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67章:赋税改革

强忍住卿卿我我的冲动,刘重元吩咐丫鬟送王氏回房休息,而自己则重新坐下,接过丫鬟递过来的毛巾擦擦脸上和脖子上的汗,饱饱的喝上一口凉茶,让凉气从咽喉凉到胃里,这才让刘全引接下来的官员一一进来,一直忙乎到夜里很晚。一夜缱绻不提。

第二日一早上朝,等了半天太监却来传旨说皇上圣体违和今日免朝,大臣们顿时一阵叹气,天未亮就起赶来上朝,确是白跑一趟,于是纷纷作鸟兽散,各自归回各自衙门。刘重元、蒋德璟、徐允祯、陈演和刘遵宪一起返回军机处商议军机,不过昨晚上并没有什么新的军情到来,辽东依然还处于大战之前的宁静,而河南方向,李自成闯贼仍然蛰伏在伏牛山和桐柏山广大区域,新任三边总督赵光抃还没有到任,按照最新的塘报还在湖南境内,好在新任的陕西总兵官到达潼关后,积极整顿兵务,认真操练,并动员陕西境内的兵丁向潼关集中,陕军军心复振,闯贼西进关中的威胁基本消除。

刘重元接连筹划重建陕甘秦军,最主要的是要搭建秦军的组织架构,从古至今,做事首要在于择人,除了三边总督一职之外,文官包括陕西巡抚,武将还包括宁夏总兵、延绥总兵和固原总兵。兵部秉承刘重元的指示,精心挑选战功卓著的将领十数位,综合考评他们的能力和功绩,从中挑选出最合适的人选,让内外人等尤其是陕甘军中人人服膺。

然后是要给予充足的钱粮支持。西北苦寒,锤炼出大明最坚韧的兵员队伍,西北人家也以当兵吃粮作为最好的人生出路,因此只要钱粮管够,西北要多少兵马就有多少兵马。而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军队,即便是东虏再精锐,也有被耗死的一天。

所以在初步完成了对东虏、闯贼的战略布局之后,刘重元的工作中心就转到了钱粮二字上。粮食方面,刘重元请示皇帝,然后以兵部的名义,要求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和河北等省份,积极的在军屯中推广番薯和高粱等作物。经过金州和山东的试验和推广,番薯和高粱已经获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认可,亩产量高、耐寒耐旱,正是对抗北方天灾频仍的最好利器。朝野还在商议各省的推广,还在纠缠番薯和高粱来自域外,大规模种植是不是会有什么问题。

而遍布北方各处的卫所,则是兵部的直管范围,刘重元直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调派种子,给各省的卫所下达了屯田种植番薯和高粱的指标,并且时时派出清军御史(负责清点军队人数,防止军官谎报空缺。)清查各地的卫所兵丁、屯田的缺额,限令克期整改。虽然不一定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但是只要能够完成指标的五成,明年辽东军、北洋军、宣大军、陕甘秦军以及直隶军等主要军事力量的军粮都不用愁了,不需要朝廷另外在花钱从江南采购粮食北运到前方。

钱的方面,最紧要的工作就是支持蒋德璟展开财政改革,首先就是将财权统一到户部。在中央朝廷,首先提请皇帝,将太仆寺的常盈库、工部的节慎库,以及光禄寺、礼部等衙门的库全部收归户部管理,以统一事权、统一调配。虽然引起了各衙门的不满,但是由于有刘重元的支持,最大的户部外财政部门太仆寺常盈库划入户部,其他各部门也只能暂时捏着鼻子认了。

之前说过,大明立国之初,奉行分权,财政并不完全掌握在户部手中。首先兵民分离,相当大一部分土地划归卫所屯田,所收不入户部,也不归户部支配,完全用作军事开销。然后兵部、工部、礼部等中央部门都在地方上有自己独立的财源,完全不用经过户部。例如兵部掌管太仆寺,掌管着十数万顷的土地,原本是用来放牧养马之用,随着人丁孳生,这些牧场逐渐的被用来出租种粮食,每年能够收到几十万两乃至上百万两银子,而每年的花销只是拿出少许去蒙古买马,日积月累之下到嘉靖末年隆庆初年,太仆寺常盈库累积了上千万两银子,远比户部富余。其他工部、礼部、刑部、光禄寺等部门,以及宫里的内廷,都有各自独立的财源和财政体系,完全独立于户部之外,虽说没有太仆寺这样收入丰厚,但也都相当的可观。

大明初期,财政收入以实物为主,征收的主要是粮食,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改革,折物为银,但其实仍然还是要收粮食的,毕竟边军、京营乃至朝廷文武百官都需要领粮食。大约每年征收粮食都在两千万石以上,平常年份每石粮食价值一两银子,这两年北方饥荒每石粮食都涨到了一两半银子,也就是说就仅仅是征收的粮食一项,就价值三千万两银子。

而到户部手上,折银的部分每年只有四五百万两银子,户部所能支配的也就是这些银子。而仅仅是辽东军的军费都需要四五百万两。所以有人说,辽东军耗尽了大明的赋税,这话也没错,但也错了,辽东军耗尽的是大明折银的财政,只是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小部分,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小部分,因为只有这一部分是大明的流动资金。

之前大明的财政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家大业大,收入虽多但是固定开支也多,而且这些固定开支没有收到中央就直接花出去了,所以造成中央财政流动资金不足。从万历到泰昌到天启再到当今皇帝,面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思

路,很直线思维,就是扩充流动资金部分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征收辽饷,继而剿饷,最后又有练饷,以致搞得民穷财尽、民怨沸腾。

而刘重元和蒋德憬当下的解决思路是,将之前的固定开支转化成流动资金,然后统筹安排流动资金,先捡紧要的用。比如说中央层面,太仆寺花钱唯一的开支就是跟蒙古买马,现在蒙古完全听东虏的,有钱也买不到马,何必浪费在库房里烂掉呢?工部主要负责大工程例如皇陵、宫殿等的修建以及兵器装备的制造等,现在军情如火,非不得已的大工是不是可以停一停,或者缩减规模呢?兵器装备的制造直接下单给莱芜兵工厂以及广东、福建等地的铁坊,又便宜质量又好,不比浪费在工部直辖的兵工厂来的香吗?

把这些钱,首先用来保证辽东军、北洋军等核心军队的军饷开支以及维持扩充上,以保障大明的核心战力完整,甚至是不断增强,这才是大明理财的最重要原则。然后再依次保证其他军队的军饷开支,保证朝廷官员的薪俸,保证河南、陕西等灾荒严重地区的赈灾,最后才是文化、礼仪等方面的开支嘛。

这是中央层面,地方层面同样要进行改革,同样也是财权上收。大明开国之初,太祖皇帝为避免浪费,设定了一套很复杂的财政开支体系。每个府州县可能需要同时向户部、兵部、工部、吏部等中央衙门缴纳赋税,也可能按照朝廷命令向其他某个地方运送钱粮或者其他物资。

比如山西泽州下辖的某个县,可能需要向州里上缴赋税,也可能直接向省里上缴银钱,向户部缴纳蚕丝生绢,向北面的大同边军运送军粮,也可能直接向邻近的卫辉府的璐王府转运年例禄米。按照正常的程序这个县的赋税应该直接上缴给州里,州里在转运给省里,省里在上缴给朝廷,朝廷拨出禄米给璐王。但是当初朝廷就觉得,直接转运给璐王府不好吗,何必来回转运劳民伤财呢!

可是朝廷就没有想过,各府州县在各自的层面,已经将赋税大部分拨付出去了,真正上缴到朝廷的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无论是朝廷还是省一级的布政司衙门还是府一级的知府衙门,都没有了调整的空间。收入是死的甚至是不断减少,开支是死的,谁都没有权利去改变,任何一点小小的改变都是改变祖制,需要请旨皇帝才能施行。而偏偏无论是收入还是开支都时时刻刻都有自身的变化。

例如,还是这个县,比如今年发生大灾荒,无力向大同边军输送军粮,那么大同边军就会有可能陷入挨饿的境地,因为在户部层面,户部解释说已经安排了某县向大同边军输送军粮啊!在山西省层面,也没有权利和义务去解决这个县的输送军粮问题!唯一的责任人就是这个县的县令,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有什么办法?

偏偏,有可能大同边军的军粮来自周边数十个县一级的单位,每个县在征收到粮食之后,都要自行组织民壮,将粮食运送到军镇,其中任何一个县任何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边军的断粮。

而刘重元和蒋德憬的财政改革,就是要取得财政调度权,在地方层面,就是要取消府州县这些基层单位的财政拨付职能,各县只管按照定额征收赋税,受到赋税按照一定比例存留作为公务经费之后,全部起运到州府,再由州府按照省里巡抚衙门的要求,或是起运到省里,或是就近拨付给相关单位。

省一级单位,在满足了朝廷户部的钱粮起运指标之后,可以一定的自由度裁量剩余存留钱粮的使用。比如边防、剿匪任务比较重的省份,可以用来招兵买马加强省内军事力量;相对还有些富余的可用来加强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或者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以提高赋税额度,等等。总之就是要改变之前一成不变、死板的财政开支体系,首先让户部有更大的裁量权,以筹集更多的军饷钱粮;然后是扩大总督、巡抚的经济裁量权,以便事权集中,更好地集中力量剿匪、赈灾等等。

这些天里,刘重元一直和蒋德憬反复商讨的就是这个事儿。出于稳妥起见,刘重元没有同意全面铺开的想法,而是建议蒋德憬先在某个省做试点。地方上不同于中央,在中央朝廷只要皇上圣旨一下,蒋德憬强势的接受,各部即便是不情愿也没办法。而到了地方上,天高皇帝远政令不通,而且从省到府州县,各级财政乱成一团乱麻,要重新梳理清楚,非得有能吏坐镇,花时间花精力一点点的矫正才行。骤然的全部铺开,很有可能造成一片大乱,届时影响了财政收入,影响了对抗东虏或者流寇,那可就全盘皆输了。

考虑到要便于户部时时调研和纠正,最好是在京师周边的省份,而直隶边防任务很重,洪承畴又不是太配合,因此刘重元和蒋德憬都将目光投向了山西。两人联名奏请皇帝,调任礼部侍郎倪元璐为山西巡抚,一来支持卢象升在河套的作战,另外就是要试行税赋改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