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45章:君前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十一月月十六卯时(上午5到7点)),皇帝在武英殿传五府六部卿寺科道锦衣等官召对。天气已经入冬,天刚放亮,大臣们就鱼贯而入,军情紧急,大家面色都很沉重。崇祯早早就升殿,这种场景他登基以来已有过多次并不陌生,只是下面的大臣又换了一茬。

崇祯心绪烦躁,可是又感到有些麻木,不愿意面对却必须面对,群臣行礼之后,大学士刘宇亮、薛国观、程国祥、方逢年、蔡国用、范复粹和杨嗣昌一齐出班下跪,以不能为主上分忧恳请皇上将其免职。崇祯神情平淡,道“卿等悉心料理,不必求斥”

杨嗣昌和兵部尚书熊文灿又出班跪奏“边臣失守,臣罪宜先。两蒙圣恩俯赐原宥,臣心怀悚惕,未敢廷谢叩头奏知”。他们二人作为朝廷最核心的兵事干部,对当下的战略态势负有重大责任。

但是舍此二人,又能用谁呢?皇帝只好道“前旨已明,还著用心居中调度。”

各官照例禀奏大小事务。兵部报告分守京师各门亲贵大臣不通军务,不查军情,但枯坐而已并无大用,建议撤回,仍旧委任骁果将领守门,太监监督;皇帝允之。

工部禀奏,地处城外的安民厂已经全部搬迁到城内,即日起即可复工;皇帝嘉之。

太仆寺奏曰,精粮要优先供给宣大和辽东官军,太仆寺于城内所养官马七千匹,缺少草料,日有冻饿而死,因此,建议全部拨发给勤王官军,效力疆场。皇帝允之。

约莫到巳时左右,众官禀奏完毕,有太监禀报:“宣大总督卢象升候旨求见。”皇帝命宣他进来。

东虏刚入寇时,卢象升是满朝文武乃至皇帝的希望。这些年来,卢象升的名声很大,崇祯二年从大名知府起,编练天雄军,清剿流寇,历任勋阳巡抚、湖广总督、五省剿贼总理再到宣大总督,尤其是在五省总理任上,豫楚境内几次大战,连败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闯塌天刘国能,农民军闻风变色,河南湖广境内的农军民硬生生被其镇压了下去。天下第一巨寇闯王高迎祥,被卢阎王重创后元气大伤无法立足,渡汉水转入陕西,不久在黑水峪为孙传庭所擒,功成于孙传庭,实际是卢象升打下的基础。这些年间,卢象升威名赫赫是为知兵第一人,而年纪不过四十岁。

不过此番勤王,卢象升确是让皇帝和众臣大为失望。先是错判东虏主攻方向延误了入援蓟州镇的时间,造成墙子岭被突破,东虏大军顺利突入京畿。其后当皇帝询问战略时,他一力主张与东虏力战,就好像数年前他率军猛打猛冲击败流寇主力一样,这样的决心和勇气让满朝上下大受鼓舞。

可是,其后卢象升率宣大军与东虏数战不利,十多天前,卢象升指挥宣大军以及蓟州陈国威部夜袭东虏,先胜后败,大同镇兵先溃,然后蓟州镇,随后宣大镇以及督标营也在东虏的猛攻下溃散,卢象升本人也身背五创,若非武艺高强很可能就战死于疆场了。此战宣大军损兵折将上万人,溃兵涌到北京数座城门之下痛苦哀嚎,引的京城内躁动沸腾。

当时皇帝和朝廷就要将卢象升下狱治罪,是杨嗣昌苦苦哀求,认为其敢战能战,是大明难得的将才,当此危难之际应当令其戴罪立功以赎前罪,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才开恩,连降其五级,暂署宣大总督戴罪立功。

卢象升在南海子收集败军重整旗鼓,之后山西巡抚宋贤所部标营和大同巡抚叶祖硅所部标营抵达京城,拨归卢象升指挥,宣大军这才能恢复一点战力。

经过十多天前的惨败,卢象升也失去了野战打败东虏的信心,主张以守为攻阻止东虏的劫掠,同时选派精锐小规模夜袭东虏,同时希望朝廷能够给他更多的兵马,尤其是希望将辽东兵马拨归他指挥。那一败,卢象升认为并不是指挥有误,而是因为宣大军兵力太少战斗力也不足,宣大军总兵力不足三万,而东虏则有六七万人,当晚宣大军的夜袭确是起到了奇袭的效果,打的东虏措手不及,若是当夜辽东军也能投入战斗,必能大胜东虏,可惜总监高起潜畏敌如虎拒不出战,造成宣大军孤军奋战先胜后败。

对此,皇帝冷淡的加以拒绝,认为卢象升未曾与东虏对战,不知己不知彼造成惨败,相反总监高起潜在辽东坐镇数年,熟悉东虏战法,辽东精锐交给他才能放心。而且对于卢象升失败之后不反思自己反而总是甩锅,皇帝已经越来越厌烦,眼神中已经带着杀气。

斥退了卢象升,皇帝宣襄阳道宋一鹤上殿觐见。宋一鹤是作为五省剿贼总理刘重元的代表进京的,而对于刘重元,皇帝是有怨气的,早在九月底,东虏突破墙子岭,兵部就按照皇帝的诏令,宣召包括刘重元在内的诸部进京勤王,可是刘重元以中原流寇尚未抚定为由拖延;到了十月底,东虏左右两路大军全部进入京畿,京师危急,兵部再次命令刘重元勤王,刘重元以中原剿匪军有大批的投降流寇为由,仍然拖延;到本月初,卢象升大败,京师一日数惊,惊慌失措之下,皇帝直接下诏令给刘重元,让其率军北上勤王,仍然被拒绝,刘重元说东虏一定会南下畿南,北上勤王不如在畿南截击东虏。当时皇帝大怒,若非杨嗣昌苦苦求情,他定然要派出锦衣卫去逮拿刘重元了。

至于擒获张献忠,逼降罗汝才,招抚李万庆,这放在数月前是滔天的功劳,可是在这东虏入寇直犯京师的危难时刻,就显得很不合时宜了。

因此,对于宋一鹤,皇帝就没有好语气了,待其三跪九叩大礼参拜之后,不宣其平身就问道:“理臣究竟什么时候北上勤王?”

宋一鹤乃是举人出身,崇祯三年才因知兵被举荐担任丘县知县,经纶蕴藉,谙于机宜,率军剿匪,招抚流寇,屡建功勋,历任上司都对其青睐有加,不过八年就升到襄阳道,这既是是在崇祯朝也是难得的际遇。

此刻闻听皇帝不善的语气,心里百转千回,立即想到这是皇帝忧虑东虏威胁京师,遂叩头说道:“微臣不知总理将于何日率军北上勤王,不过十日前经过开封,入总理大营参见总理,总理对微臣说道:经卢总督夜袭一战,短则十天长则半月,东虏定然南下畿南。微臣猜想,总理定然是想在畿南截击东虏。”

“哦?”听刘重元判断东虏将要南下畿南,皇帝神情稍缓,将信将疑的问道:“理臣何以作此判断?”

宋一鹤又叩头说道:“这总理未曾向微臣解释过。不过,微臣也曾与流寇拉锯对垒,虽未曾抗击东虏,但是东虏与流寇一样,流动作战目的是劫掠财货。目下京师聚集宣大、辽东以及京营精锐,总兵力上十万,京师城墙高大坚固,东虏全无后方也无后勤补给,定然不会进攻京师坚城,夜袭一战虽败,却展示我大明为保卫京师有主动出击的决心,因此趋利避害避实就虚,东虏定然是要避开我大明主力,南下京畿劫掠财货子女。”

“荒谬至极,东虏此刻仍然在围攻通州,何曾有一丝南下的迹象,刘重元畏敌如虎,不为皇上不为朝廷安危忧急,可谓全无君父之念,臣请立即逮问治罪。”兵部尚书熊文灿出班义愤填膺的奏道。

熊文灿也算是宋一鹤的恩主,在其担任总理的一年时间里,将宋一鹤从汝南兵备拔擢为襄阳道,知遇之恩深重。此刻熊文灿攻击刘重元,他夹在中间,只好解释道:“总理远在开封,于京师战事判断或有不准也是有的。以微臣之间,总理驻军开封,最主要的是担心麾下投降流寇。”

“这些流寇,臣深知之,畏威而不怀德,刚刚受抚军心不定,如果贸然北上勤王同东虏交战,或有溃散乃至降贼的可能,若是数万之众在京师发生兵变,则滔天大祸矣!不仅无助于抗击东虏,反而与其可乘之机。”

皇帝微微点点头,“十天前理臣说断则十天长则半月,东虏定然南下,那且看这五天里,东虏会不会照他所说南下了。届时若不是,哼!”皇帝觉得宋一鹤的判断也有道理,但并不说出口,反而一副问罪的语气。

宣宋一鹤平身,看其对答得体,言谈中甚是知兵,不由顿生好感,即问吏部尚书宋一鹤的资历。作为大明少有的举人出身的高官,尚书当然十分清楚,又见皇帝似有拔擢之意,当即讲出宋一鹤的资历功绩,让皇帝大为满意,当即金口一开,任命宋一鹤为右副都御使巡抚顺天,至于前任陈祖苞,此刻正在被锦衣卫押解回京的路上。虽然陈祖苞督率中协官兵顶住了东虏左路军于长城外,但是之后东虏右路军夹攻,中协仍然被突破,于是陈祖苞还是要被问罪。

宋一鹤大喜过望,连连叩头谢恩,想他一介举人,八年间居然做到了顺天巡抚,封疆一方,真可谓是皇恩浩荡啊!

之后,宋一鹤禀告了刘重元奔袭张献忠所部的缘由和经过,以及之后对谷城贼窝的整理情况。当日奔袭张献忠所部,生擒张贼,总理因北面罗汝才处军情紧急,因此第二日就率主力北上,留下宋一鹤清理缴获、文件等,十月中清理完毕押解进京,顺便在开封押解张贼。

宋一鹤首先呈上了一些缴获的宝物。缴获中大部分都被征用以充作军饷,少部分特殊宝物押解进京,这些宝物是张献忠于崇祯八年攻陷凤阳祖陵时劫掠所得,带有皇家纹饰的玉器、瓷器、金银首饰等等,乃是历代先皇祭祀列祖时供奉的。

皇帝一听神色剧变,顿时响起当日献贼攻陷凤阳之事,自己是如丧考妣,被迫下罪己诏。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