说出来而已。“不,朕绝不答应!”皇帝腾的站起来,声嘶力竭的对刘重元喊道,又对殿下喊道:“锦衣卫何在!将…”

吓得无论是蒋德璟还是曹化淳都大惊失色,纷纷出列劝说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将皇帝下半句话给堵了回去,这要是在大殿之上将刘重元下狱甚至是击杀,那宫门外的督标营那就真的直接杀进城来了。

皇帝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顿时又觉得憋屈,又一次生出了令他无比痛恨的无力感,于是一摆袖子,气冲冲的走进了后殿。

刘重元叹口气,对蒋德憬、范复粹、范景文等大臣们说道:“忠言逆耳,学生已为皇上所恶,说什么皇上都是听不进去的,诸位大人还是要多劝劝皇上呐,忍一时之气,安抚督标营,化解当下的紧张局面,朝廷才能恢复正常啊!”

一众大臣面面相觑,范景文最是刚直,想了想没有忍住说道:“总理,安抚督标营之事当行,然则这三个条件实在是太过离谱了,于皇上逼迫太甚啊!你看看能不能稍稍转圜一二,既能安抚了督标营,又照顾到皇上、朝廷的脸面啊!”

“糊涂啊,你们!”一众大臣们面面相觑。刘重元顿了顿,左右看看,太监们都跟着皇帝去了后殿,此刻殿中都是文官们,于是小声说道:“远的不说,就说崇祯年间,太监张彝宪总理户部工部,勒令所有户部、工部官员跪拜于他,成不成体统?照顾到了我等的脸面了吗?宣府镇守太监王坤弹劾巡抚马士英成功,又弹劾时任首辅周延儒,朝廷的脸面顾忌到了吗?那高起潜总监辽东军多年,辽东文武官员俱为其义子义孙又是哪门子的体统?”

“太监祸国殃民这么多年,做了多少恶事,违了多少纲纪,如今有机会彻底铲除太监干政,厂卫横行的基础,还管什么脸面体统?”

范景文气愤的说道:“即便是要铲除太监干政、厂卫横行,我等也应该向皇上谏言,而不是以兵谏逼迫皇上下决定,这就是欺君!非臣子之道!”

“呵呵,范大人说的好!只是皇帝若是肯听谏言,国事何至于颓丧若此?他若是肯听忠言,何至于有今日之祸?我等士大夫文死谏自然是臣子本分,然则若君王不纳谏,国事仍旧一步步的错下去,我等就眼睁睁的看着吗?待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在说一句:我已尽了臣子本分,皇上不听,如之奈何?”

“你!”范景文无言以对,但还是强争道:“无论如何也不能逼迫皇上,此乃欺君!”

“总理,即便是答应这一条件,那罪己诏和京师诸军,岂能答应啊!”次辅谢昇拉住还想再辨的范景文,站出来说道。

“若不能京师诸军,督标营岂能安心?岂能不害怕被秋后算账?更何况,若无督标营驻军京师,皇上今日下旨裁撤司礼监、东厂和锦衣卫,明日就能一道圣旨再行恢复,前一个条件答不答应又有何意义?”面对刘重元的疑问,众人也是无言以对。

因为皇帝在这方面确实是朝三暮四。崇祯初年,汲取魏忠贤的教训,皇帝也是杜绝宦官干政,召回了所有在外的镇守太监;可是乙巳之变后,皇帝对文武官员失去信任,大肆任用宦官,而且比起前朝任用宦官的范围之广权利之大犹有过之;崇祯七年,面对文武官员的纷纷反对,皇帝召回了各处的监军太监,可是两年后,因为东虏入寇直薄京师,崇祯又派宦官到北京周边各要害监军或镇守,直接统率各级将领,成了部队的最高指挥。

在任用太监上,皇帝和大臣们经过了激烈的较量,皇帝要大用宦官,大臣们群起反对,皇帝坚决要用,出手严惩带头反对的大臣,强行重用宦官。而且宦官大都贪腐横行、任意恣睢,常常与地方官员发生冲突,而大部分时候皇帝都是支持太监,以致太监们更加横行无忌,而文武大臣,要么就被革职赶回家甚至下狱治罪,要么干脆自己心灰意冷告老还乡,要么干脆屈服于太监,成为他们的义子义孙,寡廉鲜耻、助纣为虐。

眼见刘重元带头站出来,誓要将太监势力连根拔起,即便是忠直如范景文者,也大体是支持的。他们突然发现,督标营的这次所谓的叛乱,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件大大的好事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