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62章:入京

四月三十日,大明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杨嗣昌病逝,皇帝大为悲痛,诏令辍朝三日。虽然群臣反对,但是皇帝坚持下旨加封杨嗣昌为太师,左柱国,赐谥号文忠,除了文正应该是最高等级的谥号了。

皇帝听闻杨家清贫,以致只能从简办丧,于是特发内帑银两千两作为治丧费用,命令内阁一下所有在京公侯、官员全都去杨家吊唁。可谓是极尽哀荣!

再怎么不能接受,杨嗣昌毕竟还是去了,皇帝再次上朝接见内阁,再也不能见到那个让他心定的身影了。辍朝这三日,皇帝也是仔细的思虑了一番,杨嗣昌希望由刘重元接自己的班,延续自己的战略,内剿流寇外平东虏,如此致天下太平,他作为开创者和奠基者自然是名载史册的。这皇帝是能理解的。

皇帝不由细细的回想刘重元。这个年轻的过分的官员,如同彗星一般的崛起于朝堂之上。在皇帝的记忆中,这个年轻的官员身量修长颇为健硕,唇下留着一缕短短的胡须,看起来不像是个文官倒像是个武将,于朝堂之上总是挺直着胸膛,但是又不会显得卓尔不群。这人话也不多,如果不是问道兵部职方司的范畴,他总是不多说半句。看起来总是一副严肃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

这样一个人,真的能够做好首辅,辅弼自己扫荡寇虏,还大明太平?皇帝很是怀疑,在他看来,刘重元出身农家,吃苦耐劳,打仗颇有两把刷子,就应该在边疆统军作战,扫荡寇虏才是,而对于首辅来说,显然还得周延儒这种面如冠玉、长生玉立,能书善文的人来做。

宰相者,上佐天子,下理阴阳,万物之司命也。原也不必要会领军打仗,原也不必要深通军略。倒也不必急于调刘重元进京,皇帝这么想道,反正那一日在杨先生床前再无第三个人听到。

不过三天辍朝之期一过,最当务之急的是如何应对河南的局势。自从傅宗龙身死军灭,闯军气焰大炙,于五月二十三日重新抵达开封城下,开始了第二次的围攻,闯军上下念念不忘攻破洛阳时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和粮草玉帛,希望能在开封重演一回。

数十万得胜的闯军士气高涨,将开封城东西南三面围的水泄不通,李自成扎营在开封城外数里的应城郡王花园内,连营纵横二十余里,声势骇人。已经有过一次被围攻教训的开封城也赶紧动员起来,巡抚高名衡、巡按任濬、知府吴士讲、推官黄澍、知县王燮等各级官吏纷纷上城,分配城门把守。传令开封城内,有男子一人不上城者,立斩以徇,实施了极其残酷的战时政策。逃到开封的总兵王洪、副将贺人龙也各率所部加入守城的队伍,他们俩从确山一战抛弃傅宗龙开始逃跑开始,一路败逃,逃到开封已经是无路可逃了。

二十四日,气焰高涨的闯军进攻开封的东北城门曹门,在城外掘壕据守的两千明军一战而溃,仓皇逃进瓮城,闯军紧随身后也冲入瓮城,官军又往城内跑。知县王燮把守此门,急令守军加土塞门,任由城下官军声声哀号,求入城内,听得令人肠断,也坚决不开门。

城外这两千明军乃是总兵王洪的部分家丁加上一千多民壮新兵组成,败兵加新兵焉有不败之理?王洪不忍城下的数百家丁就此葬送,坚决要求王燮开门。王燮双眼血红向王洪怒吼“此何光景,尚敢启门也?”

说话间,闯军已汹涌而来进入瓮城,直扑城门,与瓮城内的明军败兵混战在一起,城头守军怕伤到官军一时手足无措。闯军趁机爬城墙的爬城墙,凿城门的凿城门,王燮势若疯狂,提刀喝令城头民壮推火堆烧敌,顿时数百捆浸染了满了牛油的柴堆,烈焰熊熊的被推向城下,攻城的闯军连带官军败兵被烧的满地乱滚,惨叫连连,王洪闭上眼睛不敢再看,心中暗自庆幸,幸亏留了个心眼没在城外督战。

直到瓮城内的闯军撤退,王燮才命令打开城门放瓮城内的残余明军败兵入城,却只剩下了三四百人而已。

二十五日,闯军又猛攻北门月城,等上北门瓮城,随即遭到民壮以火铳和佛朗机炮轰击溃散。

二十六日,闯军进攻西门,也是此次李自成亲自选定的主攻方向,数万精锐闯军举着门板、举盾掩护冲到城下开始凿城,明军虽然不断地砸下砖石檑木,但是架不住士气如虹的闯军前仆后继的猛攻。

开战没几天,开封城就如浪涛中的一帆孤舟岌岌可危,城内赶紧选派勇士出城,向京师求援。

开封乃是河南省城,又是周王所在,事关中原存亡,皇帝不敢怠慢,连忙召集内阁、六部、五府和都察院,商讨救援开封办法。可是整整一天,群臣确是万马齐喑,谁也提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每当皇帝有问,都是说“此事皇帝自有主张,微臣但有俯首听命即可!”或者“微臣不通军略,不敢胡乱谋划!”云云。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周延儒,只是说愿意亲自出京督师,督导各地官军会同进剿闯军。让皇帝大为气闷,还算通军略的吴甡都认为出京督师必败,从未领兵打仗的周延儒又怎能扭转乾坤?虽说皇帝降罪吴甡,但对他的军略还是认同的,周延儒所谓的出京督师无非就是出京应付一下而已。此时此刻,皇帝是如此的

想念杨嗣昌。

于是,五月二十七日,皇帝亲自写下诏令,调辽东北洋督师刘重元回京,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诏书一下满朝皆惊。诏书中还说道:“军情紧急,该督不得辞让,接旨之后即可进京就任,不得有误。”

此时,无论是天津还是金州都早已经解封,诏书以快马的形式送到天津,然后以快船到金州,不过是六月一日。刘重元接旨之后不敢推辞,三呼万岁之后,即刻携带行李,仅带十余名亲兵侍卫就快马直奔黄龙港,与钦使相反的道路于六月初六就风尘仆仆的抵达京师。

六月初七大朝,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自书写诏书,为刘重元授官。满朝文武,看到三十岁许就拜侯爵封阁老的刘重元,俱是羡慕、嫉妒恨。

散朝之后,皇帝于平台召集内阁、六部九卿,一来是为了近距离看看杨嗣昌推许的王佐之才,另一方面也是要赶紧的定下救援开封的战略。

自去年辞别皇帝督师辽东,一别已是一年,刘重元这几个月在金州,暂停了军事行动,休养生息之下倒是脸色好看了不少,反而皇帝最近因为杨嗣昌之死和开封之围而憔悴了不少。刘重元颇为感慨,跪下谢恩并给皇帝请安。皇帝非常客气,很温和的慰问他一路辛苦,急切的询问有何救时妙计。

刘重元是文渊阁大学士,位在周延儒之下,乃是次辅。站在周延儒身后,刘重元谨慎的说道:“启禀皇上,学生在金州也一直关注着开封的战局,以臣之见,开封之围易解,而闯贼难以剿灭。”

“哦?”皇帝精神为之一振,没想到困扰自己多日的开封之围,这刘重元一来就有解决的办法,当即催促道:“爱卿快快讲来,快快讲来!如何解开封之围?”其他的一众大臣,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纷纷盯着刘重元,看他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刘重元左右看了看,殿中并无舆图,只好空口说道:“开封北依黄河,下月乃是六月,黄河进入丰水期,可通大船,北洋督标营可乘大海船,海运进入黄河,然后逆流而上,有风用风,无风用纤,则快则十五天,长则二十天即刻兵临开封城下,打闯贼一个措手不及,闯贼顿兵于开封坚城之下两月,督标营内外夹击定能给予其重挫,一战解围开封。”

“好,好哇!”皇帝拍案叫好,喜出望外,果然是杨先生推崇之人,果然是军略非凡。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叫好。皇帝细想并无遗漏,当即命刘重元拟旨施行。王承恩喜滋滋的端来笔墨纸砚和小几,刘重元行笔如飞的写就圣旨,虽说文笔一般,但是简洁明了,一笔正楷遒劲有力,倒也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不学有术吗!皇帝想道,随即交给王承恩用印,然后立即送出京去。

开封解围有望,皇帝心怀大畅,越看刘重元越顺眼,又问起河套战局和锦州战局,刘重元都是侃侃而谈,把早就准备好的方略一一奏明,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皇帝大为满意,亲自设宴为其接风洗尘。

等到御宴结束,已经是月上西头,居然还有数十名文官武将聚在宫门外,一见刘重元出来,立即围拢上来,纷纷上来攀交情套近乎,尤其是武将们,刘重元除了是内阁首辅之外,最紧要的还是继承杨嗣昌的兼任兵部尚书职务,全大明的武将,升迁黜落全在刘重元的一念之间,这些武将们如何敢不小心伺候着。

第一次享受到如此热诚,刘重元先是有些惊惶,随即镇定下来,以宫门外不得喧哗,且长途跋涉过度劳累为由,谢绝了众人的邀请,施施然的回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