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60章:人选

让卢象升回家去丁忧三年,可谓是釜底抽薪之策,将深受皇帝信赖的卢象升送回宜兴,新任宣大总督方孔炤,乃是刘重元麾下大将方以智的父亲,这样的关系朝野上下公知,别说方孔炤会不会接受皇帝私下的诏命了,恐怕皇帝都不敢去找方孔炤。

至于方孔炤留下的湖广总督,内阁之中倒是竞争的很是激烈。郑三俊、范景文等人推荐从兵部尚书任上卸职在家的张国维出任,他们都被视为东林一党,同属这一党的还有蒋德璟。说是说东林党,但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的东林党,因为从来都没有一个叫东林党的组织。

没有党的首脑,没有党的章程,没有党的纲领,什么都没有。什么人算东林党,什么人不算东林党,也没有确凿的判断标准。某些人成为东林党,因为阉党或其他人的定性;也有些人成为东林党,是来自个人的自我标榜。因此,所谓的东林党人,只是相似志向和道德标准的松散联盟,他们既没有统一行动的组织能力,也没有约束内部同志的纪律和纲领,因此皇帝当时心心念念的担忧毫无必要。

虽然如此,但是在志向和道德上有着相似追求的士大夫天然的就会抱团,尤其是在人事方面更是如此。张国维就深得郑三俊和范景文等人的推崇,就连蒋德璟跟张国维的关系也很好,认为他在江南任上,兴修水利,抚民宽厚,深得民心,更兼廉洁清正,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干部,如果就因为与刘重元的些许龌龊而就这样埋没,实在是可惜。

面对内阁中这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刘重元也不得有所考虑。原本他是认为湖广地处南北之中,紧邻着闯贼横行的河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安排一位知兵善战的督臣前往坐镇。张国维理政安民自然是没话说的,但是那毕竟是在安定的江南,换到四战之地的湖广,第一要务就是要能领军北御闯军,若是让闯军突破了襄阳或者义阳三关进入湖广,那闯军可就是龙入大海虎奔高山再也不可制了。其向南可以进入湖南纵横整个西南,向西可以进入四川搅的刚刚安定下来的四川不得安生,若是向东那更不得了了,沿江而下的闯军将直接威胁大明的粮仓兼钱袋子江南地区。

所以,湖广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还有,湖广乃是刘重元和羽林军第一镇将士们的家乡,湖广总督若是个不对付的,在黄州麻城做些手脚,搜集刘重元、羽林军将士们的黑材料,也能让刘重元很是麻烦。基于这些考虑,刘重元是希望提名一个关系密切一些又能领兵打仗的人担任湖广总督。

可是这年头,大明到处都缺能领兵打仗的帅臣,辽东需要,河南需要,陕西需要,宣大需要,哪哪儿都需要,而跟刘重元关系亲近友善的那就更少了,毕竟他为官也不过十余年,哪里就有那么深厚的关系网?夹袋里面统共也就那么几个人,哪里还能变得出来呢!想来想去也就是一个最近投靠过来的马士英堪称能够胜任。

马士英乃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跟袁崇焕、陈子壮以及前任首辅薛国观、范复粹是为同年,历任户部主事、郎中、知府、巡抚,在宣府巡抚任上因为挪用公款进贡给朝中大臣而被太监王坤告发,论罪遣戍。一直到崇祯十三年,周延儒在张溥和阮大铖等人使力推动下复相,为了酬谢阮大铖,才提拔他的好友马士英担任凤阳总督。可是随着周延儒的下台,他这个总督之位又岌岌可危了,于是通过张溥的关系靠向了刘重元。

刘重元思虑一番之后,还是觉得马士英也不见得比张国维更可靠,倒犯不着为了他而得罪了郑三俊等一干阁臣,于是最终还是同意了张国维接任湖广总督。不过他也提出,张国维毕竟于兵事一道并不精通,那就必须配一个能征善战的湖广总兵才行。对此,阁臣们都无异议,此乃兵部就能决定的事项,报备内阁即刻。

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刘重元终于体会到了,尽管担任内阁总理执掌大权,不再像之前那样始终受到皇帝的束缚和猜疑,能够放开手脚的施展才干,但是站到最高峰的位置之后,却也成了所有人的标靶,原先他是朝野上下尊重的抵御东虏帅才,可是现在担任总理之后,他就成了欺凌皇帝的权臣,朝野上下为之恻目。迫使他不得不想尽办法巩固权利、扩张权利,决不能失败。

内阁会议结束,一众阁臣纷纷离开返回衙门,再过几天就是正旦大典的日子,光禄寺和礼部都是忙得跳脚,要布置宫里庆典的宫殿,要采买大量的物资,还要准备文武百官的酒菜,还要准备宴会上的歌舞。以前,这些自然有内廷抓总,好坏都是皇帝身边的奴才,即便是有什么差池也不过是一顿板子的事儿而已。可是现在内阁做主,以光禄寺统管内廷,若是这头一次的大典没有办好出了纰漏,那光禄寺定然是朝野批判的靶子,内阁也会跟着吃挂落。因此,这几天内阁会议商讨的重点也都是正旦大典的筹备,一定要展现出新的风貌。

蒋德璟落在了最后,看所有人都走出去了之后他又回到殿内,坐在刘重元身边关切的问道:“听说子乔兄昨夜遇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蒋德璟也是今天早上听到了刘重元的通报才知晓,可是也很是疑惑,区区一个平民黄尼麓,即便是武艺再高强,又如何能突破重重警卫杀到刘重元的身边呢?又见今日刘重元一直颇为萎靡沮丧,于是特意留下来关切询问。

刘重元看着一脸真诚关切的蒋德璟,微微叹口气,从怀里掏出了血写的诏书递给蒋德璟,示意他自己看。

刚一展开诏书,蒋德璟就惊骇莫名,他作为皇帝的日讲官如何不认识皇帝的字迹,再一看诏书的内容,先是大惊失色然后也是微微叹息。皇帝秉性刚强,能有此反应也算是在意料之中,能够忍到现在恐怕也是看到朝野局面渐渐趋于稳定而有些绝望吧。“这是下达给何人的旨意?又为何会落到子乔兄手里?”

“昨夜,新乐侯之弟左都督刘文耀佩戴着藏有这封诏书的衣带,与黄尼麓一起出城时,被刘冲截获,随后新乐侯亲自前去德胜门要人,我只好前去应付,没想到那黄尼麓居然武功了得,暴起发难想要刺杀于我,幸亏我平日里还练练拳脚有些身手,躲过了那黄尼麓的挟制,倒并无什么大碍。”刘重元幽幽的说着昨夜的事情,微微摇头又接过蒋德璟手里的血诏书,重新叠好放回怀里。

“中葆兄,那黄尼麓骂我是奸臣是曹操,你说我是吗?事到如今我又该如何做?”刘重元颇为悲愤的说道:“要不咱们重新还政于皇上,自缚双手任由皇帝治罪,咱们就是忠臣了?”

蒋德璟也颇有些沉重,坐在椅子上摇头说道:“如此那就是愚忠了!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咱们虽为臣子,但也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以百姓为重,而君上次之;皇上虽为君父,亦当虚心纳谏、克己复礼。咱们现在做的事,正是在践行这一准则。咱们切不可因为少数顽固不化之人,而葬送了我大明复兴的大业啊!”

刘重元点点头,叹口气说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纵然这些人乃是少数,但亦是一股庞大的力量,一人一句也能骂死咱们了。而且关键是宫里面那位,他要是一直视我们为雠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