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75章:重议2

“啪!”皇帝看了刘重元的奏折,狠狠的拍在御案上,脸色阴沉的可怕。如果说黄道周只是惹得皇帝生气的话,那么袁崇焕之案就是皇帝的逆鳞,信重的督臣居然上书要求为袁崇焕平反,这是要干什么,这是要干什么?

杨嗣昌一看就知道是因为袁崇焕的事情,不禁暗暗在心里埋怨,这子乔为什么要捅这个马蜂窝呢。皇帝的个性他不是不清楚,最是要强好面子,是死不认错的个性。当年袁崇焕真的罪大恶极?皇帝真的认为他罪无可赦吗?不是的,当然不是的?

皇帝并不是一时冲动要处死袁崇焕。崇祯二年乙巳之变,虽然果断的拿下袁崇焕投入诏狱,但是真正送上刑场活剐已经是第二年的八月十六日,距离逮捕下狱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之久,当日冲动的认为袁崇焕同东虏有所密谋什么的早就该真相大白了。而事实上,最终给袁崇焕的定罪也是这么六条:付托不效,专恃欺瞒;市米资盗;谋款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兴遣散;敌军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并没有什么投靠东虏之类的。

说袁崇焕私通后金,这来自于黄台吉看《三国演义》使出来的蒋干盗书,这样幼稚的话连居然还有人信。从万历末年东虏造反开始,从未有过主动投降东虏的文官,更不用督抚一级的文官。老迈昏聩者有之,愚蠢不知军略者有之,贪赃枉法贪墨军饷者有之,但是毫无底线、放下天朝上国士大夫的尊严去给蛮夷做奴才,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之后也不会有。

其实无论是杨嗣昌还是刘重元都明白,当一开始乙巳之变中皇帝武断的拿下袁崇焕是为冲动,因为当时局势波谲云诡,被袁崇焕保证五年平定的东虏居然千山潜越直抵京师城下;拥兵十一万辽东军的袁崇焕只带两万来京师勤王;袁崇焕自信能够守住蓟州阻挡东虏,所以让其他援军守御其他方向,结果东虏居然冒险的绕过蓟州直抵京师。

这一切的一切,再加上那幼稚可笑的太监蒋干盗书反间计,让皇帝的疑虑达到了顶峰,所以鲁莽的将袁崇焕拿下投入诏狱。当时即未跟阁老尚书们商量,也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的情况下,自觉英明神武的皇帝,睿智果敢的将东虏的奸细,将袁崇焕拿下投入诏狱,拯救了国家。

如果事情仅仅到此,那么过一段时间随着案情渐渐查明,袁崇焕被救出诏狱是很有可能的,可是随后发生的几件事情让他坠入了深渊。

首当其冲的就是辽东军哗变东归。袁崇焕被逮拿的第三日,敬爱的督师被逮拿让辽东军怨气冲天,群情激奋,怒不可遏,之后辽军又被京师军民冤枉攻击,更是愤懑难耐,终于哗变东归撤回关宁。这件事,祖大寿狠狠的打了皇帝一巴掌,让他在群臣面前大大的丢丑,将他最高至尊的权威扔在地上践踏。

而第二件,就是辽东军的重新入关。辽东军是为对抗东虏的主力,缺少辽东军大明无力将东虏赶出关外。虽然皇帝压住了心中治罪祖大寿的念头,反而好言劝慰,可是辽军上下拒绝奉诏,无奈之下皇帝只好让百官去找袁崇焕,让他写封信给辽军上下,劝其入关。结果,之前对圣旨置若罔闻的辽东军居然只凭袁崇焕一封书信就重新入关,虽然辽东军上下更多的是想要立功为袁崇焕赎罪,救其出狱,但是却想不到这是对皇帝的第二次羞辱。

以辽军为主力,孙承宗主持赶跑了东虏收复了关内四城。皇帝立即独断下令千刀万剐了袁崇焕,从此辽军上下对朝廷对皇帝再无效死之心,消灭东虏收复辽东也成了一句空话。

朝中大臣们都明白,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并不是其罪有多大。而在于首先是要有人为东虏入寇京畿负责,为数十万京畿王公、贵戚和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负责。原本皇帝作为最高至尊要负这个责任,现在简单的竖起袁崇焕这个靶子,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既然逮拿了袁崇焕,即便他是冤枉的,又岂能放掉,放掉之后皇帝的颜面、威信何在?放掉的话,岂不是证明之前皇帝力排众议的逮拿袁崇焕是错的?要让崇祯认错,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最后就是,辽师东溃和受袁崇焕手书而回军,都让皇帝深受刺激,觉得袁崇焕在辽东军中威望太高,大有超过皇帝将辽东军执掌为私军的可能。所以皇帝再也容不下袁,只能将其杀掉。

这些心思,这些年来大明上下都逐渐看的明白。之前对于袁崇焕的误解也逐渐的得以澄清,正所谓是海内咸知其冤,只是摄于皇帝的狠厉而无人敢于张口。

而刘重元之所以提起,也是有自己的思量的。除了作为借口的安抚祖大寿和辽东军之外,刘重元还希望能够以史鉴今。历史的错误不能被草草掩盖,只有用死去的袁崇焕狠狠的再打皇帝一巴掌,不求将其打醒,至少让其铭记历史的教训。皇帝也不是为所欲为的,皇帝也必须为自己的错误复出代价,虽然这代价相比于错误而言微不足道。

“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这是袁崇焕在熊廷弼死后传首九边之时,他看到熊的首级之后,写的诗句,没想到一语成谶,数年之后,同样的悲剧又在他身上上演。

而随着刘重元一

次次的领军打败东虏,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正走在熊、袁二人的道路上,那是一条死路。自万历末东虏起兵造反以来,历任辽督几乎都没有好下场,而这其中,治理辽东最有成绩给予东虏威胁最大的只有熊袁二人,也只有他们两,在这个国事日衰、贪腐无能的朝廷里,仍有消灭东虏收复辽东的决心,与刘重元是为同志。

“皇上!”杨嗣昌小心的想为刘重元辩解,但是一看皇帝横掠过来的冰冷眼神,又吓得低下了头。

心绪渐渐平静下来的皇帝,有些无力的叹口气,瘫坐在龙椅上,这龙椅宽大的很,坐在上面向左向右向后都无依靠,这是警示皇帝,没有任何臣子能够倚靠,只能靠自己独治天下。可是自己又岂能独治天下呢?皇帝刚刚读完奏折时,差一点儿就下令让锦衣卫前往辽东逮拿刘重元和祖大寿,可是命令尚没有到咽喉就被咽了下去。逮拿刘重元和祖大寿?这是不想要关宁锦了吗?嫌东虏的进攻不够顺利吗?

随即皇帝又想,按原来的想法,批准祖大寿的告老请求,下旨申斥刘重元请求重议袁崇焕之罪,可是又很是犹豫,害怕应验了刘重元的预料,祖大寿一怒之下投靠东虏怎么办?祖家不再为朝廷出力,坐视关宁锦陷落怎么办?至于申斥刘重元,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退了两步之后,皇帝又想,如果按照刘麻城所请,封爵以挽留祖大寿,但是不批准重议袁崇焕之罪,行不行?

皇帝还是觉得不安心,于是问道:“袁逆一案,已是铁案,十年间无议论,辽督突然上书谈及此事,究竟有何议?首辅可是知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