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05章:海上商路

手机直接访问:m.54kanshu.com

事实上,自从沈廷扬帮助北洋运粮,从而获封官职之后,江南地区富绅大户眼红者不知凡几,很多人有样学样,运送几船粮食送到登州,试图捐输以换取官职,大有买个官做做的意思,对此,刘重元都是来者不拒,往往在山东沿海各地安置以团练水师名头,统归沈廷扬管理,当然既然做了官,虽然是团练,那也得接受北洋的军令,为国家效力。

很多人又受不了军法的约束,干脆带船弃官潜逃,刘重元也不下令追捕,任他们来去。能留下来的逐渐成长,所以沈廷扬麾下的团练水师才能愈发壮大,承担起更多的任务。

当然,随着往来海商的增加,纯粹就是来做生意的人也是不少,毕竟山东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一两四,而江南的粮价在秋收后肯定将会大降;不仅仅是粮食,从福建和广东来的客商,甚至携带了大炮和火铳来买,物美价廉,质量比起朝廷提供的好多了。

刚开始登州各处还如临大敌,后来来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仍然由茅元仪处理,在福建待过数年的他对这一套十分熟稔,与海商讨价还价,卖的贵的不要,卖的质量不行的不要,制式不符合刘重元要求的也不要,毕竟北洋军的莱芜兵工厂产量已经逐渐跟上来了,而且以汤若望为首的技术团队正在开发红夷大炮,对于火器,北洋军并不紧缺,没必要付出太多的代价。

因此刘重元有此一说,还带着一丝质疑问沈廷扬,“莫非是茅道台不能给出合适的价格,所以这位范先生找你帮忙,想让我压着茅大人交易?”

沈廷扬连忙惶恐的跪下,解释道:“末将岂敢,区区交易小事何敢劳烦部堂大人。只是这位范校尉声称有关我军与东虏的军情禀报,所以末将这才斗胆引见。”

刘重元摆摆手,示意范德虎来说,究竟有何军情需要他这个洋鬼子来报告。

“启禀总督大人,我荷兰国听闻大明北方遭受灾害,诚实博爱的商人奥敦科克先生和利威尔先生自发在安南等地采购粮食北上,希望能够解大明的燃眉之急,可是贵国的相关官员,也就是茅大人,居然欺负我们远道而来,特意压低价格,还请总督大人做主。若是不能交易,为了避免大米霉坏,我只能将其送到你的敌人北方蛮子那里,跟他们交易了!”

居然还敢威胁我?刘重元怒极反笑,懒得搭理这个蠢货,就凭他们几艘船,居然还想突破明军水师数百艘船的封锁,去跟东虏交易,简直是不自量力!

果然,听范德虎这样说,一旁的沈廷扬吓坏了,怒声呵斥:“混账,你若是胆敢与东虏交易,我威海团练水师第一个剿灭你!”

眼见一旁的总督卫兵虎视眈眈,手已经握在了刀把上,大有刘重元一声令下就将就地格杀之势,连忙吓得跪倒在地连连请罪。

现在可不是两百年后,洋大人凭借着坚船利炮就能横行海上。目下的西方殖民者虽然对明军同样拥有船坚炮利的优势,但是并没有形成代差,反而在大明的主场作战,大明有着绝对的数量优势,万里远征而来的西洋殖民者,无论是英吉利,西班牙还是荷兰,都无法集结起超越大明海上力量的实力。

就在六年前,荷兰集结数十艘战船,大肆劫掠大明沿海,试图强行大开大明国门自由贸易,结果遭遇以郑芝龙为前锋的大明水师主力,两军展开殊死血战,明军水师战船虽小战斗力弱,但是数量高达数百艘之多,一番血战之下,大败荷兰舰队,从而将荷兰势力驱赶出大明沿海。

今年初,荷兰人卷土重来,朗必即里哥率大型战舰9艘骚扰中国沿海,数次击败明朝水师的小型船队,但最终又被郑芝龙遣人携带盛满火药的竹筒泅水攻击,一连焚毁5艘,朗必即里哥大败而回。

了解这些,刘重元丝毫不为范德虎的虚言恫吓所左右,对他的威胁嗤之以鼻,懒得投入过多的关注。要真敢去跟东虏交易,登莱水师营和威海团练水师分分钟教他做人,北洋正好抢到几船的战利品。

“好了!”刘重元没工夫搭理,当然也不可能真的因为一两句话就给他扣上通东虏的帽子,那以后还能有商人来吗?“我大明有句俗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以后尔等要懂得谨言慎行!”

见刘重元开始端茶送客,范德虎连忙挽留,这才吞吞吐吐的说起了自己此来的真实意图。原来,范德虎作为荷兰巴达维亚总督尼尔斯的特使,专门来拜见刘重元的。

作为在大明少有的同情和支持教会活动的高级官员,刘重元的名声也传到了巴达维亚。正好,荷兰在与郑芝龙的海权战争中落于下风,被迫承认了郑芝龙的东亚海上霸权,荷兰商船来大明做生意也得缴纳每船三千两的保护费,插上郑字旗,这让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大失颜面,又无可奈何。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荷兰一家独大,郑芝龙还对荷兰的进口数量进行严格的限制,每年限定从大明采购丝绸、瓷器和茶叶不过区区数万两,荷兰的贸易收到严重的限制。

因此,荷兰人尤其是巴达维亚的商人们不断的在想办法突破。待看到刘重元在登州招徕商人,尤其是粮商的时候,立即派出一支船队,运上十多万石的粮食前来贸易,顺便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巴达维亚商人们的初步计划是,荷兰商人组织船队为北洋运来粮食以及任何刘重元需要的物资,交易给北洋获得银两,同时刘重元向荷兰商人颁发一张特许贸易证书,同时授予一副北洋军水师的令旗,以免遭郑芝龙的攻击。

荷兰商人拿着特许贸易证书,到江南或者广东,以银两采购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贩运回欧洲贸易。

这个方式有些类似于大明之前实施的开中法。在明初,九边荒芜,朝廷运送粮草困难,所以实施这样一种制度,就是商人向九边运送粮草,从而取得盐引,再到盐场以盐引买到盐,到指定的销售地区贩卖获利。通过这种方式,大明成功的解决了边疆地区驻军的吃穿用所需。

事实上,这个办法也是一个熟谙大明政治的传教士想出来的,虽然巴达维亚商人们不能理解,做生意就做生意,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个弯子呢?但是也不妨碍他们这样理解,要想绕过郑芝龙直接跟大明做生意,就必须在大明找一个比郑芝龙更有实力的人,送上他想要的东西,而这个人就是刘重元。

大致听明白了范德虎的意思,刘重元不禁心里有些叹服,想出这个办法的人,还真是一个大才啊!不是对大明的政治、典章制度有着深刻的了解,是提不出这条建议的。

虽然心里有些心动,但是还是有些顾虑,刘重元让范德虎等人先回去,过两天在行召见会谈。

这件事,刘重元自觉在朝廷上并无问题,朝廷已经诏令解除海禁,山东当然可以跟西洋人自由贸易,再加上荷兰人精心设计的海上开中法,刘重元敢肯定只要他的奏章一上,朝廷定然允准。

唯一让刘重元顾虑的是,荷兰人苦心绕过郑芝龙跟他贸易,郑芝龙能答应吗?

他可不是那些不通世事的文官,对于郑芝龙在海上的势力,他是有着深刻地认识的,连纵横四海的荷兰人都讨不了好,万一郑芝龙届时仍然攻击悬挂了北洋水师战旗的荷兰商船,他该怎么办?他能怎么办?

上告朝廷,请求朝廷处分郑芝龙?撤掉他福建水师副将的职务?能做到估计能做到,但是郑芝龙会在乎吗?

派出北洋所有的水师,和荷兰海军联合打垮郑芝龙?刘重元越琢磨越觉得,这会不会才是荷兰人真正的目的。想到要联合洋鬼子,去打同胞,刘重元就一阵膈应。有时候情势逼到那个份上,也不得不如此,否则何以维护北洋军的尊严呢?

更何况,当下郑芝龙对北洋对刘重元十分尊重,为山东运送粮食的船只从未受到刁难,反而沿途得到护送,郑家也有几支船队来登州交易并送上大礼,与北洋联络卖好。若是因为贪图荷兰人的便宜而得罪了郑芝龙,这不是凭空为北洋水师增加一大敌人吗?

当听到刘重元的这个问题,茅元仪大为惊讶,没想到堂堂北洋总督,大明当下战功第一的帅臣,居然还会在意数千里之外的一个福建水师副将的态度,若是郑芝龙得知,不知道自豪成什么样子。

而茅元仪也真正认识到刘重元的未雨绸缪之道,果然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与这个时代的人不一样,有着后世灵魂的刘重元最大的特质就是发自骨子里的平等思想,即使他已经位高权重处在食物链的次顶端。这种平等不是说废除跪拜之礼、与奴仆称兄道弟这些虚事,而是说他能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看待任何一个人,去理解任何一个人的想法、追求和选择。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总是以自己的三观去看待和要求别人。

就像对待左良玉,其他官员总是头疼左良玉的跋扈和狡黠;但是刘重元理解左良玉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明白他对失去兵马就会被朝廷抛弃的顾虑,每每总是以诚心缓解他的顾虑,以实打实的名利诱使左良玉尽心效力,这才有了巨鹿大捷。

对于郑芝龙同样如此,刘重元绝不会像其他官员那样天真的以为郑芝龙会畏惧于朝廷的降罪,也不会以为郑芝龙会因为自己地位高处一大截而有所畏惧。刘重元明白,他跟郑芝龙是两个维度的人,他在大明地位再高,郑芝龙往海上一跑,他照样无可奈何。

“大人,大人你的顾虑是有道理。但是以下官的观察,郑芝龙是不会轻易叛离大明的,当然也不会轻易地攻击北洋的船只。”感受到刘重元的慎重,茅元仪也是深思熟虑良久,才作答道。

“哦?何处此言?”

“大人有所不知,下官贬居福建数年,深知郑芝龙势力之大,海上船只数以千计,兵丁水手数以万计,实为我大明一大隐患。然则这些年,随着其海上势力的日益稳固,独占与倭国贸易往来,其心渐求安逸,在福建南安耗费巨资修建宅邸,据说堪比王府,豪奢尤过之。其部下将领也纷纷弃舟上岸,大兴土木兴建宅邸,娶妻生子。”

“有家就有了牵挂,在大明能够安稳度日,当然远强过在海上四处漂泊。”刘重元一拍大腿,“我明白了!”

“还有,郑芝龙有长子名郑森,却没有让其学习操舟架船、打枪放炮,而是为他遍访名师,学习经史,去年以14岁的年纪考中了秀才,做了南安县的廪膳生。”

“哦?”刘重元惊讶的笑道:“哈哈哈,海盗倒想让儿子走科举之路?哈哈哈!”

“我明白了,这郑芝龙是有所求,也有远略啊!”刘重元第一时间就想起了《教父》里的麦克,想起了《无间道》里的倪永孝。刀口上混的父亲总是希望儿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希望到儿子那一代能洗白上岸。

“有机会倒想跟这个海上霸主聊一聊!”刘重元又想了想说道:“这样,你给郑芝龙写封信,把这件事提一提,也算是给他一个说法。”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54看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