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历史 > 一个人的明末 > 第42章:山东民政

手机直接访问:m.54kanshu.com

说起来刘重元这个山东巡抚还真的做的不称职,一年多的任期倒有大半都是在外,很少停留在济南巡抚衙门,为了不影响公务运转,同时还要兼顾山东的救灾事宜,刘重元特意请求朝廷调来一位干吏帮助自己。杨嗣昌左选右选挑中了陕西按察使汪乔年。

汪乔年是天启二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刑部、工部郎中、青州知府等职,因治行卓异,升登莱兵备副使,父死丁忧归家守孝,守制期满再起为陕西右参政,再以卓异升任陕西按察使。

汪乔年以居官清苦著名,刘重元就算有名的清苦大臣了,和汪乔年相比就黯然失色了。甚至老汪已经不能用不讲究生活享受来形容,而是带有明显的自虐成分。官居正三品的按察使,也就比吃糠咽菜衣衫褴褛稍强一些,若非穿着官袍,简直就像是个要饭的。

居官异地,随身只带两名做家务的仆人,家属不随一人。一介书生却自负才武,喜欢舞刀弄剑骑马奔驰,有好端端的床不睡,半夜露宿户外享受风霜之苦。

其时刘重元在去年九月渡海到了金州,汪乔年则是十月从山西调任山东布政使兼巡抚佥事,全权负责山东一省的民政事宜,将刘重元从山东的民政事务解脱出来。汪大人一到任,立即进一步贯彻落实刘重元的考成法,积极的要求各府州县的官员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抗旱救灾的工作中去。

这也就算了,因为朝廷已经免除了山东和河南两年的赋税,为了防止有地方官府私自滥收,刘重元之前专门派出了大批的工作组到各府州县,会同各级官府,以张贴告示、政策宣讲等方式,诉诸千万老百姓,同时告诉老百姓若有哪级官府敢于私自收取赋税,则可以直接扭送省府治罪。

工作组不是说下来一次,政策的宣讲是频繁进行的,但有发现违令的官员,立即惩处绝不宽宥。在巡抚衙门如此强力压制下,各级官府自然不敢顶风作案,但是随即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按大明律,每个县的正式官员只有县令、县丞、主簿、典史和巡检等不超过十人;正式的吏员只有吏、户、礼、兵、刑和工六房,分别对应朝廷的六部,每房各有典吏负责。这就是朝廷承认的、发给薪俸的官吏,总计也就十多人,却要负责百里之县万户之地的治理。这也是太祖皇帝时期制定的,主要是希望能少设些官吏,让老百姓的负担轻一点。

但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诺大的一个县城,想靠十几个官吏要处理收取赋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维持治安、处理诉讼这一大摊子事儿,就算是官吏全都变身超人也不可能做到。对比一下后世的县级政府一般有上百个局一级的行政机构呢。

因此,历朝以来,虽然上有政策,但是下有政策。单说县里,在制度设计之初,也考虑到官吏人手不足,因此规定配户当差,一县的日常杂事,比如衙役、马夫、门子、库夫、禁子、防夫、纤夫、伞夫、吹手之类,都属于役。这些役职都是从老百姓里挑选出来白干活的。

在一个县衙里,几个官在金字塔尖负责决策,几十个吏在金字塔中间负责调度规划,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役在金字塔底吭哧吭哧干活。州衙、府衙莫不如此。

一两百年下来,鼠有鼠道蛇走蛇路。官员们要升官发财,靠一点儿微薄的薪俸连自己都养不活;疍吏们不用说,无利不起早,哪一个祖宗三代传下来,都是人精一样的,贪婪成性,歹毒异常;至于差役役为官府做事,总也不能让自己吃亏,他们手上有一点儿权利,都会挖空心思的弄钱。

怎么搞?当然是找老百姓收。找老百姓收钱自然得有个名目,否则被人告发就是大罪,这些歪脑筋多多的官吏们自然多的是办法,第一个就是火耗,县里从老百姓手里收的是散碎银子,向上交纳的是银锭,因此必须要将散碎银子熔铸成银锭,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所损耗,就成为火耗。这个损耗官府当然不能承受,只能向老百姓多收,至于火耗有多少?要多收多少,那就全看官吏们的良心了,大体来说是正税的三成到一倍左右。

至于其他的淋尖踢斛之类的贪污手段,林林总总不可计数。

但总的来说,官吏们要搞钱那都得依附在征税上,税都不征了,还有什么借口去搞钱?总不能明抢吧!之后,刘重元提请朝廷,由户部直接给山东和河南的各府州县的在编官吏发放薪俸,这钱倒是不多,一个县十几二十个在编官吏,薪俸最高的县令一年也不过一百四十石粮食,整个省一两千官吏,也不到十多万两银子。

只可怜那些个官吏捧着手上那点儿可怜的薪俸欲哭无泪,而那些没有正式编制的疍吏和力役们更是陷入绝望。一代代靠官家吃饭,他们早就丧失了自谋生计的本事,这一下子没了收成该怎么过活呀?

刘重元在时,还体谅各级官府日常维持的需要,还有各级官府的疍吏和力役估摸着得有十万左右,也不能让他们走上绝路啊,所以,除了命令各级官府要大力削减疍吏和力役数量之外,也尽量拨出一部分钱充作各级官府的公费,也就是行政费。

而到了汪乔年上任,金州战役打的如火如荼,而山东秋收几乎在崇祯十一年的基础上直接折半了,灾民满山满谷,每座城市每天都是一家一家的饿死灾民被拖去城外的乱葬岗埋掉,卖儿卖女甚至自卖的随地可见。

在这种情况下,汪乔年毅然的将每月的公费逐月减半,一直到年末减到了零,惹得山东官场上下都怨声载道,甚至一片喊打喊杀之声。可是前来说理的官员们看到汪大人的情形又完全说不出口。

汪大人自己就厉行实践裁减疍吏和差役,除了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请了两个师爷帮助处理钱粮和刑名之事外,绝大部分的疍吏和差役都被革职赶走了,大小事情汪大人都是亲力亲为,就连往常书吏做的抄写工作都自己做,大冬天的冻得手上全是冻疮。

布政使衙门的廊檐下,汪乔年命令砌了十多个锅灶,让来办理公事的官吏,前来打官司的老百姓自己烧饭,前者不再需要衙门支付往来迎送的钱,后者老百姓自己烧饭就没有疍吏差役敢收钱了。

廉生明公生威,面对这样一个好官,山东的官员们无可奈何,实在受不了的就找门路调往别处,情愿降职三等也不愿意再在山东干下去,老百姓们则是欢欣鼓舞,前有刘总督倾力救灾,后有汪藩台清廉公明,山东老百姓真是福气大啊,这样的好官碰到一个都是万幸,居然能同时被皇帝送来山东。

刚刚到巡抚衙门坐定,汪乔年就带着山东巡按御史宋学朱、按察使王懋学和其他一干官员来拜见,于是刘重元、蒋德璟一起就北洋军饷钱粮和山东救灾等事一起跟他们商量。

汪乔年虽然五十多岁人,但是多年的艰苦生活让他又瘦又小须发皆白,但是说起话来确是中气十足。“刘部堂,我是你亲自向朝廷举荐,调任来山东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别怪我说话不客气!”

刘重元示意无妨,有话只管讲。

“刘部堂,当下山东和河南灾情如此猛烈,且不说饿殍遍地,民不聊生,就说如此之多的灾民四方流荡,就差一点儿火星就是崇祯初年的陕北啊!我听说河南那边已经是如人间炼狱,土匪、流寇再次四方作乱,团练、山寨相互攻伐,眼看着就是大乱将至啊!部堂,如此局势下,就不能暂停辽南的攻势,节约下来钱粮用于救灾吗?还有技术学校,哎,不说了,不说了。下官也知道征讨东虏是部堂职责所在,可是就不能缓上一两年吗?”

汪乔年的话悲天悯人,言辞之恳切让人动容,但是刘重元又如何停的下来呢?七万北洋军朝野瞩目,若不能进取辽东只是安坐山东,一方面朝廷会疑虑担忧,另一方面劳师糜饷也会受到朝廷的指责。

刘重元只有让北洋军跟东虏在打仗,才能让朝野上下安心,也愿意为北洋军的军饷买单。大明大大小小的军镇多了去了,十有七八都在欠饷,凭什么发饷给北洋军?而以北洋军大部分都是投降流寇的状况,刘重元也不敢长时间欠饷,一旦哗变、叛乱,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这些诛心之言刘重元如何说的出口,只得说道:“老先生的道理,学生如何不知。为此事,学生左右思量,若想要节省军费救助灾民,唯有裁减北洋军,例如裁减到三万甚至两万。否则无论是不是渡海北伐,这钱粮都省不下来,因为当下北洋军粮饷都是海运直接从江南运往金州,损耗很小,并不存在千里运粮十不存一的状况。”

军队外出打仗,损耗粮食远远大于驻扎本地,因为军队打仗,需要民夫在后方转运粮食,这个时代交通落后,转运过程中的损耗,民夫的吃食,会极大地增加粮食的消耗,因此有千里运粮十不存一的道理。

可是北洋军不一样,通过江南到辽南点对点的海上运输,粮食损耗极少,甚至小于北洋军驻扎在山东时,这些道理汪乔年等文官是并不懂的。听了刘重元的解释才明白过来。

“那…”汪乔年原本想问能不能裁减北洋军,可是话没出口就意识到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重元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且不说能不能裁减的了,裁减之后能否安置妥当,就算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北洋军顺利裁军,老先生,这省下来的军费,就能投入山东河南的救灾吗?”

“这个!”汪乔年无言以对,以皇帝和朝廷的尿性,山东能省下来军费,自然是要投入到辽东、宣大和直隶这些地方,至于山东和河南,且在忍耐忍耐吧!这个道理,汪乔年稍稍一想就能明白过来。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54看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