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91章:议饷

恢复名誉,高老还乡。皇帝批复:可

受到袁崇焕和钱龙锡平反的鼓舞,越来越多的获罪大臣纷纷上书申诉冤屈,即便是已经过世者,其家人、子弟也纷纷为其上书请求平反。

例如乙巳之变中的山西巡抚耿如杞,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乙巳之变时任职山西巡抚,接到勤王命令后,立即点起五千精兵星夜进京,于崇祯二年十二月抵达北京近郊,第一天按照兵部命令调守通州,第二天又按照兵部命令调守昌平,第三天兵部又命令调守良乡。按照当时制度,军队初到之日,不发粮饷,第二天才发,这五千山西部队,三天换了三个地方,刚好不符合政策发粮饷条件,士兵们从山西千里迢迢,风餐露宿来给皇上卖命,却三天不给饭吃,一时大哗,拿起刀枪,就近抢劫,耿如杞弹压不住,皇帝得知后,立即逮捕耿如杞,在当时暴躁的情绪下,下令处死耿如杞。

如此因为皇帝的情绪而获罪的官员不知凡几,受到鼓舞纷纷上书请求平反,仅仅这一个月,就有四百多份请求平反的奏折递送到御前,内阁和刑部这一个多月不干别的了,天天就是在受理这些平反奏章,重新议定各人的罪行,忙的是脚不沾地。

而经过这一轮的平反潮,朝野上下才知道崇祯朝不过十余年,居然已经有这么多的官员获罪,有这么多的冤屈。

倪元璐一向胆大心直口快,说起这一个月朝廷忙于梳理罪臣冤情,不由有些怏怏的说道:“崇祯八年,温体仁诬陷我,说我以妾为妻违背礼法,呵呵,总算不是什么大罪,只是落职闲住而已,不似袁督师、耿巡抚,连命都丢了!”

其余诸人闻言,也都有些沮丧,皇帝对士大夫视如贱人,动辄廷杖,杀臣无数,皇权之下,全然没有了为臣的尊严,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中第为官,原准备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辅佐君王成就一番事业,却不想在朝廷之中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的行差踏错,即便如此就算是做到尚书阁老,奸臣一句谗言,皇帝一个不察,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抄家问斩。实在是前途凶险难测,又有何努力的指望,难怪那么多人都告老还乡去了。

眼见气氛有些沉闷,刘重元强打精神振奋起来,朝着众人说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时局艰难,我辈士大夫更要迎难而上,决不能畏难就抽身而退,将朝堂让给奸吝小人,带着大明越走越偏,国势越来越衰。”

“好在这两年,杨阁老为首辅,子乔兄为帅臣,内平灭流寇,外屡胜东虏,大明终于看到平定动乱之曙光,只要在坚持几年,消灭东虏收复辽东,我大明就可以削减兵备,减少饷银,裁撤辽饷,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如此则大明中兴可期也!”蒋德璟也跟着振奋起来。

“哼,那也得看那玉面阁老会不会暗中下绊子呢,听说这个月,这阁老家里是门庭若市,去求官的都快把巷子都堵死了!”倪元璐说着,还横了坐在最下手的张溥一眼。

“汝玉兄!”刘重元喊道。

“是是是,快吃快吃,下午我们好好议一议各镇饷银额数。”倪元璐知道刘重元看重张溥,只得停下讥讽,加快吃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