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96章:登州军务

手机直接访问:m.54kanshu.com

被贬斥在江西的黄道周也发文应和刘重元的演讲,认为刘重元所说正是体现了士大夫忠君爱国的思想,同时也是部分肯定了杨嗣昌、刘重元等一干实务派的巨大贡献。之前由于杨嗣昌夺情任职、主张暂时与满清议和集中兵力先剿灭流寇、继续加税以编练新军等政治主张,黄道周都大不以为然。

在黄道周看来,杨嗣昌不为父亲守孝是为不孝,一个不孝的人如何能够指望为国尽忠?至于什么跟满清议和集中兵力剿灭流寇,那更是无稽之谈,是为无能找的借口,是宋高宗绍兴和议的再版。而继续加税更是让黄道周深恶痛绝,他一向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认为流寇四起就是因为频频加税造成的。

正是因为这些巨大分歧,黄道周屡屡弹劾杨嗣昌,最激烈的崇祯十年,就在御前,黄道周与皇帝辩论,痛陈不可用杨嗣昌的理由,引起皇帝大怒,将其贬斥到江西。

连带着,对杨嗣昌的部属刘重元等人,黄道周也没有什么好感,就曾当众斥责刘重元学识不足,让他下不来台。

不过,这一年来刘重元先是就任五省剿贼总理,擒获张献忠、逼降罗汝才,收降李万庆,之后更是在巨鹿大败东虏,擒获东虏巨酋岳托,创造了大明百年未有之巨大胜利;之后,转任北洋总督,主持抗旱救灾工作卓有成有,活人无数。黄道周等一干清流也对他的巨大努力和出色政绩刮目相看。

此番,刘重元的演讲稿流传到江西,黄道周也对杨嗣昌、刘重元等一干实干派有了重新的认识,也对自己过往一些偏见有了悔意。在江西居住这段时间,黄道周也在研究兵事,专门编纂了一部《广名将传》,选录了从吕尚、孙武、孙膑一直到岳飞、戚继光等历代名将一百七十余人,述其生平事迹,评其功过得失,并加韵文断赞。就是为了时刻准备着领兵匡扶大明做准备,但是与刘重元直接召士大夫入营训练想必,就太过儿戏也太过纸上谈兵了。

在江南,复社也连续举行大会,讨论刘重元的主张。所谓复社,原名应社,也就是科举应试小组之意,后改名为复社,意为科举重考小组,从最初的文学科举相互学习的小组,到后来发展成指斥朝政。十余年间,复社已经吸引了数千名年轻士子声势遍及海内。他们大都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人生,并实际地参加政治斗争。

复社是一股巨大的舆论势力,但要说能有多大的政治能量倒也不见得,毕竟都只是些未曾做官的年轻学子而已。在兵部任职时,刘重元就曾经多次参与复社的活动,并与其领袖张溥、张采等多有来往,复社重要成员陈子龙、方以智都是刘重元的重要干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很深。

前次苏州钞关一事,摄于刘重元的巨大威望和军功,同时在方以智等人的转圜下,复社并没有给刘重元设置什么障碍,但是终归双方的关系恶化了不少,被杀的一家还是复社的正式成员呢。

此番刘重元的演讲内容传播到江南,立即引起了复社年轻士子们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些话太对他们的胃口了。年轻士子本就热血爱国,忧愤国事,只是尚没有科场得名,报国无门,所以只能打打嘴炮而已。听了刘重元的演讲,我辈读书人当挺身而出,顿时纷纷叫好。

文官、士绅们对这件事情议论纷纷,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在讨论,讨论士大夫对大明的责任,对这个时代的责任。

杨嗣昌、张溥等政治敏感之人,逐渐往深了想,隐约的感觉到这是对皇帝一元政治的一种挑战,是在冲击大明当下的天子独治的政治生态,目标是宋朝时期“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盛况。想想都令人兴奋。

刘重元自然不知道这些,在教导一营毕业典礼之后,先是送走了王氏和两个孩子继续南下,然后他就带着赵石、李信和李大开率领的督标营将士,以及逐渐庞大的北洋总督府幕僚们,离开临清向东经过济南,于7月20日抵达登州。

登州作为大明北方的海防要点,向北通过海路联通辽东、朝鲜乃至是日本,在明初一直是大明与辽东交通最方便的通道,也是朝鲜和日本进贡使团登陆的地方,所以其建设一直备受重视。

早在洪武年间,朝廷就将元代的登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原本一里见方的小城,扩建为周九里、高三丈五尺、厚两丈,外皆包砖石。同时在城北临海之处,扩建原本的刀鱼水寨为水城,海船可直接从城内走水门入海。

崇祯六年,被明军围困于登州的孔有德叛军就是通过水门逃入大海,北投东虏,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抵达登州第二日,刘重元就击鼓升帐,大会诸将。

登州原有登莱巡抚衙门,后来在刘重元和杨嗣昌的建议下裁撤。刘重元就将衙门旧地稍加修葺作为北洋总督衙门。在总督衙门右侧宽大的校场中央,飘扬着一面巨大的刘字大纛旗,海风猎猎,旗帜飞扬,看起来如同海上张帆,乘风破浪在前行。一众将领从校场经过,看到大纛旗,无不觉凛然。

此时聚集在登州的明军战兵已经达到三万多人,包括东江镇五营、登莱水师三营、以及刚刚随刘重元抵达的督标营所部,卫所兵有登州左右卫官兵万余人,都是刚刚从河南迁徙过来的团练,一个个穿得跟叫花子似的,饿的也是面黄肌瘦,暂时起不了大用。主力自然是东江镇五营。

总督大堂,森严寂静,巨大的壁画正是一只下山百户,张牙舞爪气势凛人,其前是一张宽大的花梨木大案,上面摆放着朱红木筒中的令旗令牌令箭,两旁阶下毕恭毕敬侍立的总督府属官和幕僚。堂下左边坐着的是登州知府吴维城、海防道、辽海监军道等一众文官,右边坐着的依次是东江镇总兵官李国英,东江团练总兵卢光祖、山东团练总兵官金声桓,登莱水师营副将刘国能,以及一干副将十余人,都是甲胄鲜明威风凛凛。

“咚咚咚”三声鼓响,就有承启官高喊:“总督大人到!”堂下一众文武官员纷纷起身,就见刘重元穿着一身红色官服,从屏风后转出来,身后跟着的是中军副将、督标营坐营官赵石挎刀护卫。在之后是捧着总督旗牌和御赐尚方宝剑的亲卫。

刘重元在大案后坐下,一众文武立即跪下磕头施礼,口称:“见过部堂大人!”

“免礼,都坐吧!”刘重元虚抬手臂,让众官员们起身,然后朝一旁负责庶务的林师爷问道:“都到齐了吗?”

林师爷连忙恭敬答道:“启禀部堂大人,部堂大人要求与会的诸位文武官员俱已到齐!”

“好!”刘重元满意的点点头,大略看了看在座的文武官员,然后说道:“本督受皇上和朝廷重托,担任北洋总督,差事主要有两项,其一是监视中原,如有流寇作乱,立即扑杀;其二就是重开东江镇,从东面开辟对东虏的第二战场,与辽东一左一右对东虏展开夹攻。”

这也是公开的秘密了,堂下的文武官员俱都知晓。

“这头一件,本督主要交由河南镇负责,这几个月,河南镇往来奔波,剿灭叛乱二十多起,深得皇上和朝廷的嘉奖,尤总兵还得到了皇上专门圣旨褒奖,提升为右都督,拨发内帑十万两以作赏赐。随着赈灾钱粮的逐步到位,中原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本督就琢磨着要开始第二项差事了,这也就着落在诸位身上了。”

“全凭总督大人吩咐!”一众文武立即一起唱喏道。

“关于重开东江镇一事,本督已是成竹在胸,只要诸位认真执行本督的命令,不打折扣,自然可以击败东虏,光复金复盖海四卫,形成对东虏进攻的右臂,与辽东方面一起掐死东虏,以解大明之困,以抒皇上之忧!届时,本督为诸位请功,皇上和朝廷定然不吝封侯之赏!”

说完这些,刘重元又语气转厉说道:“诸位有曾在我麾下效力过,也有头一次到我麾下听我号令。我丑话讲在前面,本督肩负皇上和朝廷重托,御赐王命旗牌和尚方宝剑,凡违我军令者,轻则以王命旗牌革职待参,重则以尚方宝剑立斩军前,不论文武!希望诸位忠于职守,认真地完成军令,不得有一丝懈怠!”

说完这些之后,刘重元才开始听取一众文武的汇报,基本上是刘重元问部属答,旁边自然有书记官记录。

头一个问的自然是东江镇的状况,五营近两万人实有官兵多少?有多少病号?有骑军多少步军多少?装备状况如何?披甲率有多高?有皮甲、棉甲、铁甲各有多少?有火炮多少位?大将军炮、佛郎机炮各有多少?各营军心士气如何?陕西河南籍官兵能否适应海边气候?可能短时间内出阵远征?

等等等等的问题,即使李国英是个老军务了,也好几次被刘重元问得支支吾吾,只好报个大概的数字。其他将领官员顿时色变,这位总督大人不好伺候啊!

刘重元绕过大案走下堂,扶起跪下请罪的李国英等一干东江镇将领,说道:“东江镇是宁远伯留下的经制之师,是重开东江镇收复金复盖海的主力军,皇上、朝廷和本督都寄予厚望。诸位也要多花些心思,于细微处花功夫,切实的提高东江镇的战斗力。”

几位将领立即跪下保证道:“谨遵部堂大人教诲!”

“本督已经向朝廷申请,又从四处筹集了一批军械、铠甲,就全部调拨给东江镇各营吧!”

然后,刘重元又询问了登莱水师营的状况,战船装备状况,可有破损是否维修等等;以及最近捕鱼量如何?

水师营被刘重元强力整顿,高层将领全部更换,倒是混乱了一阵子,不过在北洋这片水域,东虏几乎没有水师,其他各势力也基本不到这里来,水师营就是无敌的存在,即便是混乱也无伤大碍。而混乱之后,在勤勉的刘国能统领下,水师营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基层官兵的待遇大幅度提高,士气也在慢慢恢复,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捕鱼之余,刘国能也没有忘记水师营的基本职能,按照刘重元的吩咐,多次带船开往东江、旅顺一带侦查敌情,颇有所得,让刘重元甚是满意,对其连连夸奖。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54看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