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81章:军阵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明亮的月光下,运河左岸的沙滩上晚风习习颇为凉爽,今晚原本应该是在室内上战术课的,可是闷热的大堂让刘重元改变了主意,带着教导一营到了这河边沙滩上。

照例是众人围坐,刘重元坐在最中间。

“尔等这些日子,学习《纪效新书》和《西洋军阵兵书》两本兵书,可有所得?”今晚作为刘重元回归教导营的第一堂课,一众学子们都兴致高昂。

《纪效新书》是万历朝大将戚继光所书,凝结了他数十年练兵、领军、打仗的宝贵经验。戚继光在大明军界那是鼎鼎威名,军兵们那都是喊他戚爷爷的。戚爷爷当年率领三千戚家军,与数万倭寇大战数十场,获倭寇首级两万,而自损不过两百。

之后调任蓟州总兵,镇守蓟州十余年,压迫的北面蒙古再不敢南下,保证大明北境数十年的安宁,直到崇祯二年的乙巳之变。

而《西洋军阵兵书》则是本朝学者,陕西人王徵所著。王徽是天启二年进士,笃信基督,热衷西学,在同为天主教徒的时任登莱巡抚的孙元化推荐下,曾经担任辽海监军道,协助孙氏在登莱操练西式新军,期间翻译了大量西学著作,尤其是兵法、火器制造等方面。

崇祯五年,孔有德之乱中,孙元化、王徽一起为叛军所掳,因此,孙元化遭弃市,而王徽则充军流放,然后没多久就遇赦回家闲居了。

话说崇祯年间有一群西学党,热衷于传播西洋科学、宗教和文化,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曾任礼部尚书内阁次辅的徐光启了,还有他的学生孙元化等一群人,不过还是声势不大。这说起来,大明这方面还是不错,对异端的文化还是有包容性的,对于西学也并不排斥。

只是随着徐光启病逝,孙元化因罪被赐死,西学党逐渐式微,还是刘重元看到了价值,经常的资助一二,归纳、整理、总结和出版了西学党翻译的西学著作,这才有所遗泽。

这本《西洋军阵兵书》就是如此。王徽获罪后后意兴阑珊,在家里写书为业,刘重元救不了孙元化,稍稍照顾一下,就帮着出版了这本兵书。这本书刘重元也拜读了好几遍,在他看来虽然对于西洋军阵的了解也是个半吊子,连猜带蒙的,但是作为入门教材还是可以的。

担任五省剿贼总理后,刘重元还特意去信邀请王徽出山,帮助自己筹建兵工厂,在他的反复劝说下,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的王徽不畏艰险,从陕西赶到了临清。刘重元已经请旨任命他为东江兵备道、兵工厂监督,负责筹建兵工厂工作。

这两本书是刘重元临进京前布置给诸位士子的自学教材,士子们自然是倒背如流,但是此刻听到刘重元要考校,也不禁紧张起来。

一众士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光聚集在方以智身上,他也当仁不让,站起来施礼说道:“老师,学生们这些时日都在刻苦学习,要不然学生先讲两句抛砖引玉,再请老师指教。”

“学生等以往学习兵书战策,大都都只是写些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类的大道理,但是对于怎么选兵练兵,怎么治军,怎么派兵布阵那是一概不讲的。而《纪效新书》和《西洋军阵兵书》两本书,都是从细微处着手,从每一个士兵的选拔、操练、生活、兵械讲起,到什五小阵的配合,最后到一营的军阵对战,可以说无所不包无所不述,学生等只要学好了这两本书,在应用到实践中去,定然能训练出一支强军。”

方以智侃侃而谈,显然是下了功夫的,他本就博学多闻,很早之前就看过《纪效新书》,但之前只是当做闲书看,还觉得这戚少保怎么这么啰嗦,好歹也是领军数万的总兵官,居然还要关心士兵弓箭怎么施放,马匹怎么选育,兵刃怎么制造这些个小事儿。

在他看来,大将应该考虑的是战略大计,是攻是守?是战是走?后勤如何维持?军心如何鼓动?这才是大将应该干的事情啊!所以,过往关心兵事的他读的最多的是《孙子兵法》、《武经七书》之类的。

直到进入教导营,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角色参与教导营的组建,从一盘散沙到编制有序,每日都在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成长,每天操心的都是饭能不能吃饱、觉能不能睡好、训练任务能不能达到这些问题,方以智才明白《纪效新书》这一类务实的兵书有多么的可贵。

又相继考察了其他十余名士子对于两本兵书的学习程度,刘重元满意的点点头,看起来这些士子是肯用功的。

“看起来这些时日你们也是下了功夫的”刘重元先表扬了一番,然后继续说道:“以我的建军理念,兵贵精而不贵多。而精兵着,则是从每一个兵、到什五、再到队和营,一级一级都能练好,才能支撑起一直强悍的大军。所以我的想法是,从细微处着手,先练将、选将在练兵。尔等学好了之后,在散入军中为队官、为哨官,再以学到的领兵练兵之法,教导麾下的士卒,如此你们每学成一人,就能练出百人千人之军,等你们全部学成,就可以练出五万人的大军,届时,东虏何愁不灭,大明何愁不兴?”

一众士子们听得热血沸腾,他们毕竟不是普通的士卒,那都是有学识、有热血、有理想的年轻人,要不然也不会投笔从戎千里迢迢赶来了,此刻听到刘重元的畅想,顿时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学成兵法,然后操练出一支大军,杀奔辽东灭了东虏。

热血激昂、豪言壮语之中,还是李大开冷静下来,毕竟他是前年的武进士,已经授职浙江把总,因为想要建功立业,所以弃职前来投奔,有了一年的官场经验,要老成不少,当即问道:

“老师,我们教导营也该操练军阵了,可是戚少保所倡导的鸳鸯阵和车阵,而《西洋军阵兵书》说的是火枪横队齐射,这几种军阵,在老师看来孰优孰劣呢?我们接下来应该以哪种军阵来操练呢?”

众人立即安静下来,一起看着刘重元。

“尔等是作为将种在培养,所以凡事必须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任何阵法、战术,尤其是历史上风靡一时的战术战法,那都必须放在那个时代,去分析其优点、劣势和局限,以及所需要的条件。如此才能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战术、阵法。”

见说的众人若有所思,刘重元不由考校的问道:“尔等且说说,戚少保为何在南方平倭用鸳鸯阵,而在北方镇守蓟州则用车营呢?”

李大开毕竟在军中待过,很快的想到答案说道:“学生明白了,戚少保在南方的主要敌人是倭寇,南方浙江和福建山多水多,不利于大兵团列阵,而有利于倭寇擅长的小股突袭,再加上单兵武艺高强,我明军列大阵不便,而单对单又不敌,戚少保因地制宜推出以什为单位的鸳鸯阵,长枪、刀盾、火器、弓箭和盾牌兵相互配合,攻守均衡,对付小股的倭寇十分有效,在加上戚家军骁勇善战,所以才能百战百胜,剿平倭寇!”

方以智也反应过来,继续说道:“而等戚少保调任蓟州总兵,对付的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蒙古骑兵,在开阔的京畿平原上,列阵冲锋的蒙古骑兵很容易就能冲开我明军的防线,单个鸳鸯阵也无法抵挡蒙古骑兵的冲击,所以戚少保才放弃鸳鸯阵,升级、强化我明军传统的车营,以战车为营阻挡蒙古骑兵的冲击,再以战车上的火炮对蒙古骑兵施以远程打击。”

李信自然也不甘落后,总结道:“如今我军的敌人是东虏,东虏的骑兵集团冲击和重步兵强攻更加强于蒙古军,我军恐怕只能以车阵才能抵挡住东虏的进攻,就像是巨鹿之战中尤总兵防御漳河一样。”

巨鹿之战中,李信作为亲兵,往来于战场之上,亲眼目睹了左良玉军歼灭岳托,尤氏兄弟率领的阻援大军于漳河阻挡杜度,对于东虏的战术战法有了直观的认识。

立即就有士子反驳道:“不对,车营只能防御不能进攻,只能像只乌龟一样,坐等东虏进攻才能予以杀伤。我大明这二十年对阵东虏,总是以车营应对东虏的进攻,往往是负多胜少,我北洋军肩负着战略进攻东虏的重任,岂能以乌龟阵进攻?”

其他的士子们也是踊跃发言,辩论哪种军阵战法更好。好在学习过纪律,即便是辩论也是有序有礼,没有像过往士子那样,一辩论就成了吵架,进而转化成人身攻击,到最后,所吵的事情已经离题万里了。

轻松的看着这些士子们的争吵辩论,不时的点评两句让辩论回到正轨,而且不会变歪。刘重元就像是回到了大学时的辩论大赛。

良久之后,见诸人已经进入了死胡同了,刘重元这才轻轻咳嗽一声,众人立即安静下来,炯炯有神的看着他们尊敬的老师。

“防守是无法打败东虏的,我们必须进攻!”刘重元第一句话就定下了基调。

“可是怎样的军阵才能即扛得住东虏骑兵冲锋、重步兵陷阵,同时又能立即转换成进攻队列呢?”

“老师是说西洋火枪横队?”李信想起漳河阻击时,刘重元特别的关注东虏天佑兵的进攻,突然反应过来。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