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82章:军阵2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从任职兵部的第一天起,刘重元就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操练出一支装备火枪为主的大军。即使再不了解战术、装备的发展趋势,也知道火枪兵才是后世唯一的兵种啊!

这么些年虽然没有机会领兵打仗,不断地学习和琢磨,刘重元也算是琢磨出点儿门道来了。过往总说火枪能够取代弓弩,是因为训练火枪手简单,练个几个月就行,一个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练上几个月的火枪就能将从小苦练武艺骑射的骑士打下马,那大家还不赶紧多多操练火枪啊!

有没有这方面的因素?当然是有的,但是不是主要原因?刘重元又觉得不是。

说一个农民练上几个月的火枪就能将武艺高强的骑士打下马,这话对不对?也对,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弓弩也能一箭入魂啊,为什么就被火枪取代了?

说火枪训练简单,弓弩训练复杂的,恐怕从来没有玩过火枪,也没有玩过弓弩。目下的火枪还是火绳枪,而且还是前装的,发射药、弹丸需要分开装填,每次射击有十七个步骤,有一个步骤错了就有可能炸膛炸瞎自己的眼睛。

就算是聪明如刘重元,也是跟着老兵训练了好几个月,才算是能够熟练的射击。而那些木讷的农民,要记住十七个步骤,一步都不能错,而且还是在激烈的战场上,想想都很困难。

而相比之下,弓弩就简单多了,拉弓搭箭,瞄准目标,射出去不就行了,只要练习一下姿势,练一下发力,也并不需要多久的练习。虽然要精准射击很难,即使天赋再好,也要练习个十年八年的,但是战场上,对于一个普通弓箭手,从来也不需要精准射击。

而且,弓箭难以命中,火枪就精准吗?开玩笑的,即使到了十九世纪,火枪仍然没法子准确射击。

所以,实际说起来,火枪对弓弩,其实优势并不多,反而是劣势一大把,刚才说火枪手训练比起弓弩麻烦的多。还有,火枪的投射频率比起弓弩差远了,火枪射击十七个步骤,即使在熟练的火枪手,一分钟最多也就一发,而稍微训练有素一点儿的弓箭手,平均射速五到六发每分钟,突击射速甚至更快。

事实上也是如此,大明其实早就引进了鸟铳、鲁密铳等先进火绳枪,但是却从未成为明军的主流,明军主力尤其是精锐骑兵,仍然是以弓弩为主。面对东虏的骑兵突击,射击慢吞吞的火枪怎么对付的了!

那火枪最终怎么取代弓弩的呢?事实上刘重元了解到,欧洲这个时候的各国陆军,火绳枪已经全面取代了弓弩。

那为什么呢?因为火枪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而弓弩不具备。穿甲

没错,就是穿甲。

自古以来,甚至一直到后世,甲与弹之争一直没有停歇过。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各国军人穿着甲胄走上战场,甲胄材料也从皮甲、铜甲、铁甲一直进化到锻钢甲,防御能力也越来越强悍,别说防弓弩射击,就算是刀枪剑戟也有很好的防御作用。

史书上,勇悍大将纵马冲阵,在百万军中杀个三进三出,身上挂满了箭矢依然能够坚持战斗;岳飞麾下猛将杨再兴在小汤河之战中,三百骑遭遇金军主力,寡不敌众,中箭无数而死,后来金军得到他的尸体,焚烧之后,共得到箭镞竟有两升之多,这至少是中了数十上百箭啊!

这一方面说明杨再兴的悍勇无匹,另一方面也说明弓弩面对甲胄尤其是坚甲的无奈。

弓弩无用,火枪就没有这个问题,火枪巨大的发射能量集中在一颗小小的弹丸上,相比弓弩数倍的出膛速度带来了极高的穿甲能力。弓弩抵近射击都无法穿透的铁甲,面对火绳枪,尤其是重型火绳枪,百步之外就能被穿透。

欧洲各国陆军,正是看到弓弩面对骑士全身板甲的无奈,所以才大规模普及火绳枪,而正是因为火绳枪的大规模普及,所以过去数百年穿着华丽板甲的骑士阶层逐渐消失在了战场。

在大明也同样如此,火铳的大量装备,让之前装备的山文铠、罩甲等精良铁甲再无用武之地,取而代之的是轻便又对火器有一定防御的棉甲。而之后,东虏在面对明军火器、弓弩间杂的防御,强悍的巴牙喇兵突击时干脆穿上三层甲,棉甲是一定要穿得,里面穿一层锁子甲,外面再套一层铁甲。

大明之前的主要敌人是劫掠如风的蒙古骑兵,所以以弓弩求射速,以小规模精骑对蒙古骑兵,那是没问题的。可是面对身披重甲结阵而战,步骑兼备,披甲率甚至超过百分之百,明军原有的战术当然是不行的,弓弩当然是无用的,必须大规模装备火绳枪,尤其是重型火绳枪,因为只有重型火绳枪才能破甲。

这些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不是对兵器、战术、战史有着深刻掌握的人是总结不出来的。

听了刘重元这番道理,一众士子们茅塞顿开。

“军阵、战术是什么?就是要想办法发扬自己的长处,掩盖自己的短处。既然确定要以重型火绳枪为核心,就要围绕重型火绳枪制定出一套阵法和战术,发扬重型火绳枪破甲能力强的有点,遮盖发射速度慢、近战搏杀能力弱、雨雪天气没法使用等等缺点。”

天已经很晚了,听到不远处大运河上值船更夫的打更声,刘重元最后总结道:“今天也不早了,大家回去睡觉,顺便想想配合重型火绳枪的阵法,明天一早校场,我再讲解新军阵。”

回到营房,众士子们自然睡不着觉,三三两两的讨论刚才刘重元所讲的。说起来这些时日,教导一营隔绝在军营,生活、训练和学习在一起,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虽然还有江南、河南等地域之分,虽然还有文武之分,但是都是年轻人,而且都能读书识字,慢慢的隔阂也就淡了,在经历了巨鹿之战洗礼之后,多了一层袍泽之谊,关系更见亲近。

第二日一早,教导一营就结成方阵在校场等候刘重元。看到士子们整齐的队形、昂扬的士气,刘重元甚是满意。不远处,尚且稚嫩的教导二营也在赵石的带领下进行队列训练,但是不时有目光投过来。

“部堂大人,北洋军教导一营正在训练,应到544人,实到544人,请部堂大人训示!”今日的值星官李信跑步过来,立正,向高坐马上的刘重元行军礼,然后请示道。

这一套当然是刘重元教给韩破虏、赵石等人的,完美的传授到了教导营,看起来还像模像样。

由于最近是按照《西洋军阵兵书》操练西洋火枪横队战术,所以,此刻校场上,教导一营544名官兵全都装备鲁密铳,每一个什一名什长九名士兵排成三乘三的小方阵,什长站在身后督战同时准备补缺。

战时,五十多个什将会分成两排三乘三的小方阵,也就是说在战场上火枪兵排成六排,正面宽度为九十人左右,按照两人之间左右间隔五尺来算,正面宽度四十五丈。

此刻,接受刘重元训话,自然不能排这么开,教导一营排出了一个15乘30的方阵,正面宽度只有十五丈。

刘重元回礼,然后下令左边的什全部更换长枪。

教导营之前也练习传统鸳鸯阵,长枪自然也是装备过的,很快,教导一营一半的官兵全部换成长枪。

然后,按照刘重元的亲自部署,270名火枪兵先是组成前排14个后排13个什方阵的横队展开,剩下270名长枪兵则组成正面27列,纵深10行的方阵。火枪兵方阵部署在枪兵方阵前面展开,演示遇敌正面火枪射击的方阵战术。在战时,当然不会只有这一个方阵上战场,届时将会有数个甚至十数个横排展开,构成一道连续的战线,方阵之间左右相接,相互掩护。

刘重元将其命名为却敌阵。战时,火枪兵队列在前,在鼓点声中,火枪兵一边向前一边射击,长枪兵方阵在后掩护跟进,直到进入肉搏距离,长枪兵越过火枪兵,杀入敌阵夺取胜利。

待官兵们稍稍熟悉了这一套方阵之后,刘重元又重新变阵,命令火枪兵方阵分散成四个小的火枪方阵,每个由五到六个什方阵组成,分别部署在长枪方阵的四个角上。同时,长枪方阵也进行变阵,变成行列一样的正方形方阵,同时四个面各自朝向外,绵密的长枪也朝向外,让长枪方阵变得像是刺猬一样。

此阵被命名为防御阵,这是模拟,敌军强力冲击本方战线,火枪兵无法完全挡住,那么就撤到长枪阵四角寻求长枪兵的掩护,同时在四角对敌军游骑和下马步射的东虏形成火力打击。长枪阵四面向敌,也就不怕东虏惯用的侧面突击和背后卷击战术了。每一个防御阵就是一个移动的堡垒。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