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89章:指鹿为马

手机直接访问:m.54kanshu.com

除了补充河南镇,让北洋军三镇完成满编之外,刘重元还照样以河南总兵兼河南都指挥使司的名义,重建、整编了河南的卫所。将一大批的有名望、有实力的,同时对朝廷尚算是听令的团练、山寨武装,以协商的方式纳入卫所的序列,相继重建、充实了陈州卫、潼关卫、河南卫、睢阳卫、信阳卫和南阳卫六个卫所,虽然还没有满编,但是也达到了26个千户所,近三万人。

至于这几个卫所原有的卫所兵丁,刘重元全部打发到其他的卫所安置,本就只剩下些老弱幼残,倒是好打发,真正难办的反而是那些侵占卫所田地的官绅们,不过在刘重元的高压下,没有谁敢触霉头,更何况这样的年份里,留着那么些田地也没有多大用。

卫所兵虽然没有饷银,但是能够通过河南总兵从北洋总督府领取一定的粮食补给,至少是能够喂饱自己,因此原本对卫所兵不屑一顾的所有人,此时却一拥而上,希望能够吃上皇粮。

其实,辽东攻略尚未展开,北洋军的兵力还很充足,甚至还有很大富裕,每天人吃马嚼的要耗费大量的粮饷。这个时候扩军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面对如火山一般的河南,刘重元被迫采取釜底抽薪的策略,从河南团练和山寨武装中,选拔精锐,纳入官军队伍,避免他们迫于生计成为流寇。

扩大兵力只能解决部分人的生计问题,河南受灾人口数百万,这只是杯水车薪。拿到了一大笔钱粮之后,刘重元和杨文岳商量,立即开启了筹备已久的多项大工。

首先是河南境内黄河、淮河、洛水、漳水等十多条主要河流进行疏浚和整治。趁着天旱断流的机会,各地官府在巡抚衙门的组织下,征兆上百万民工,下河挖泥,将淤积在河底的淤泥挖出来作为肥料去肥田,同时将抓捕河底的鱼虾,虽然不多,但好歹也算是一份补充。

清淤肥田以备今后的同时,拓深河底也极大地降低了各大河流尤其是黄河对于堤坝的冲击力。以黄河为例,由于上游带来泥沙太过严重,在进入中游的河南后,泥沙沉积,不断地抬高黄河水位线,而为了防止决堤,历朝历代朝廷在整修黄河时大都采取的是加固堤坝,这样,黄河水位越来越高,堤坝也跟着越修越高,黄河成了地上河。

此番发三十多万民夫,清淤黄河,同时筑夹堤以束黄河。所谓夹堤,就是在河堤内黄河两岸再修一道河堤,两岸的河堤相距较近,黄河水流过,被夹堤夹持,不得不提高流速,从而冲刷河底的泥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夹堤内黄河河底越来越低,地上河的巨大风险也就逐渐消弭了。

其他的河流也有相应独特的治理方案。河南巡抚、布政使、相关兵备道以及几位知府,分别负责一条河或者河段,巡按御史以及按察使衙门则组成监察队伍,严查贪墨和渎职行为。

其实,事关农业生产大计,历朝历代各级官府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毕竟水火无情,一旦因为疏于维护造成灾害,一场大水下去就是颗粒无收啊!因此,各级政府无不将水利建设列为工作重点,有钱时修筑大堤以及各种水利设施,即使财政困难也会每年进行一定的维护工作。

各级官府衙门对于辖境内的大小河流都会十分关注,设定严密的维护和治理计划,这次的大灾来临,也只是将这些计划提前进行并加以扩大而已。

其他还有整修道路,修建城墙等等的工程,也都吸引了大批的壮丁。将大量的壮丁吸引到工程上去,不让他们因为大灾成为流民,成为流寇的预备军,这是刘重元应对灾情最关键的举措。

当然,任用上百万的壮丁,即使不发一分钱的工钱,但是光是供应粮食都是个骇人的艰巨任务,每天都是上万石的粮食消耗,河南和山东如同一个巨大的饕餮,吞噬一切刘重元等人能够找到的钱粮。

花钱一时爽,但是德王的报复很快就到了。六月十六,朝廷的问责文书到了临清,要刘重元解释为何强行征用藩王物资。

对此,刘重元立即上书自辩,按照自己的思路解释了整件事。事由是这样的,当日德王大寿,宴请山东主要官员,自己作为北洋总督也去赴宴,席间谈起了山东河南大旱,百姓流离失所,两省饿殍遍地,皇上忧心如焚,地方焦头烂额,德王殿下感佩山东于德王府百年养育之恩,特地与各郡王府捐出白银十万两,粮食三十万石以及其他物资若干以赈灾。

在场山东文武官员皆可证明,当时大家感佩德王的仁义爱民、慷慨解囊,无不感动的痛哭流涕。

虽然德王高风亮节,但是出于朝廷纲纪,微臣还是以借的名义,向德王发出征用令,待灾情结束、财政好转在加以归还,以免德王惹上市恩贾义之嫌。

同时微臣与德王商量,这次德王府的捐助数额庞大,而朝廷也十分困难,皇帝宵衣旰食、减膳撤乐,也是很艰难,应当将十万两银子充入内廷以便让皇帝能够稍稍改善衣食,以便保重龙体。山东留下粮食和物资以赈灾就可以了。

对此提议,德王也欣然接受。至于此番德王上折状告微臣强行征用一事,臣也是惊讶莫名,经查证,乃是德王府赞善徐平仪等一干官吏,从中挑拨,私用王府印信上折,德王并不知情,现已抓捕徐平仪以下官吏14人,正在详细审理相关案情,据实禀奏。

其后,在刘重元的授意下,济南府很快就审结了徐平仪等德王府官吏私用王府印信、诬告朝廷大员案件,判处徐平仪等十四人斩首、流放等刑罚。

皇帝收到了上供的十万两银子,同时又见山东很快审结了案件,德王公忠体国,宵小之徒寻机作乱,封疆大吏明察秋毫,无一不是附和皇帝的心意,因此很快就对此案做出了最终批示。专门下旨褒奖了德王,严惩徐平仪等人之后,也就算是了了。

虽然德王等王爷还不甘心,还想继续闹下去,上京告御状,但是德王府乃至其他王府上下,很快就认清楚了在山东是谁说了算,上至郡王下至普通伙计、家丁,都深深震撼于总督府的狠辣手段,纷纷劝阻或者使绊子,不让王爷们再闹下去。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54看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