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97章:登州军务

手机直接访问:m.54kanshu.com

明军能够掌握北洋海域的制海权。即使是最低谷的时期,也从未让东虏染指过,这是刘重元眼中大明的一大军事优势。虽然这项优势暂时也只有刘重元能够看得到,毕竟这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

有时候刘重元会觉得很奇怪,大明上下那么多的精英怎么就看不出来制海权的价值呢?就像嘉靖年间,倭寇频频犯境,南至广东北至山东的万里海岸线,都成为倭寇侵袭的突破点,打的明军防不胜防,再加上东南上百年的和平岁月,让该地明军军备废弛严重缺乏战斗力,被倭寇一打就穿,最严重的时候53个倭寇居然狂飙数百里一路打到南京城下,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之后大明在胡宗宪、谭纶、俞大猷和戚继光等督抚将领的正确指挥下,逐渐剿平了沿海的倭寇,终于清绝了倭寇之患,但是也耗费了数十年之久,死伤十分的惨重。刘重元就一直很纳闷,即便是倭寇战斗力强,那也只是陆上战力,海上倭寇仍然是小船为主,明军为何不发展海军,在海上截击倭寇呢?

一方面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水上作战,从来都是大船吃小船,倭寇战力再怎么强横,面对战船上的绝对劣势,也是无能为力的。另外,以水师主动截击,也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倭寇,而不至于万里海防处处设防了。

搞不明白,当时大明上下都是怎么想的。回到现在,过往的明军并没有发挥出拥有制海权的优势,只是当水师来联络山东和东江镇,为其输送给养。东虏也没有认识到拥有制海权的重要性,崇祯六年孔有德和尚可喜相继投降东虏,也为东虏带去了大批的战船和水兵。

崇祯十年,东虏彻底降服朝鲜,又收降了朝鲜水师,同年,东虏利用朝鲜水师和孔有德、尚可喜的水师,登上了皮岛,消灭了东江镇最后的力量。

不过之后,东虏也没有继续维持水师力量,孔有德、尚可喜以及新投降的沈志祥所部,都被安置到辽东腹地,以火炮火枪兵主力用来轰击明军,水师战船都被弃之不用。本来虚弱不堪的登莱水师营继续占据北洋海面的制海权。

虽然刘重元分析,东虏有自己的考虑,八旗毕竟人丁稀少,合族上下男丁也不过六七万人,集中兵力于沈阳一带尚且能够与明辽东军争雄,要再分出兵力于海上,必然分兵则弱,说到底,东虏毕竟只是个小邦。

但是,换在刘重元的思路,东虏黄台吉显然是看不到制海权所带来的巨大战略机动性。早在崇祯六年,东虏就攻占了旅顺杀东江总兵黄龙。旅顺南控登莱,西指天津,向东则威胁皮岛,是为北洋海上的腹心所在。东虏若是以旅顺为基地大练海军,在天津登陆,可以直接威胁北京,而且不同于崇祯十一年绕道蒙古进攻京畿,从海上进军,东虏可以有安全的后勤补给线。那还需要死磕关宁锦防线啊!

即便是进攻京师有危险,从海上登陆山海关,一把掐住辽东军的咽喉,也是战略决胜的大战略。

亦或者海上进攻山东,与从蒙古绕路进入大明境内的远征军会师,总之,怎么打怎么有。可是长于陆上野战骑兵冲突的东虏,显然是认识不到海上的巨大价值的。

当然以上想法,刘重元都只是默默地藏在心里。现在既然东虏看不到制海权的重要性,看不到制海权的巨大战略价值,那就由刘重元来教他们吧,要以痛彻心肺的暴击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

刘重元心里默默地思索这些,便没有在细问东江一带东虏军情,而只是关心水师营舰船状况,水兵士气、补给和装备情况。又命令海防道茅元仪督率民工即刻修复、扩建登州船厂,加紧打造军舰和渔船。

登州本不是大明传统的造船基地,山东开发较早、耕地重多,连带的森林也就稀少了,缺乏造船用的大批木材,目下大明的造船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尤其是广东和福建两省。不过刘重元管不了那么多了,北洋现在急需战船,急需运输船,急需渔船,反正就是缺船,战船、运输船和渔船当下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

海防道全称是山东按察使司巡察海道副使,属于大明道台的一种,主要执掌是督察海防,监督沿海文武官员,管理水陆官兵粮饷。从职权上来说,可以说得上的小号的巡抚,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设置登莱巡抚之前,驻在登州的海防道就是执掌登莱水陆军务的。

大明虽说与宋朝一样,同样是文官领兵,但是汲取宋朝的教训,也有一些改进。宋朝通常由朝廷直接派出朝中高级文官外出为一路帅臣,也不管这些人几乎没有接触过军务;而明朝不同,在外出担任督抚之前,通常有过担任兵备道的历练。

兵备道是大明在边疆及各省要冲地区设置的整饬兵备的按察司分道,通常由按察司的副使或佥事充任,主要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相当于小一号的巡抚,可以指挥辖境内军队剿匪并维持治安。

在兵备道上干得好,表现出领军作战的能力,通常就会被提升为巡抚,负责一个作战地域,然后才能被提升为总督,负责一个战略方向。巡抚和兵备道通常都是总督的直接下属和得力干将。像杨嗣昌、袁崇焕以及卢象升等都曾经担任过兵备道。像刘重元这样没有担任过的反而在少数。

正是由于兵备道任职上的历练,所以大明的督抚相对来说都具备一定的军事能力,有的甚至还相当不错。

茅元仪闻令施施然出列领命。这位茅元仪茅大人成名甚早,天启元年,忧愤于辽东屡战屡败、东虏猖獗偌斯,年仅27岁的书生茅元仪刻苦钻研历代兵法理论,将多年搜集的战具、器械资料,治国平天下的方略,辑成《武备志》刻印出版,立即名动朝野,随后以知兵之名被任命为赞画,随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辽东,研究敌情、出谋划策、筹集粮饷,功劳颇多。至崇祯二年,随孙承宗起起伏伏于宦海,屡立战功升为副总兵,不过之后,因为得罪了权臣梁廷栋,再加上袁崇焕之罪,茅元仪也被解职遣戍漳浦。

刘重元钦慕其文武双全、智勇兼备,而且在辽东多年熟悉东虏内情,所以在任北洋总督后,就写信给杨嗣昌,替茅元仪求情,同时推荐他任职海防道。虽然由于时间关系,还没有与茅元仪深谈过,但是刘重元看的出来此人胸中自有沟壑。

登州左右卫均是来自豫西山区的团练武装,这里本就山多地少,地瘠民贫,又是陕北流寇东出中原的必经之地,屡遭流寇和官军的劫掠,当地的老百姓也都在士绅豪族的领导下结寨自保,大都介于民和匪之间。

原本以为流寇大体被剿灭,能够过上安生日子,谁知道又碰上大旱灾,简直就是不让人活下去啊!因此,在了解到北洋总督有重新吸收卫所兵的政策之后,秉承着活下去的想法,豫西地区团练山寨武装纷纷请求划入团练,以求得官府的粮食补助。也是考虑到这一带穷山恶水出强军的情况,刘重元应允从豫西招收一个卫的兵力,而其中招收最多的就是毛兵。

所谓毛兵就是毛葫芦兵,出身豫西山区的山民勇猛彪悍,自元末就是强军的代表,之后大明四方边境有事,都会临时从豫西招募毛兵作战,屡立战功。因为出自山民,所以毛兵长于山地作战,而短语平原野战争雄,所以在西南剿灭奢安之乱中立下不少功劳,而在对抗蒙古和东虏的战事中难有建树。

考虑到辽南山地颇多,官军多有不适应,刘重元特意将这些征调来的豫西毛兵安置在登州,以为预备队,准备在第二阶段投入辽南战场。要让马儿跑当然要让马儿吃饱,在听闻两卫的两位指挥使田虎和任继荣说着两卫官兵的艰苦,两卫抵达登州没有多久,拨下的番薯种子才刚刚播种下去,几乎毫无收获,而兵备道衙门拨来的军粮仅够每兵每日七两粗粮,吃完立即躺地上都顶不住饿,别说还要种田,还要训练了。

对此,刘重元非常重视,立即责问兵备道,要求其至少要保证每兵每日有一斤半粮食下肚。两位指挥使立即感激涕零。

不同于其他明军,登州左右卫的各千户百户往往都是来自同一个山寨同一个团练,打断骨头连着筋,上至军官下至小兵,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其他明军军官喝兵血不管官兵死活,两位的军官们是做不到的,真要这样做是要被兄弟子侄亲戚们戳脊梁骨的,眼见兄弟们终于能够吃饱饭,田虎和任继荣怎么不欣喜若狂呢!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54看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