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65章:锦州城下

与其他关外城池一样,锦州城同样不大,是个不规则的长方向,周长不过五里,高2丈余,西南面倚小凌河呈一条斜线。有城门四座:东宁远,南永安,西广顺,北镇北。在东门宁远门外又在崇祯元年加筑有一座外城。

这座外城也是有来历的,崇祯元年,原本在辽河套地区游牧的喀喇沁部因为饥荒,来到辽东边外请求大明救济,约莫有牧民数万帐之多,时任督师袁崇焕为了防止其投向东虏,于是顶着朝中巨大的压力,坚持发粮救济。同时将上万户蒙古部落安置在锦州周围,从其中抽选能骑善射的精壮,组成了降夷左右营,授以兵甲,成为辽东军的最精锐力量。为了安置降夷左右营及其家属,特意在锦州城东外新修建了一座外城。

五月二十一日一早,被城外此起彼伏的喊杀声惊醒的祖大寿早早地被惊醒,随即有家丁探马来报,是有明军小股部队趁夜突入锦州城下遭遇东虏拦截全军覆没。祖大寿穿好衣甲带着家丁骑马赶到西城门的城楼上,向城外眺望。

到今年,祖大寿已经六十一岁了,这在明虏两军之中,算得上是年纪最大的将领,却依然是大明辽东的定海神针。从崇祯元年被任命为辽东总兵,挂征辽先锋将军印,镇守锦州,从此锦州成为祖大寿的老营,兄弟子侄遍布军中占据要职,就连一个家丁祖宽都已经做到了总兵之职。

祖家在宁锦一带良田千顷,骡马遍地,祖氏兄弟各拥豪华府邸,妻妾成群,僮仆环绕,堆金砌玉,酒绿灯红,过着奢靡豪华的生活。可是祖大寿却全无志得意满之态,只剩浓浓的疲惫和茫然,不知前途命运在何方。

二十年前,在辽东一溃千里的逆境之中,祖大寿被袁崇焕的忠贞热诚报国所激励,认真筑城拼死作战,取得宁远大捷,袁崇焕从宁前道升为辽东巡抚,祖大寿先升副将后为总兵,原本将帅一心上下振奋矢志于五年平辽,可是仅仅第二年乙巳之变改变了这一切。

皇帝当着祖大寿的面令锦衣卫拿下了袁崇焕,辽军又被京师军民诬陷引来了东虏入寇,甚至被京营虐打。饥寒交迫又被污蔑为通敌的辽军喷发出火山般的怒火,一起鼓噪东归辽东,只留下一个惊恐、羞惭和不知所措的皇帝尴尬的面对防御空虚的京师,而从此皇帝与祖大寿之间就有了深深的芥蒂。

这种芥蒂到崇祯三年达到顶峰。这一年,祖大寿等辽军在袁崇焕于狱中手书晓以忠义和老长官孙承宗的苦劝之下,当然最主要的是想要立功以救回袁崇焕。可是当辽军将士浴血奋战击败东虏夺回关内四城,等来的确是袁崇焕被千刀万剐之后传首九边,看着袁崇焕枯瘦的首级,祖大寿、何可纲等一干辽军欲哭无泪、悲愤莫名。

从此之后,祖大寿的心已经死了,再无为皇帝和朝廷效死之心,当然也没有投降东虏的想法。从崇祯三年之后这十年间,祖大寿始终处于一种奇特而有趣的状态。拥强兵于关外与东虏相抗,依然为朝廷效力,大明离不了他,但也管不了他,黄台吉费尽心机屈尊纡贵的多次拉拢都不为所动。祖大寿把长子祖泽溥放在北京以示无有异心;二儿子祖泽洪则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中投降东虏做了汉军八旗的梅勒额真,祖大寿又让自己的夫人住在宁远,以防万一他突然被东虏消灭,全家被一网打尽;他本人坐镇锦州掌握全盘。一家人分居四地,狡兔四窟。

只要大明和东虏还在对抗,他统帅的锦州明军依然强悍,那么这种暧昧的状态就能始终持续下去,他祖大寿始终是大明第一将,是皇帝和黄台吉争相拉拢的目标。可是今年东虏新的动向改变了这一切。

等上西城门,早已经等候在这里的副将也是祖大寿的侄子祖泽远连忙迎上来说道:“刚刚约莫有四十骑杀到河边奋勇杀向锦州,未打旗号,不过东虏出动了上千人拦截,未曾有一人成功。”

祖大寿神色不变的看向河对岸,只见东虏兵丁正在整理地上的明军尸体,看样子像是在剥下明军的衣甲准备再用,不禁骂了一句:“何苦前来送死!”

正准备反身回府,就见河对岸一队东虏骑兵,以绳索牵缚着一个明军将领向锦州城下行来,这将领应该是身中数箭而坠马被俘,在东虏的拉扯下踉踉跄跄的不时摔倒在地,引来东虏的一片嘲笑。

走到城下,隔着护城河,一个东虏军官大笑着朝城上喊道:“城上的明狗听着,宁远的方总督疯了,根本没有援军来救你们了,不想死的赶紧出城投降,就像这个官儿一样,还能活命!”说着一把拉起旁边明军官的头发,然后小声在其耳边说道:“乖乖给老子劝降!”

祖大寿定睛一看,居然是杨振,他为何会率领小队骑兵前来?

被俘的正式杨振,年纪渐长身手差了不少,没躲开东虏的箭矢而中箭落马。看着城头聚集了不少的明军,其中不乏军官,杨振鼓起最后的力气大声喊道:“刘麻城督辽,援军旦夕将…”

一束寒光闪过,杨振的人头落地,那东虏军官还不解恨,一脚将人头踢进护城河,然后将手中刀在杨振衣甲上擦了擦还鞘,朝城上吼了一声:“再不投降,饿也饿死你们!”说罢就上马带着人回营了。

“哎!”祖大寿有些惋惜,杨振的父亲杨国栋与他同为辽军宿将,杨振跟他的子侄辈一样,不想今日却死在自己面前。“去把杨将军的尸首拿回来,好生埋了!”

几个亲兵连忙下城,脱下铠甲之后跳进护城河中,先捞起了杨振的首级送回岸边,正要反身游到对岸去寻杨振尸体,就见护城河中一具尸体动了一下。亲兵久经生死到底胆大,见是明军赶紧游过去一摸鼻息还有气,连忙将其扛起送回岸边,然后再去寻杨振尸体。

被救的正是命大的祖克勇,今晨的战斗中他仗着精湛的骑术躲开了东虏的轮番攻击,又一坚固的甲胄扛住了如雨一般射来的箭矢,虽然被射的像刺猬一样倒进了护城河,却还有一口气在,终于幸运的被救起。

等到他悠悠醒转,已是第二日中午,军医连忙唤人叫来祖大寿等将领,然后端起一碗参汤灌进祖克勇嘴里,顿觉精神了不少。

“总爷!”见到祖大寿等将领进来,已经完全清醒过来的祖克勇连忙要爬起来磕头。祖大寿伸手按住他,然后从怀里掏出令箭,问道:“这是总督府的特别令箭,莫非有何紧急军情,才要让杨振和你强闯锦州吗?”

“不错,总爷!”祖克勇连忙说道:“新来的刘总督想要抢运粮草进锦州,想要总爷届时出城接应,特意让杨副总进城来传令。”杨振曾是副总兵,只是因为不愿曲事高起潜才被降为游击,但祖克勇等人仍视其为副将。

祖克勇是蒙古人,说话说不利索,但祖大寿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关节,连忙问道:“新来的刘总督,可是北洋总督刘重元?”

“是,就是原来做北洋总督的刘总督!说是他一肩挑辽东和北洋两个总督!”

祖大寿顿时心定了不少,刘重元统兵作战,锦州解围指日可待!连忙又问:“总督准备哪天派兵运粮来锦州?”

祖克勇摇摇头,说道:“总督让刘总兵运粮,让吴总兵护送,让两总兵自行选定运粮时间。”想了想,总算是想起来,又补充道:“总督让杨副总告诉总爷,城外响起鼓乐《秦王破阵乐》即为真的王师来援,总爷即可率军出城。”

祖大寿不由气笑了,阶下的几个将领也都跟着大笑起来。“好了,你小子总算是说明白了,好好养伤,伤好了老子赏你做游击!”

祖克勇也跟着笑了笑,顿时又想起来一事连忙说道:“哦还有,总督说,让总爷到时候让三老爷率蒙古兵出城接应,接应完后不再回城,到杏山驻扎,免得在锦州吃粮食。”

祖大寿一愣,略想了想然后一指祖克勇对军医说道:“治好他!”说着就带着一干将领出了房门,向前穿过庭院,就到了大堂之上,原来这就是锦州城内的辽东总兵府。

当先坐在太师椅上,祖大寿有些疲惫的看向自己的堂弟,也就是祖克勇称为三老爷的祖大乐。祖大乐也是一员悍将,大战东虏,内剿流寇,屡建奇功,只是因为是祖大寿的弟弟,被朝廷压制,所以仍旧只是个副将。

祖大乐见问,一摆手说道:“这刘麻城是有两把刷子,一眼就看出了锦州的问题所在,军马众多而粮食不足,所以一出手就是补上粮食撤出兵马。锦州城小,依我看最多万余人就够了,我带着降夷左右营在杏山驻扎,正好发挥骑兵机动优势,省的被困在锦州成里施展不开。”

“这我当然知道!”祖大寿笑了笑,说道:“这刘麻城是个妙人啊,生恐我舍不得降夷左右营,所以特意选你为将,以释我的疑心。”

笑容敛去,祖大寿微叹一口气,继续说道:“这刘麻城不是方一藻,其善于治军,也善于打仗,将数万投降之流寇打造成一支强军,屡屡打败东虏,有他来辽东,我们祖家也不知会落到什么地步。”

“怎么?他刘麻城还想对我们祖家下手?”祖大乐惊问道。

祖大寿摇摇头,“他,我想当不会对付我祖家,可是也不会再那么需要祖家!辽东不需要我们祖家了,皇上恐怕…”

祖大乐、祖泽远等几名将领很快就明白了祖大寿的意思,只是因为需要祖大寿统帅的辽东军在锦州抵御东虏,所以皇帝才一再的优容于他,暂时放下了崇祯二年京师城下率辽军哗变东归的怨恨;明知祖大寿在大凌河之败后出降故作不知,之后数年间不断对其加官进爵;甚至之后三次诏令祖大寿进京陛见,祖大寿一概不去,害怕像袁崇焕一样被突然拿下。

狡兔死走狗烹,更何况是一只令人讨厌的狗,当刘重元能够解了辽东之围,全面掌握辽东局势之后,可以想见,有刘重元顶在辽东,皇帝定然也就不需要然后不想要祖大寿了。

想不清理还乱,祖大寿摇摇脑袋不再想这些,下令道:“且看吧,当下还是赶走东虏要紧。大乐、泽远,你们赶紧下去整军备战,尤其是战马要喂好,随时准备出城接应。”

一众将领纷纷俯首听令。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