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25章:治军之道

按照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在剿灭了闯军之后,当然就要开始着手准备与东虏的决战。按照刘重元最初的构想,仍旧是依照大明一直坚持的“且守且战,且筑且屯,逐步推进,逐步巩固”的战略,继续向辽东腹地推进。而刘重元与陈子壮、吕大器等人商量后选定的目标是在辽河河口位置筑城,也就是后世的营口位置,这里位于锦州和盖州之间,在这里筑城就将辽东军和北洋军连成一线。从而彻底结束北洋军和辽东军隔海相望,相互不能支援的战略缺陷。

有了营口城,明军就能进一步的利用辽河向辽东内陆前进,每隔数十里筑城一座,逐步向前推进,稳扎稳打,利用占据绝对优势的水师力量,沿辽河往来运送兵力和粮草弹药,东虏完全无能为力。

这就是历史上宋对付西夏的浅攻堡垒战术,就是利用筑垒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军队利用堡垒的掩护发起浅近纵深的攻击,这样就避免了宋军野战能力、远距离后勤补给能力不足的弱点。

东虏叛乱以来,朝野有识之士,历任的辽东督师总师督,例如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都看到了明军因为主力覆灭大都是新兵,所以野战能力的不足以制敌,一时不能骤然野战战胜东虏,因此大都是奉行这一战略,积极的修筑堡垒步步向前,依托堡垒与东虏作战,锤炼兵马,抵挡住东虏的进攻,再考虑反击。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一边筑城,一边屯田,步步为营,着着向前,凭借坚城利炮,使得东虏来攻城,就凭城固守,大炮轰击,攻不下来,战则一城援一城,守则一节顶一节,分成两个集团军,交替向前,互相支援。东虏不来攻城,就步步向前,东虏坐而受困直至力量耗尽。

很多人误解,认为这一战略需要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引起户部国库空虚,被迫征收辽饷,进而造成大明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好像大明历史上的灭亡就是孙承宗筑城造成的。若是遵照当年高第的策略,全军退守山海关,就能节省下大量的军费,大明也不至于因此而灭亡。其实是大错特错。

首先来说,筑城其实并不贵。在辽东修建寨堡,所需的主要材料是木材、石头、砖块、粘土,这些在辽东到处都有,不需要额外购买。需要的只是支付粮饷,将这些材料筹集而已。而兵丁的粮饷不管筑不筑城都是需要支付的,所以严格来说筑城的费用基本只有材料费。那么筑一座城池要多少钱呢?

新建一座周长十数里,城高四丈厚两丈的包砖府城,花费也不过在十万两银子,辽东在孙承宗手里新修的八城三十多堡,八城之中最大的宁远、锦州也不过是城高三丈周长六里的小城,更不用说这些城池很多只是残破,明军只是修复而已,即便是整个关宁锦防线九城三十多堡,总的花费恐怕不过区区百万两银子而已。

事实上,崇祯年间中原流寇肆虐,陕西、陕西、直隶、河南等匪患严重的地区,地方上多有官员士绅,为了防御流寇和盗匪的攻击、袭扰,而自筹资金修建城墙、寨堡。很多修建的寨堡甚至比辽东更加坚固雄伟。

明初之时,大明修建了南京、北京、开封、西安等多座大城市,每座城市都是周长数十里,墙高四五丈的巨型大城,也没见开国之时尚且穷困的大明负担不起啊!之后的大明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在九边修建了大大小小数千上万座城池、城堡、墩台等防御设施,也没见哪朝发生过财政危急啊!

所以说,那些说因为在辽东筑城修堡造成大明财政破产的纯粹就是瞎胡扯。那么为何辽东需要耗费如此多的军费?为什么在宣大、陕甘军的年度军费不过数十万,而相同兵力情况下的辽东军却是十倍于宣大、陕甘呢?这里就不得不说是辽东军兵丁的不同。因为万历末年辽东的巨大失败,当时的辽东军几乎全军覆没,之后的辽东军那是孙承宗时期新募集。新募之兵乃是招募的营兵,每兵都需要支付军饷的,而且因为是对抗东虏的第一线,所以军饷还都不低。

战兵的话每兵每月一两四钱,骑兵要一两八钱,若是家丁还要涨到二两。除了军饷之外,每兵还要发月粮以养家糊口。平均的话每个辽东军每年需要军饷粮食总计在二十多两银子,而崇祯二年八月,袁崇焕辽东四镇核定粮饷的奏疏中上报,辽东、东江、登莱、天津四镇官兵数十五万三千余名,额定粮饷四百八十万两。这还仅仅是粮饷部分,其他因为应对东虏进攻采购军械、战马、抚赏等等,加起来确实需要五六百万两银子。

那么为什么其他军镇不需要这么多的粮饷呢?这就要说到大明的卫所兵了,因为其他军镇没有经历辽东那样的惨败,各镇军兵的主体仍旧是卫所兵,卫所兵是不需要发粮饷的,不仅不用发粮饷,还能从屯兵每年种的粮中抠出部分充作军用。当然卫所兵穷苦打仗不行,各镇打仗还得依靠总兵、副将等将领亲率的正奇游援等营兵,这些兵丁同样是募兵,也是需要兵饷的,只是数量既少兵饷自然也就更少了。蓟州镇崇祯元年额定官兵数主客军合计十一万一千一百五十七名。额定京运年例银42万余两,新饷二十四万两,总计不过六十六万两。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孙承宗在初步理顺了辽东防务之后才会提出“以辽人养辽兵,以辽兵卫辽土”的战略。什么意思?就是要逐步将大批的募兵转为卫所兵,从而节省下粮饷,以便缓解朝廷的经济压力。

因此总的来说,构建城池逐步推进,已经成为朝野上下对付东虏的共识,即便是已经有了能够与东虏野战匹敌的羽林军,即便是东虏经去年盖州之败元气大伤,刘重元依旧秉持这项战略,因为这个战略风险系数最小最稳妥。

原本是这样计划的,但是河套的战事出现了反复。豪格在沈阳登上后金汗位之后,孤悬于河套的多尔衮顿时陷入孤立,他一向跟豪格不合,黄台吉在日两人就是竞争汗位的对手。因此,在多尔衮攻略河套并不顺利之际,豪格颁下汗令,命令多尔衮率领正白旗满蒙汉军回到沈阳,以便能够集中兵力共同应对明军即将到来的进攻,反正正白旗在河套也还没有立住脚,缺兵少粮,士卒多有饿死。

多尔衮自然知道他回到沈阳的下场,思来想去也只有发起猛攻彻底消灭河套地区的明军,从而占领这里作为基业,才能摆脱被豪格摆布的下场。正巧,卢象升率军回京勤王,多尔衮趁机突袭归化,一举攻占了这座河套草原上的中心,顿时士气大增,周围的土默特、察哈尔等部落纷纷归附,他的岳父科尔沁部落的索诺布台吉也率万余科尔沁蒙古骑兵前来支援。索诺布台吉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黄台吉做侧福晋被封为庄妃,小女儿则是多尔衮的福晋。豪格继位,他可跟豪格没啥关系,因此自然全心全意的帮助多尔衮了。

之后等卢象升率军回返,可是此时东虏已经占据有利地势,兼且得到蒙古各部的支援,东虏反而越战越强,卢象升无奈只得率军撤到大同右卫一带,依托大同府与东虏继续周旋。

而之后,因为衣带诏事件,卢象升回乡丁忧,宣大总督换成了方孔炤。若是其他地方还好,宣大之地战火纷飞,满蒙骑兵纵横往来,方孔炤一时无法适应。兼且卢象升担任宣大总督多年,临阵都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在军中深孚众望,深的宣大军的爱戴。作为继任者的方孔炤则根本无法让宣大军上下敬服。一时间宣大军军心动荡,方孔炤因为急火攻心再加上气候不适而病倒。若非入冬之后天降大雪,不利于大军行动,恐怕东虏已经完全消灭军心涣散的宣大军了。

利用河套陷入封冻的机会,宣大军各部加固城防,储备粮草,修整兵员,等待开春之后东虏可能的进攻,方孔炤也在病榻之上灰心丧气的给朝廷写请罪奏折,请朝廷另请高明,同时也请朝廷尽快派来援军,以免大同沦陷,京师的西北面受到威胁。

受到方孔炤的奏折,兵部不敢怠慢赶紧转给刘重元处理。刘重元也是甚为头疼,没想到河南闯军还没有消灭,河套方向又有了新的危机。现在归化已经沦陷,明军主力被切为两半,主力宣大军撤到威远卫和大同右卫勉强支撑,大同镇、宣府镇和山西镇这三镇主力只剩下一万六千多人,骑兵更是损失殆尽。而另一部分陕甘军数千人则困守东胜,只待东虏放开手脚解决了正面的宣大军,回师一击恐怕这部陕甘军就要全军覆没了。

刘重元第一反应就是将宣大军撤回大同,将陕甘军撤回榆林,及时止损。可是刚刚秉政数月正是上下相疑的时候,若是这个时候承认失败而且是在自己最擅长的军事领域,无疑将是对自己威望的一个巨大打击。可若是救援,又从哪里抽调兵马?辽东军已经抽调了降虏左右营南下开封,再要抽调就实在是太过空虚了,北洋军倒是还有些实力,但是多为步兵,并不适合辽阔的河套作战,而且还需要海运到天津,时间太久了。其他各镇都有作战任务,也实在是抽调不出来。

正在纠结反侧之际,开封的捷报到来,顿时解脱了刘重元。既然开封之围已解,闯军大溃只剩下万余骑南走,那辽东军骑兵自然不用南下了,而回到辽东也没有作战任务,倒不如调去河套作战,正好发挥其精锐骑兵的战斗力。另外羽林军第三镇的铁甲骑兵已经回到京师,倒不如也去河套,发挥其强悍的冲击力。

仔细看着李信发来的奏疏,新任兵部尚书陈子壮不由有些皱眉的说道:“总理,仲诚奏请将二十多万新附、起义和俘虏的河南团练、山寨武装,择其精壮者八万余人编入羽林军中,给以装备、详加训练,一年之后就能成为一支新的北洋军,届时挥师辽东,会同北洋军和辽东军一起,如泰山压顶一般的压向东虏,定然能扫灭东虏收复辽东。看上去自然是令人神往,只是如果加上第二镇,那就是十万大军啊!”

刘重元自然明白陈子壮的顾虑,十万大军可是一支非同小可的力量,全是河南人掌握在一武将之手,陈子壮作为文官天然的就担忧。事实上,刘重元重用祖大寿、尤世威和李信、赵石,相继提拔为提督,统帅大军方面作战,一众官员们虽然能够理解,但是心里面还是很担忧,话里话外的都希望刘重元能够有所防范。

听了陈子壮的话,又仔细的再看了一遍李信的奏章,刘重元不禁觉得开封的战事颇有些蹊跷,为何突然就决战了呢!此时再看奏请将八万精壮编列为军,不禁也有些不安。于是说道:“这样吧,既然闯军大溃,而河南各地团练多心向朝廷,第二镇倒也不用这么多的兵力了,其左右后营本是直隶团练,我看不如北调到蓟州,编入第一镇,正好随同赵石一起出兵救援河套。至于左右后三营,就让他择善战之河南团练编入吧!”

陈子壮一愣,这倒是个好办法。之前李信李牟等将领不喜欢直隶团练编入第二镇,希望到河南招募河南兵,现在以这个借口拿走左右后三营,他们也无话可说,自己一定要好好想想这个公文怎么写!

“至于奏请将八万精壮编列为军一事,简直是瞎胡闹,现在朝廷穷的叮当响,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才能筹措出饷银扩编羽林军,哪还有钱再新编八万大军出来。兵部行文李信,除了第二镇充实编制之外,不得额外扩充新军。所有二十多万新附、起义和俘虏的河南团练、山寨武装一律船运到盖州安置,编为卫所且屯且守。让水师赶紧的派船去开封接人,兵部也要组织好沿途的粮食补给以及医疗救治。”

嘱咐完这些,刘重元不由想其了记忆中的那些伟人治军之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