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我说袁崇焕

小说写到现在,没想到最大的争议居然是关于袁崇焕,很多人在评论和吐槽里说我为圆嘟嘟洗白,我也是有些无语。可能我明穿的小说看的并不多,我一直以为袁崇焕是抗清民族英雄才是主流,所谓的欺君罔上、通敌卖国什么的只是某些小说标新立异的一家之言,没想到影响力这么大。看这些评论看得多了之后,心里一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就来说道说道。

袁崇焕誉满谤满得享大名,他一手训练的关宁军左右了明末清初数十年的历史风云,直到康熙年间三藩之乱被完全平定,才完全消逝在历史舞台。其实翻看历史,袁崇焕成为时局的风云人物也不过短短四年,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瞬间划过天际,又没入无尽的黑暗之中。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长得矮小瘦弱貌不惊人,少年入私塾,学习孔孟,二十三岁中了举人,接下来的进士却考了三次才中,每次考进士他都要从广东走上大几千里地到北京考试,没中的话再走几千里地回乡,可谓是当时天下举子所走的最长的路线,沿途经过多少高山大河,经过多少严寒酷暑,令人听而生畏。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中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这一年称己未科,三甲一共三百四十五名,有不少日后的风云人物,日后大名鼎鼎的孙传庭是三甲第四十一名,和袁崇焕比邻而居。在经过短暂的观政工部后,袁崇焕被实授福建邵武知县。

在邵武任上,袁崇焕尽职尽责,是一个好知县。有一次民房失火,袁崇焕不顾安危爬上房去,提着水桶灭火,一时传为美谈,这已经反映出他勇敢无畏的个性。

天启元年,天下还未大乱,袁崇焕的公务并不繁重,他不习惯于四平八稳的平淡生活,又时时为官场繁文缛节的礼仪所烦恼。有一次上福州去参拜巡抚,等了好久都没有接见,心中很是不快。

县衙之中,刚好有一位从辽东战场回来的老兵,袁崇焕如获至宝,公务之余就和老兵交谈辽东战事,乐此不疲。

天启二年,袁崇焕按照朝廷的考核制度,去北京接受吏部和都察院的联合考核,经考核列为上等。此时恰逢明朝辽东大败,河西尽失,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双双逃入关内。北京城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官员们成天谈论的就是辽东话题。袁崇焕在考核完之后,没和任何人打招呼,单人独骑出了北京城,直奔山海关。人们突然找不见了袁知县,觉得奇怪,但也没当回事。一个小小知县,在北京城可以忽略不计。十几天之后,袁知县又出现在人们视线,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给我兵马钱谷,一人守山海关足矣!”,众人听了,几乎不敢相信,很多人认为袁知县几天不见,出此胡言乱语,是不是疯了?

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袁崇焕的命运。有完全不信的,就有半信半疑的。旁边刚好有一位御史侯恂,他比袁崇焕还小六岁,但是论科甲辈分,比袁崇焕高一届,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此人后来做到户部尚书,比户部尚书更出名的是,他向朝廷举荐了两个后来大名鼎鼎的人。袁崇焕是第一个。

侯恂听了此言,觉得此人口气真大,很自然的端详了一下本尊。虽然貌不惊人,但举止顾盼之间,自有一股英雄之气,觉得不像常人,可能有些本事。就向朝廷举荐袁崇焕,说他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天启皇帝正愁没人肯去辽东,马上授袁崇焕为正六品的兵部职方司主事,旋升为正五品的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袁知县连升三级。

袁崇焕的职务是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正五品),此时明军败入山海关内,山海关以北无军可监,袁崇焕就驻扎在山海关。

熊廷弼免职后,王在晋继任辽东经略,他很赏识袁崇焕,有一次,袁崇焕对他说起他不畏死,王在晋听了既佩服他的豪气,又有些不以为然,说你个人死了不要紧,要考虑辽东怎么办。

事情的变化,从八里铺筑城开始。王在晋对辽东战事持悲观态度,坚持在八里铺筑城守卫山海关,袁崇焕持反对意见,要求在山海关以北两百里的宁远筑城。王在晋也是很执拗的人,二人多次讨论没有结果。袁崇焕联合沈棨、孙元化,他们三个小人物联合上书首辅叶向高,反对王在晋的做法。之后的就是孙承宗阅关,支持袁崇焕等三个小人物,反对王在晋一个大人物。最后,大人物被调离山海关,孙承宗接任。

孙承宗在辽东四年,更加倚重、培养袁崇焕,对袁放手使用,大力支持。明朝辽东前线进一步前进到锦州、右屯一线,关宁锦防线初步成型。等到孙承宗离开辽东时,袁崇焕已做到正三品的按察使。

孙承宗走后,高第接任,一上来就全盘否定孙承宗恢复辽东的战略部署,下令将山海关以外全部放弃,军民人等全部撤入山海关内。

袁崇焕亲自跑到山海关和高第理论,最后拒不执行经略的命令,独卧宁远孤城。

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大军直扑宁远。袁崇焕誓死坚守,奋战挫敌,一战成名,宁远城是一代天骄努尔哈赤的饮恨之地,却是袁崇焕的成名之地。

努尔哈赤围攻宁远,北京城中都认为宁

远必破,正为山海关守住守不住惴惴不安,忽然接到袁崇焕捷报,顿时一片欢腾、举国若狂。谁都没有想到,几乎侵吞整个辽东,杀死明朝数十员大将的老酋竟然败在名不见经传的宁前道袁崇焕之手。

对于宁远大捷,朝廷的封赏是丰厚的。熹宗令户兵二部发银十万两犒军,后又发帑金四万两,后宫的娘娘们从熹宗的奶奶神宗昭妃开始到各位皇子、公主也把私房银子、压岁钱合计十六万两捐出来犒赏宁远守军,。熹宗在例行封赏之外,特地发给袁崇焕银一千两,以示酬劳。

天启六年三月,明廷进袁崇焕为辽东巡抚兼右佥都御史,成为封疆大吏,赵率教、满桂都实授总兵,达到了武人实职的巅峰,袁崇焕上报的其余有功人员一律照准封赏。兵部尚书王永光说的很露骨但也很实在,说宁远大捷,文武将吏从此立为脚,富贵功名从此发轫。事实如此,宁远一战,袁崇焕一跃而成为风云人物,满桂、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等人也很快成为当世大将,以宁远班底为骨干的辽军集团在以后的五十年间,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从天启六年打赢了宁远之战得授辽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到崇祯二年的乙巳之变,不过短短四年的时间,四年的时间不过是上一个大学的时间而已。中间天启七年因为宁锦之战,被御史弹劾,袁崇焕辞官回乡,一直到崇祯皇帝继位才招他回任蓟辽督师。恐怕真正在任的时间不过只有两年多不到三年的时间。总有很多人臆测出什么辽西军人集团,其实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是一个受传统儒家教育的读书人,辽东军中也没有他的任何兄弟子侄,何来什么军人集团?短短三年的时间怎么可能建得起一个军事集团。

关于袁崇焕的所谓罪行,包括付托不效,专恃欺瞒;市米资盗;谋款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兴遣散;敌军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这些已经有很多人辩白过,我在小说中也说过一些,这里也不再多说,且说一说袁崇焕的死,他的悲剧。

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看来袁崇焕是成也性格死也性格,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他的字号很准确的刻画了他的性格,极富个性、天马行空。特立独行造就了他辉煌的功业,也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

袁崇焕的性格首先突出在勇于任事、胆略过人。一个小小的知县就敢单骑独人的冲到兵荒马乱的关外,豪言壮语的说“给他兵马,一个人就能守住山海关。”从此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崇祯元年宁远兵变,欠饷的变兵劫持辽东巡抚毕自肃、总兵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四人索要兵饷;刚刚复任督师的袁崇焕就敢一个人进入变兵营中,安抚变兵,惩处兵变头目,速度最快损失最小的平息了兵变。乙巳之变广渠门大战,袁崇焕顶盔掼甲率领九千关宁军与数万东虏对战,东虏的兵刃已经砍倒了他的盔甲,他依然面不改色从容指挥作战。正是因为这一这个性格,袁崇焕才能创造当时对后金的奇迹,成就巨大功业,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跃升为巡抚督师。

可是在另一面,袁崇焕又有大才自负处事轻锐的问题。大凡有才能之人,一般都很自信,其自信指数随着才能大小相应攀升,而自信的另一面就是自负。袁崇焕大才槃槃,自信满满,臻于自负,多有壮语。既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望,也留下了被人攻击的口实。例如那句著名的“五年平辽”,是不是他的大言不惭,现在也没办法说,毕竟乙巳之变中他下狱,也不过是他的第二年,真给他五年时间,对后金的战事会演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至少不会比历史上更差。

其实说起这句五年平辽,我个人觉得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凡是新官上任甚至新员工入职,都会说一些豪言壮语展望一下美丽前景。聪明的领导只会以此来激励员工好好干活儿,绝不会说以此来考核。

例如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结果呢?第二年刘表病死,消灭袁绍势力统一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刘备溃败撤退到江夏,若非联合孙权,几乎就要被完全消灭。那么这个时候刘备应该督责诸葛亮说大话吗?应该一刀砍了他吗?显然不应该不可能的。

只可惜,袁崇焕碰到的是一个政治小白,十八岁登基的崇祯皇帝,他生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终日太监为伴,虽说喜欢读书、勤于政务,但确实严重缺乏政治经验,开始时将五年平辽完全当真,并以此来考核袁崇焕,等到乙巳之变黄台吉行险一搏,亲率八旗军绕过关宁锦防线直薄京师城下的时候,年轻的崇祯完全接受不了,也不没有去考虑蓟州并不是袁崇焕的防区,简单地就认为既然他将对付后金的任务交给了袁崇焕,那么袁崇焕就应该对这次后金入寇负责,所以冲动之下就将袁崇焕逮拿下狱。

袁崇焕的性格之中,还有一条就是纯刚无柔,加之性情急躁,只要遇到公事,不管是谁,凡是他认为是不合理的,袁崇焕一律不

认。“论事不顾同侪、任事不顾上官。”。所以,对于他的上级,从王在晋、孙承宗一直到崇祯皇帝,他总是坚持己见,并不盲从于上级的指令。对于同僚,孤迂耿僻、倔强执拗,并不喜欢搞人际关系,所以从朝廷到地方,虽然很多上司都很赏识他的才干和勇气,但是也并无一人与他有什么私教。

时任首辅韩鑛是袁崇焕的座师,可是袁崇焕也并没有向韩鑛靠拢的意思,几乎没有什么私交。

孙承宗对袁崇焕有提携之恩,袁崇焕对孙心存感激,在一些问题上,他和孙的观点并不一致,也并非无条件服从。两人之间关系密但不亲,再加上孙承宗在政治上一贯谨小慎微,未思进先思退,奉行明哲保身主义,所以在袁崇焕的案子上他是一言未发。而在崇祯三年袁崇焕被杀的时候,孙承宗是辽东督师,孙未发一言,几乎可以说决定了袁崇焕的命运。

凡是王朝末年,都是一个崇尚平庸和世俗的时代。它不需要个性,只需要顺从,抹平一切棱角,体现千人一面。所以我们看到,在明末那个时代,大多数官员都是因循苟且,得过且过,平日多磕头少说话,敌来之后换身衣服继续做官。能够像钱谦益那样水凉舍不得死,但依然暗中资助帮忙反清组织的已经算是相当难得的了。至于能像袁崇焕这样勇于任事敢担危局的,可谓少之又少。

袁崇焕、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杨嗣昌,但凡大明多一些这样的大臣,崇祯皇帝多一些政治经验,多一些耐心,能稍稍用好这么几个人,大明也不至于就这样亡了,中华也不至于陷入黑暗胡尘两百多年。

我不姓袁,与袁崇焕也非亲非故,也不是广东东莞人,也不是一定要给他洗白翻案。只是读罢历史,深深觉得,袁崇焕代表着一种品质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国家民族大业,将个人安危荣辱置之度外,不计毁誉,勇往直前的精神。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正是有这这样一些勇于任事之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一力担承,以自己的精血护佑中华前行。

或是囿于明末那个时代的限制,或是他自身能力的不足、性格的缺陷,或者是黄台吉后金这个对手太强,总之袁崇焕的事业败了,大明亡了。但我们不能就此说袁崇焕就是一个通敌卖国的奸臣,我实在是看不下去。

聊以此文,以抒心意。以后再不多提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