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148章:教导一二三营

王忠想的不错,来的乃是亲军二十六卫的军官。在将有不稳倾向的锦衣卫军官都聚拢起来送到南苑之后,兵部才开始有条不紊的对京师周围的卫所进行清理,首先就是从军官开始。

兵部汇聚各位所军官,告知朝廷准备撤销京师周围的卫所,可用之兵将转入新成立的虎贲军,而要想进入虎贲军继续任职,所有的军官必须经过重新培训,为此兵部专门在南苑成立了教导营,专门负责军官训练,只有训练合格,才能继续在虎贲军任职。兵部逐一的询问各卫所军官的军官,是愿意培训后进入虎贲军为大明作战,还是转入五军都督府保留现职,从而每月领取固定的薪饷。绝大多数的军官都选择转入五军都督府,三千多军官里选择去往南苑接受训练的只有两百多人。

王忠等锦衣卫军官以过来人、老大哥的模样,看着新成立的教导二营军官们重复自己之前经历的那些苦难,从拔草、整理自己营房开始,再到站军姿,顿时觉得自己过去吃过的苦也不算是什么了。

三哥,咱们真要将火枪阵战术教给这些个锦衣卫、京营?”一旁的检阅台上,看着台下的教导一营和教导二营在认真的操练,李牟忍不住问旁边的李信。“他们跟我们可不是一条心,我就想不明白,咱们糊弄糊弄他们得了呗!我就想不明白,恩相为什么一定坚持倾囊相授呢?不怕受到反噬吗?”

“还有,明明说好的让我们回河南去招募新兵,可是现在却把大批直隶人塞进我们第二镇。这些个直隶人那可都是心向皇帝的!”

李信眼神一凝,回头瞪了李牟一眼,低声喝道:“胡说八道!”拉着李牟到一旁僻静处,没好气的说道:“以后少说这些地图炮的话,要照你这么说,总理凭什么相信我们,他可是湖广人,凭什么相信我们这些河南人?嗯!”

见李牟词穷,李信也是有些无奈。原本说好的计划,是让李信的羽林第二镇从河南征集、招募新兵,让赵石的第一镇从湖广一带尤其是湖北麻城继续招兵,至于第三镇,由于方以智的台湾远征军还有李大开的骑营都还没有运到京师,也就无从谈起,但是计划是从山东、南直隶一带招募。

这也是根据三镇主要官兵的地域分布做出的安排。同一地区的官兵在同一个营内,同一个村的官兵在同一个队什,同气连枝才能在战场上守望相助,这也是刘重元最初创建督标营时尊奉的理念之一,借鉴后世的湘军模式,练兵先练将,由将去招兵。这一模式配合上西洋火枪方阵、精良的装备和充足的训练,让督标营在战场上大杀四方,成为最为精锐的部队。

原本,刘重元计划里扩充为羽林军,也将延续这一思路。但是在京师之变,尤其是内阁会议成立之后,局势为之一变,刘重元在朝野的威望大增,京师周围直隶地方,多有率团练前来京师想要加入羽林军和虎贲军的年轻士子,他们渴望也向李信、方以智一样沙场上挣功名,希望能为国效劳青史留名。

直隶一地,从大明开国之初就是卫所分布众多,军户比起民户还要多,两百多年繁衍生息,遍布直隶各州府县。军户子弟尤其是军功贵族的子弟,随着承平日久大都转为习文,但是尚武之风尚在,多有文武兼资的士人世家。特别是天启崇祯以来,流寇往来袭扰,东虏三次入寇,官兵又滋扰地方,直隶一带遭受兵灾特别严重,一些家族更强调以武功保卫乡梓,积极贯彻且文且武的家训,先是族人结社互助互援,组织乡兵习武结社。

崇祯十二年之后,朝廷放开河南、直隶等省团练许可,直隶地方乡绅跟河南一样,也是大肆的组织团练,无战事时互帮互助,有战事时组织起来保卫乡梓,颇见成效,短短两年时间,直隶地面上已无大股的贼寇袭扰,这除了洪承畴督率直隶军往来清剿之外,地方上团练让大股贼寇没有了生存空间和机动空间,也是最大的缘由。

威震天下的督标营成了羽林军,还要扩编,让直隶的年轻士子们,顿时想起了三年前刘重元的号召,顿感机会不能再次错过,于是纷纷呼朋唤友的带着乡兵前往北京,积极应募羽林军,这其中不少是直隶在乡的要员子弟。例如退休在乡的孙承宗孙阁老,他的两个孙子和三个侄孙,就带着六百高阳团练来京,要求加入羽林军;在朝的范景文乃是河间府吴桥人,他的侄孙范铉同也带着三百家丁来京要加入羽林军,这样的高官显贵之后不在少数。

因此,即便是刘重元也不能无动于衷,欣然的将他们一一收下,先是命令在兵部举办一个训练班,希望能够将这些个公子哥、少爷糊弄过去,反而引起了群情激奋,就连范景文都责怪刘重元区别对待。无奈之下,刘重元只好命令将这四百多士子、豪强全部编入李信的第二镇,毕竟直隶靠近河南,口音、习俗等相对比较接近。连同这四百多人还有他们所率的近两万团练、乡兵,也一起被安排进了第二镇。

当然,第二镇也不可能留下这么多人,按照刘重元的安排,李信的估算,能够经受羽林军高强度的训练留下来的,恐怕四百多人能有一百人就不错了。这已经不是三年前督标营初建之时,当时督标营缺兵少将,即便是训练不合格的学员,教官也都是以帮助、鼓励提高为主,并不会直接的淘汰出局,除非是确实不能适应的,才会安排去后勤、文书等岗位,这三年下来,也都有一番作为。

可是现在的羽林军,可不是轻轻松松想进就能进的了,首先就要是文武兼资,文的方面至少也要有秀才的文凭,否则羽林军里讲授那么高深的战略战术哪能听得懂!武的方面,也要求士子们要骑得烈马,开得硬弓,耍得大刀才行,要有一定的武术基础,这样才能有强健的体魄完成训练,才能有足以自保的功夫熬过基层军官时期战场上的拼杀。

督标营三年多的战事下来,有多少优秀的军官因为身体偏弱、武艺不精而死在了战场上,他们之中可能有经天纬地之才,可能有多多益善的用兵之能,可能是腹有韬略的儒将,但是那有如何,在督标营的模式下,他们撑不过基层军官战场历练,过早的死在了战场上,一切都是白搭。

只有那些身强体壮、武艺精强的军官,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身先士卒,奋战在前线,还能活下来。他们在一次次战斗中积累的战场经验,与他们所学的战争理论相结合,才能让他们逐渐成长成将才,成长为能够统帅大军攻必克战必胜的帅才。

也基于这些教训,羽林军现在逐渐调整了选用士子的标准,稍稍放宽了文方面的要求,能是举人更好,不是举人那秀才也行;但是在武的方面,要求的更高,那些一望可知弱不禁风的士子是坚决的拒之门外的,只有身体强健并在武艺、骑马、射箭等方面都有一手的士子才是最需要的人选。

也是直隶民间尚武,士子们大部分也都习武强身,所以才能有粗粗的筛了一遍,劝返了近千,还有四百多人能够留下来呢!

李信拍拍李牟的肩膀,说道:“总理现在虽说大权在握,但是我们的处境仍然还是艰难,毕竟皇上坐了十四年皇位,朱家统御天下两百多年,都是深入人心,我们但凡有一点儿行差踏错,恐怕就会遭到群起而攻之,遭受灭顶之灾。”

“所以,现在总理的重点就是要收拢民心,或者说是士心,只有全天下的士子都支持他,那皇帝就再无可为。总理设立内阁会议机制,分权给内阁、军机和六部九卿是这个思路,接受直隶的士子们也是这条思路。”

“你想想,总理如果不接受这些直隶士子,如果不真心实意的教授训练他们,一味的坚持地域之见,让他们跟我们离心离德,你想想他们会去找谁?”李信有些恨铁不成功的说道:“你在看看这些锦衣卫,乃是近十万锦衣卫里剩下的最后一点儿精英了;这些亲军二十六卫的军官,也是亲军里最后的一点儿可用之才了;他们都只是些下级军官,咱们只要施以恩惠加以笼络,为我所用,那皇帝岂不是最后一点儿可用之人都没了吗?”

李牟这才恍然大悟,然后一脸为难的说道:“嗨,三哥,你是知道我的,我哪懂得这多,我只管冲锋陷阵,替你,替恩相将敌人斩落马下。至于这些,有三哥你懂,就行了!”

阳光下,亲军的军官还在笨拙的立正、稍息;锦衣卫军官整齐的走来走去,再无怨气;而北面永定门下,四百多名直隶士子正一脸兴奋的向南苑行来。青春汗水挥洒之下,李信和李牟一时都没有再说话,神情的目光看过去,都是自己三年前的影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