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37章:筑城构想

既然决定要尽快赶回辽东,以离开京师这个是非的漩涡,祖大乐觉得临走之前一定还是要去见一见刘重元。尽管那曹化淳说的在是天花乱坠,说的再有说服力,祖大乐都能明白一个道理,未来几年时间里,大明真正的主宰者将是刘重元。

出来宫门,祖大乐和祖泽远干脆拐向东城去往刘府,走到府门前果然还是车水马龙,经过这两天的事情,文武百官更加看出来了刘重元的实力、隐忍和智慧,更加认定他就是左右朝局之人,更多地官员赶来参见趋之若鹜。刘重元也不好太过拂了众人的美意,只得抽出时间来一一接见。

见到祖大乐前来,拥堵在大门口的官员们更是交头接耳起来。之前祖大寿拒绝了皇帝的征调入关勤王,百官就觉得祖家已经倒向了刘重元这一边,而有大明最强大的辽东军支持,刘重元的实力将彻底的凌驾于皇帝之上。

刘全将祖家叔侄引入刘重元书房,但见刘重元穿着一身箭衣正在整理桌上的一堆兵器,见到祖家叔侄进来,爽朗的笑道:“两位祖将军,可是来的有些迟了!不过,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正好来看看我的武器,你们是这方面的行家,定然可以教我。”

“末将祖大乐、乐祖泽远交过总理!”虽然刘重元很是热情,但是祖家叔侄还是恭敬的行礼如仪。然后才走到巨大的桌案边,看着上面堆放的琳琅满目的武器。

“这是左良玉送给我的一把弓,听说是朝鲜王室耗时三年制作的御用弓,发力很猛,出箭速度极快而且出力均匀,射出去的箭准确度相当的高。这两年我每天都会练习射箭,从两年前每天只能射十箭,到现在一口气可以射出去六十支箭。”

听了刘重元的介绍,祖大乐很是有兴趣的拿起这张弓,握持点的漆已经被磨平了,显示这张弓被使用的很是频繁,再稍稍拉动弓弦,果然不是一般的文官用弓,约莫有九斗之力,不由更是啧啧称奇,原本以为刘重元是儒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现在看来他跟卢阎王一样,也是能亲自上阵砍人的猛将啊!

“这一把是皇上御赐的云芝格七星精钢剑,看起来古拙宽大精美又威武,但其实笨重不灵便,我一般只用来舞剑强身之时用一用,平日里很少佩戴。”

“我平日里带的最多的是这两把手铳,乃是好几年前一个西班牙传教士送给我的,燧石打火,不需要火绳了,在北洋的督标营骑营已经全部换装了这种自发手铳,每骑配两到三支,完全能够压制东虏的齐射,于野战争雄大有用处。此番北洋军能够取得盖州大捷这自发手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祖泽远顿时兴致盎然,目光炯炯的盯着火铳看。刘重元笑着干脆将火铳拿起递给祖泽远,笑着说道:“辽东军一向甲骑冠绝大明,与东虏精骑想比也不逊色,若是也大规模装备这种手铳,定然是如虎添翼。”

祖大乐听刘重元如此说,顿生钦佩之心。与皇帝斗法的如此关键时刻,刘重元心里居然还想着的是辽东战事,想的是扫灭东虏。于是不由恭敬的说道:“我辽东军上下无不感奋于盖州大捷,随时等候总理的军令,奋勇向前进剿东虏!”

“好!”刘重元高兴的拍了拍祖大乐的肩膀,高兴地说道:“辽东军上下个个都与东虏有血海深仇,无不盼望着杀回老家去为父母兄弟报仇;这东虏欠下的血债也该到了偿还的时候了。两位将军回去,就跟祖伯爷说,无需顾虑朝中局势,也无需多想其他,集中精力专心练好兵马,准备进攻东虏。”

“是,但凭总理吩咐!”祖家叔侄起身唱喏道。

“你们来看。”刘重元拉着两人走到书房墙上的地图前,指着辽东一地说道:“东虏遭受盖州惨败之后元气大伤,缩回辽沈之间,听说豪格已经登基,不过称号改回了大汗,不在称皇帝。我以为当此之时,应该乘他病要他命,我明军也不能干坐着,还得继续向前进攻,进一步逼迫东虏才是。”

祖大乐和祖泽远面面相觑,不过只是来与刘重元告个别辞行回辽东,怎么就谈到下一步的辽东战局上去了?心里面惊讶,但是嘴上唱喏道:“请总理吩咐!”

“你们看这儿怎么样?”刘重元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问道。祖家叔侄一看,这里正是锦州与盖州之间,辽河入海口处,右距盖州不过百里,左距锦州亦不过两百多里,若是走海上恐怕更近。

自刘重元执掌北洋、辽东军之后,几次大的战略进攻都是依靠海上对辽东辽南沿岸的目标发动战略突袭,充分发扬明军的水师优势,对东虏的薄弱之处发动打击,有利之时进攻,靠近海岸也便于海上补给;不利的时候就很干脆的撤退,水师大船一次就能将陆军全部撤走,优势的东虏亦只能望洋兴叹。

对此种战略进攻方式,不仅东虏反复进行研究却找不到破解的办法,祖家将也常常讨论,均认为在之前明军野战不低东虏的情况下,这样频频的发动突击,是消耗东虏实力的最好战略。其实之前明军不是没有发起过战略进攻,崇祯三年,在取得关内四城之战的胜利之后,辽东明军在督师孙承宗的率领下发动战略进攻,修筑在锦州以东三十余里的大凌河城,以便且筑且前,将战线向前推,利用东虏不善攻城的弱点,不断地向前筑坚城凭大炮,一步步的压缩东虏的战略空间,直到将东虏绞死。

可惜战略构想虽好,却不知东虏在黄台吉的领导下有了新的战略打法。东虏围了大凌河城却不攻,只待城内明军粮食吃完自己饿死,而为了救援大凌河城,辽东军被迫出动主力前来大凌河城解围,却不想在长山遭遇东虏主力,激战之后全军覆没。随即大凌河城内粮食耗尽,主将祖大寿杀何可纲率军投降东虏。自此战之后,明军再未发动过战略进攻,直到刘重元的出现。

“总理的意思是,在辽河口筑城,吸引东虏来攻?将战线前推?”祖大乐越想越觉得这是一步好棋,又是熟悉的配方,利用优势的水师在河口位置登陆,东虏进攻则必须要强攻坚城,这在过去二十年里已经被无数次证明是极难以成功的;东虏若是像锦州一样围而不攻也不行,因为这里靠海,有海上补给根本就围不死,如此对峙下去,被拖垮的只会是东虏。

“不错,我想辽东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在这里筑城,进则成为今后进攻辽沈的前进基地,守则成为掩护锦州和盖州的第一道防线。”刘重元也有些兴奋的说道。这是他在诏狱之中穷极无聊思考出来的战略方案。“现在海上已经封冻,待明年三四月间海上解封,北洋军从盖州出发,辽东军从锦州出发,汇聚于这里,掩护团练和卫所兵筑城。东虏来攻城就守城,凭坚城挫伤东虏锐气,若东虏不来,则我军逐步操练兵马,屯种粮草,万事具备之后,汇聚大军沿着辽河向北进攻辽阳和沈阳,以水师沿辽河运送粮草补给。如此水陆并进,压迫东虏于辽沈之间决战,一举收复辽东。”

“总理果然是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策以末将之间可行性极大,若辽东军和北洋军奋勇作战,我军取胜当无问题。”

“好,你回去之后且与祖伯好好商讨一下,做好出战的准备,详细的计划和行动的命令,待京师局势安定下来,就会陆续下发的。”刘重元接着说道。

祖大乐微微一愣,已经聊了半个多时辰,这才是刘重元第一次说起京师局势的,随即点头领命。刘重元又留下两人一起吃饭,席间刘重元说道:“东虏乃是我大明两百年来最凶险的敌人,若能剿灭东虏,我定然要上奏朝廷大肆封赏有功的将士,军官嘛至少也要封十个八个的爵位才是;至于官兵,十余万得胜之师,犒赏银子至少得数百万两,朝廷拿出来恐怕有困难,最好的办法是将东虏侵占的辽东田地分配给有功将士以为犒赏。”

听了这些具体的进攻战略,听了这些战后的安排构想,祖大乐和祖泽远热血沸腾,他们丝毫不在怀疑,在刘重元的主持下,定然能够战胜东虏收复辽东,收复辽东人的家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