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59章:黄尼麓

“叔父,这信上究竟写的是什么?”刘冲终究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刘重元看了看他,挥挥手示意所有的守兵都出去,偌大的大厅里面除了捆倒在地的徐彪,只剩下叔侄两人,刘重元这才重新拿出怀里的血书递给刘冲。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近者权臣重元,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阴养私军,陈兵宫门,滥杀亲军,遣散近侍,无法无天。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社稷将倾也。卿乃国之功臣,朕所倚赖,可念太祖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怆惶破指,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令有负!崇祯十四年腊月诏。”

虽然有所预料,但是刘冲也没有想到,居然真的是皇帝下达的剪除叔父的诏书,顿时急道:“叔父,既然如此,你为何还放了新乐侯兄弟?现在咱们人赃俱获,正可以此来…”

“来怎么样?去问罪于皇帝?”刘重元冷哼一声,说道:“当年曹操破获了衣带诏,杀了董承、种辑、王子服等人,甚至连伏皇后、董妃都被杀了,可是曹操也拿汉献帝没有办法,反而因为汉献帝相继失去了一妃一皇后,曹操很就将自己三个女儿一次都嫁给汉献帝为皇后皇妃。为董卓所立为天下所轻的汉献帝,曹操尚且没有办法;御极十四年操弄天下的当今皇帝,你叔父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可是,可是…”刘冲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刘重元何尝不生气,但是有话这么说的: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当今皇帝御极十四年,大明朝野上下都认定了他这个皇帝,即便是有用人不当、宠幸宦官、猜忌暴虐,但是他也有勤政爱民的名声,仍然是全天下认可的皇帝。

“那至少也可以拿下新乐侯兄弟,他们乃是皇上的帮凶,咱们已经剪除了太监和锦衣卫,若是在剪除皇帝的几个亲信,他也就成了孤家寡人,再也无可奈何了!”刘冲仍旧愤愤不平的说道。

刘重元仍旧摇摇头,“以何等罪名拿下新乐侯兄弟?说他为皇上偷偷传递密旨?”新乐侯乃是侯爵,国家贵戚,非寻常之人可比,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拿下呢,必然要经过刑部、都察院等三法司会审,才能定罪。这是刘重元拿来限制皇帝的框,现在这个框也限制住了自己。“算了,皇帝心里愤懑不满我也是早有预料的,所以你一报告我就大致猜到了是怎么回事儿了,咱们以后小心就是了。”

说完,刘重元长叹一口气仰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跪坐在那里的徐彪,玩味的说道:“你叫什么名字?身手很不错嘛?胆子也很大,事到如今居然还能如此的镇定!不错不错!”

徐彪恨恨地剐了一眼刘重元,终于开口说道:“我也没有想到,你一介文臣,居然能有如此身手,你使的是什么招式,似乎是蒙古摔跤?”

刘重元一笑,转而对刘冲说道:“大盈,今天叔叔再教你一个道理,那就是永远不要让人知道你的底牌。就像今日,若是你叔父我平日里四处向人炫耀自己的功夫,那今日这位壮士肯定会加倍的小心,不会让我一招得手。”

“是,侄儿定当谨记叔父的教诲!”刘冲躬身行礼道。

徐彪闻言一叹,说道:“刘重元,你记好了,今日想要杀你的乃是京师黄尼麓,只为你擅权揽政、欺凌皇上,为天地不容。想要杀你乃是我一人之决定,与新乐侯和左都督无关。”

“黄尼麓!”刘重元提笔写下,然后拿到黄尼麓面前确认,点点头说道:“崇祯十四年腊月二十五日,京师壮士黄尼麓,不忿总理欺君罔上,悍然行专诸要离之举,可惜功败垂成为刘冲所杀。这段话将会记录在史书之上,孰对孰错,就留给后人评说吧!”

说完刘重元就拢好披风准备回家了。走到堂中,或许是知道死期将至,黄尼麓疯狂的挣扎起来,大声喊道:“刘重元,奸贼,你乃是篡权的曹操,你定然会遗臭万年的,你有何资格在这里说孰对孰错?”

“啪”的一声,刘冲狠狠的一脚踢在黄尼麓的脸上,顿时踢出了两颗门牙。

刘重元停下脚步,说道:“哼,你一无知村夫懂得什么,不过是痴读了几本书而已,还不是刘文炳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汉献帝若非遇到曹操,不过是被李傕郭汜等凉州军阀欺凌玩弄的小儿罢了;当今皇帝若非遇到我刘重元,也定将被闯贼被东虏逼得国破人亡。”

刘重元出了门,就听到厅内刀锋闪过的声音和黄尼麓的叫骂戛然而止。虽然他嘴上如此的驳斥黄尼麓,但是一介平民,亦能为皇帝而与他拼命,显然皇帝的威信仍然笼罩大明每一个角落,忠君爱国之念仍然在每一个臣民的心中。

吩咐刘冲将黄尼麓的尸体整理好,然后送还给新乐侯府,刘重元就很是疲惫的离开德胜门,轿夫们踏着又开始下下来的雪回家。

轿子晃晃悠悠的前行,刘重元的思绪也始终围绕着今晚之事。显然,刘文耀和黄尼麓是为皇帝送衣带诏的,而目的不出所料的话应该就是宣大总督卢象升。目下大明上下领兵的将帅之中,孙传庭作为大将军统领辽东军和北洋军正面对抗东虏,可是辽东军实际是掌控在祖大寿手中,北洋军则实际掌控在尤世威等将领手中,孙传庭即便真相领军回师京城勤王,能够带得动恐怕也只有一万勇卫营了。

更何况皇帝对孙传庭的印象并不好,孙传庭之所以能够从诏狱之中出来又一路升到征虏大将军,全靠刘重元的一次次推荐,恐怕在皇帝的心目中,孙传庭是妥妥的刘重元一党。

除此之外,就只有驻军河套的宣大总督卢象升所部了。宣大军虽然实力不如北洋军和辽东军,但也有数万之众,与多尔衮所部连番鏖战,战力相当强悍。而且卢象升乃是皇帝叠加提拔,从五省剿贼总理到宣大总督,并无刘重元介入的地方,在皇帝看来,卢象升乃是至忠之臣。更何况,之前督标营进军京师之际,卢象升还曾经率军准备回京勤王的,只是后来已然破城,刘重元以皇帝圣旨的名义号令宣大军回镇。这些都足够说明卢象升的忠诚了。

“卢象升!”刘重元念叨着这个名字,之前因为卢象升的勇猛敢战、忠肝义胆,刘重元一直对其很是钦佩,就任兵部尚书之后,对他也是多加支持,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一次次加大对宣大军的支持力度。现在看是不是要换个思路了呢!

说干就干,第二日刘重元就授意兵部,以东虏暂退河套战事稍缓为由,提请朝廷同意宣大总督卢象升回乡丁忧的神情,以全其孝道。原来,崇祯十一年二月十九,卢象升的父亲因适应不了宣大边塞的气候,接连生病,只得从通州运河坐船回江南老家。途中病痛不断,不思饮食,手足时时发麻冰冷,四月间,行至山东济南,一命归天。

卢象升闻讯悲痛欲绝,连上五道奏疏请求奔丧守制。当时皇帝应允,以陈新甲接任,可是陈新甲还没有到任,东虏就大举进犯,皇帝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各镇援兵,仍赐尚方剑,命他移孝作忠,速速率军进京勤王,击退东虏。

之后,朝廷又按照刘重元的方略,以卢象升统领宣大军收复河套,战事一日连着一日,这卢父的丧事也就一直拖了下来,卢象升一直足蹬麻鞋,身披重孝,颇有些不成体统。

因此内阁诸臣接到兵部的奏疏之后虽略有疑虑,但还是通过了。至于继任宣大总督的人选,刘重元认为宣大遮护整个大明的北疆,与东虏正白旗鏖战于漠南,艰苦卓绝,当以善于治兵的能臣接任,继而推荐湖广总督方孔炤调任。方孔炤在湖广已有八年,左剿革左五营,北拒张献忠所部,所立战功颇多,知兵善战,正是接替卢象升的最好人选。

内阁诸臣提不出更好的人选,随即通过了这项动议。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