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90章:胜利可期

接下来,刘重元命令各镇各营抓紧时间补充兵器铠甲,操练兵马,每月进行督导检查,表现优良者受赏,庸劣不堪者受罚。各将领自然是凛然听令,今时不同往日,东虏大举来袭,大有一朝吞下辽东走廊之势,诸将不为朝廷不为皇帝,也得为自己的官位爵禄,为自己的庄园地产而拼死抵挡,当此之时,什么都是假的,唯有手上的兵才是真的。

七月十五日,刘重元在祖大寿、吴三桂等军的护卫下等上松山东北部的西门山,山脚下就是蜿蜒而过的小凌河,从山顶居高而望下,就能看到锦州城,还能看到锦州城南城东蜿蜒的一道道壕沟,如同一条巨蟒缠绕这锦州城。远远看去,可以看到如蚂蚁一般的人群密密麻麻的在劳作,想必是在继续加固封锁线。

“升旗!”凝神看了片刻之后,刘重元回头命令道。只见山顶最高之处竖起一根十丈高的旗杆,一面超出常规的大旗缓缓的升起,随着东风飘扬,展露出大旗上的那个大大的“明”字。

“咚咚咚咚”十数面大鼓隆隆敲响,先是缓缓小声,然后逐渐加重,汇聚成一道激昂的乐曲,却正是上次解围作战中召集锦州守军出城助战的《秦王破阵乐》,隆隆的鼓声越来越高,顺风而下飘扬数十里,很快就穿到了锦州城头,城墙上的明军听见鼓声,在抬头看到东南山顶的明字大旗,顿时明白是辽东军主力到了,顿时士气大振齐声欢呼。

城内的祖大乐闻讯,立即命令鼓手同样作《秦王破阵乐》响应。城头、山顶鼓声相合,声势更加雄壮,两边明军立时高呼“万岁!”,锦州城下的东虏不由有些气沮。

这《秦王破阵乐》乃是唐代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打败了叛军刘武周,消除了大唐覆灭之危,他的幕僚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乐师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原本此乐经过唐末战争已经失传数百年,不过数年前有去日本经商的商人带回了乐谱,原来这是当年日本遣唐使带回日本,倒是一直保存下来。

虽然只是鼓声,但是雄浑的乐声展现出汉人数千年的雄武血性,依然让人热血澎湃,让敌人闻风丧胆。

刘重元凝神看着锦州,城南和城西距离小凌河很近,城西几乎是紧贴着河岸。刘重元不由疑惑的对诸将问道:“锦州城距离小凌河如此之近,尔等当处解围锦州之时为何从未想到以水师沿小凌河运粮到城南或城西上岸呢?”

祖大寿微微一笑,示意吴三桂回答。“启禀督师,末将等也想到了这个办法,奈何东虏在下游紫荆山脚下的水浅之处,设置了十余道铁索横江,江边的山上又设置有坚固的炮台,以数十门大炮封锁河面,我军战船不得过。”

刘重元转头向东北方向仔细一看,对面的山上影影绰绰却有几门大炮模样,不由心里琢磨,倒是有了一个想法。暂且放下,对祖大寿说道:“祖将军,过几日我就要渡海去金州,筹划进攻盖州以缓解这边的压力,你且提督诸军依托松杏二城,一边训练部队一边寻找战机杀伤疲敝围城的东虏,只待新军练成,援军抵达,我们再与东虏决一死战,一举解了锦州之围。”

祖大寿当即领命。这也是早就说好的,刘重元作为兼督辽东和北洋,难免要两头跑,辽东和北洋相距虽然不是很远,但是隔着大海,往来音讯不很快捷,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刘重元所以在请示朝廷后于辽东和北洋分别任命一员宿将为提督,在北洋是尤世威,在辽东则是祖大寿。

最后看了一眼河对岸的锦州城,刘重元仿佛看到接下来一年半载,这里将变成东虏和大明的血肉磨坊,数万甚至上十万的两方最精锐的部队,将围绕着这座城池往来厮杀,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战死疆场。这两年领兵打仗,见过的死尸堆如山积,早已是心如铁石,但是今日在这山上看风景如画,确是突然生出了伤怀之心。

从西门山下来,刘重元特意沿着松山直抵笔架山,这里是松山杏山明军主力的屯粮之所,尤其是吴三桂、刘肇基两部主力分驻杏山和松山之后,每日都需要向前线输送大量的粮食和草料,再从宁远向前输送路途远消耗大,颇为不便,因此刘重元早就下令从天津起航的粮船直接到笔架山卸下,然后从笔架山运送到松山不过五十里,十分的便捷。

这笔架山乃是海上的一座小岛,岛上有山,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笔架,所以叫笔架山。大自然鬼斧神工,这笔架山虽然是岛,但是却有一条通道通向大陆,妙就妙在这条通道落潮时才会显出,涨潮时则淹没于海水之下。明军将粮食存放在这里,只要趁着落潮时通过通道运粮出岛即可,而不需要像在其他岛上以船只转运了。

如此有利的地形,但是笔架山也不是坚不可摧,之前的数次大战,包括明军取胜的宁锦大捷,东虏都攻破过笔架山,获取了山

上的军粮。因此刘重元颇为忧虑的对祖大寿说道:“若是东虏大军前来,这笔架山能守得住吗?尤其是隆冬季节海上封冻,东虏踏冰而上,笔架山可守得住?”

祖大寿也神情凝重,之前的宁远之战、宁锦大捷他都有份参与,当然知道这看似十分有利的地形一旦到了隆冬海面上冻,东虏登岛如履平地。

想了想,刘重元转而命令在毗邻笔架山的大陆上修建一座棱堡,若是隆冬之前东虏来袭可以作为笔架山的第一道防线,为笔架山增加防御纵深,若是隆冬之后,所有的粮食不在存放在笔架山,而是通过笔架山上的码头直接运送到棱堡存放。有棱堡的保护,即便是东虏围攻数月想必也没法破城。

祖大寿一听顿觉有理,他本就是筑城专家,起家就是因为随袁崇焕修筑宁远城,自然懂得城池防御带来的巨大优势,当即点头领命。

等到落潮之后,刘重元沿着通道等上笔架山,详细的查看笔架山上的存粮,亲自验看抽查存粮的质量和数量,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刘重元给蒋德璟下的死命令是笔架山的存粮必须足够前线大军两月之用,一旦低于这条线,就必须立即从江南运粮过来,决不能等到粮食快耗光了才想起来补充。

直到各方面都处置的差不多了,刘重元才带着众人从笔架山乘船回到宁远,将松山前线的军务交给祖大寿全权负责。明军目前兵力处于劣势,只能眼看着东虏逐步加强锦州城外的封锁线,偶尔出动精锐骑兵袭扰疲敝东虏,战事进入了相持阶段。

刘重元立即上书朝廷,东虏主力四万余已经被牵制在锦州城下与辽东军对峙,自己准备去往金州指挥北洋军进攻盖州,建议朝廷可以下令宣大军开始准备进袭河套,从两翼对东虏发动战略进攻,以牵制东虏。

现在还是七月暑季,刘重元建议等到九月秋末宣大军北上河套,那时正是秋高马肥,一旦得胜将能够获取大量的蒙古战马,足以用来补充明军所需。而且九月之后一两月,草原就将入冬,东虏即便是得到消息想要救援也顶风冒雪、后勤困难,宣大军可以趁机整顿兵马、加强防御、囤积粮草,然后以逸待劳。

自努尔哈赤以来,东虏对阵大明几乎是百战百胜,即便是被袁崇焕两次大败,也不过是凭坚城用大炮而已,但是自崇祯十一年以来,刘重元横空出世三番两次大败东虏,大明上下视之为柱石,以为刘重元神通兵法,其实刘重元自知并没有什么神奇的,无非就是集中优势兵力而已。这也是他记忆中诸多电影电视剧反复讲授的唯一兵法。

说起来很不可思议,虽然东虏不过是一个全族才三十万人、男丁不过十万的小族,下至十四岁上至六十岁男丁全部动员也不过十万人。而面对的大明有万万人口,上千万的男丁,但是纵观努尔哈赤造反以来的数次关键性大战,明军战兵数量居然都是少于东虏战兵数量。作为对抗东虏主力的辽东军最巅峰时期也不过十二万兵,真正可战之兵不过六万。

囿于卫所制崩溃,营兵制下的明军养兵成本太高,穷大明之力也无法为辽东军凑出十五万以上的战兵,而相比之下,东虏虽然人丁稀少,但是八旗军不发军饷,所获全靠剥削奴隶阿哈的耕种,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抢掠,以战养战,所以才能以极低的战争成本养活超过十数万的大军。

而刘重元的兵法,就是抓住机会,在局部战场集结优势兵力,以果断的决战消灭东虏一部,逐步消灭东虏的有生力量。

而现在,消灭东虏的三边进逼战略徐徐展开,相当于会合宣大军、辽东军和北洋军二十万战兵,三面围攻东虏,在战略上就取得优势,刘重元相信胜利可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